APP下载

占据山顶即为峰
——梁占峰,一个登上音乐圣山顶峰的人

2017-07-05刘荣德

唐山文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音乐界曹妃甸唐山

刘荣德

占据山顶即为峰
——梁占峰,一个登上音乐圣山顶峰的人

刘荣德

一年前,我的老友梁占峰教授走了,悲痛之余,更感深深的遗憾。正值他音乐思想全面成熟、成果倍出的最佳时期,他却走了。他还有那么多没有形成文字的音乐思想来不及与我们共享。他是唐山音乐界的骄傲,他虽然走了,但他给唐山音乐界(不仅仅是唐山音乐界)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的音乐思想和崇高品格,将永远活在我们心间。回首梁占峰在唐山期间的音乐活动,他的付出,他的贡献,历历在目,可圈可点。

其一,他是唐山音乐界的“人才孵化器”。

在文联的领导与支持下,经他与天津音乐学院、河北师大、电大联合办班,使唐山音乐、新闻、中文、美术各界,错过时机及没有机会上大学的人,取得了高等学历。从1984年起至1998年,长达十多年的过程中,共办班8届,培养学生近600人,其中音乐班学生近200人。音乐班学生中不乏佼佼者,如杨胜利、马洪泰、范志华、石金城、王庆茂、杨顺利、郭炳谦、石彦春、田贵中、刘建英等。

其二,他在音乐理论上具有睿识卓见。

音乐方面他是一个广学博记,善于思考,颇有见地的人。他在音乐理论上的杰出论文有《唱好行腔母音,把握歌唱中心环节》《母音,歌唱的轴心》《论腔》《歌唱中的相反相成规律》……

他声乐论文的特点是,语言流畅,篇幅短,意义深,逻辑性强,直抵问题的核心。既有可读性,又易学、易记、易施行。从他的声乐论文上即能看出,这是他饱读书籍,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的结果。其实声乐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艺术门类。说它简单是每个正常人都能发出声音来,说它不简单是不经过科学训练就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来。梁占峰他是个有心人、细心人。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是写不出这样深入浅出、切合实际的声乐论文的。

我任声乐研究会会长,他任副会长期间,知他音乐理论上功底深厚,让他主编了《声乐短篇论文集》,使唐山声乐界有了自己的专业刊物。

其三,他的歌词朴实无华,哲理性强。

梁占峰给人的印象,是个不善张扬、非常憨厚的人,岂不知他是一个内心火热、才华横溢的人。他的歌词语言流畅,韵脚生动,层次鲜明,哲理性强。读起来是首好诗,谱出来是首好曲,唱出来是首好歌。歌词虽然属诗的范畴,但因为是时间的艺术,稍一听不懂即逝,所以写出来要比诗更明白易懂。但是明白易懂并不等于水,从这个角度上看,他比诗还难写哎。如《交响大合唱——放歌曹妃甸》第一篇“蔚蓝诗篇”:

蔚蓝蔚蓝蔚蓝/蔚蓝蔚蓝蔚蓝/蔚蓝的海/蔚蓝的天/蔚蓝的曹妃甸……

这首大合唱,在反复运用“蔚蓝”这一词汇中开篇,一下子就抓住了这里的环境特点,渲染了气势磅礴的唐山湾——曹妃甸,表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这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高级。

再如第四篇“大海夯歌”:

风,你吹/浪,你催/云,你飞/夯,你锤/呦,嗨/呦,嗨/夯机举夯锤呦/夯锤响闷雷/闷雷入大海呦/大海颤微微

以上几句可谓神来之笔,用“吹、催、飞、锤”几个字来形容“风、浪、云、夯”,既简洁又有气势。接下来的四行,是个“蛇咬尾”的句子。即,后边开头的词汇,用前边结尾的词汇。这样环环相扣,很是引人入胜哎!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仍然活着。梁占峰属于后一种。他虽然驾鹤西游了,但是他给人们留下了沉甸甸的一本《艺华留痕》,这是他留给社会,留给后人的一笔闪光的文化遗产,它将在唐山乃至河北、全国产生不朽的影响。

如前所述,梁占峰在音乐的圣山上,不遗余力地攀登了五十余年,到达了光辉的山顶。他累了,让他好好地歇歇吧,他的未竟事业,我们仍然活着的人,会很好地去完成的。

梁占峰,我的老朋友、老伙计,你将永远永远的活在我们的心中。

创作中

1978年,与家人在地震简易房前合影。

前排左数:梁占峰、梁军(儿子)、马秀荣(妻);后排左数:梁佳弦(二女)、梁佳音(长女)

猜你喜欢

音乐界曹妃甸唐山
河北唐山:燕山深处荒山变“药谷”
1976年唐山强震群震后库仑应力演化及其与2020年古冶5.1级地震的关系
唐山香酥饹馇圈
王大根
崛起的曹妃甸
声乐表演艺术欣赏的美学问题
自贸区概念能否“拯救”曹妃甸
光荣,还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