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学地理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探析

2017-07-04方章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方章明

【摘 要】 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之路,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必须改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将素质教育渗透于地理教学的始终。本文从分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入手,提出地理教学方法创新实践路径,期望对充分发挥地理教学的素质教育价值有所帮助。

【关键词】 素质教育;中学地理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01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践行,中学地理教学不仅要重视地理知识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素质的培养,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教育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必须改革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入环保意识教育内容

地理教学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从而使学生养成正确的环境意识。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环境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当融入环保意识教育的内容,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角色扮演法,教师可让学生扮演某个环境案例中的工程师、环境学家、政府官员等角色,并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阐述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据此提出预防和避免此类问题发生的对策,教师则可以仲裁者的身份,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工程中的环境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仍可就自己扮演的角色提出异议,然后由教师进行回答,这样有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提升。

(二)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中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可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到中学地理教学当中。例如,在进行“我国疆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做如下讲解: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南北相距5500千米,纵横长达10万里,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我国的疆土上除了有着丰富的特产及锦绣山河之外,还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给国家带来了繁荣昌盛。通过上述知识的讲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融入国情教育内容

为避免学生盲目地崇洋媚外,应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国情教育的内容。例如,在教学“中国的自然资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如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于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却排在全世界第53位;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面积不足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面积的1/3。在介绍完上述情况后,教师可通过举例的方式,对我国的情况进行分析,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致使人均占有率过低,由此可使学生对我国的国情有一个具体的了解。

(四)融入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内容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将有关热爱社会主义的内容融入其中,根据教学内容渗透社会主义理论知识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如,在教学“中国的主要产业”内容时,教师可将新旧中国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由此让学生明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产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多种工业品产量和销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极大地改善了我国人民现有的物质生活。通过地理教学,让学生更加热爱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地理教学方法创新

(一)创新运用案例教学法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案例教学法丰富授课内容,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通过讲解经典案例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并且帮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地理现实问题解决中去。从教学实践中来看,案例教学法可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提升学生吸收地理知识的效率。如,在教学《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一课时,教师可将图瓦卢案例作为重点讲解案例,分析该国的地理情况,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该国民众生产生活带来的重大负面影响。通过讲解这一案例,让学生深刻领悟到气候变暖的危害,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创新运用因势利导教学法

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这就使得中学地理教学应当转变固守于课本知识的灌输式传授方式,采用因势利导教学法,针对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开展教学,增强地理知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主动建构地理知识体系,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如,在炎热夏季教学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给学生带来一丝清凉,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纷纷将目光投向窗外,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此时,教师不应当指责学生的行为,而是要捕捉住这一教学时机,因势利导地让学生思考一下天气为何变化如此之快,将学生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课堂中来。在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过后,教师再对炎热夏季突降雷雨的原因阐述清楚,使学生掌握相关气象知识。

(三)创新运用实验教学法

地理学科本身带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地理教师可创新性地运用实验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在讲授完一节课之后,可提出开放性、探究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验,找到切实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如,在教学完沙漠章节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沙漠形成原因、植树造林成活率低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布置实验作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如何解决沙漠树苗成活率低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学生既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实验,也可以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制订解决方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多重地理教学目标。

三、结论

总而言之,中学地理教学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重视学生思想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的培养,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作为首要教学目标。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大胆创新教学方法,转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因势利导教学法以及实验教学法,渗透素质教育内容,充分体现地理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蓉.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特点与中学地理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徐强强.“先学后教”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曹淑青.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探索[J].城市地理,2016(7):73-75.

[4]冉杨.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下旬),2015(12):84-85.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