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利辛方言中事物名称词汇的语义构成

2017-07-04刘红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语言学词汇

刘红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

摘要:方言词汇呈现出其所在地域的历史与文化,具有普通话不可比拟的独特魅力。利辛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的阜阳话,但其部分词汇表达又与其它方言区不同。本文即对利辛方言中部分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汇进行分析,以探求其语义构成的方式。

关键词:利辛方言;词汇;语言学

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汇常带有很强的形象色彩,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通过对方言中事物名称词汇的研究,不仅可以反映出不同语言使用者思想的差异,还可以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文化和社会历史。

一、对事物形象概括而产生的词语

人们最先给予事物名称时,常会根据事物的形态、动态、颜色、声音等特征来命名。以这种方式创造出来的词汇常给人生动具体的感觉。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种对事物形象概括而成的词语不同于下文中利用比喻法和借代法而创造出来的事物名称词,即使这种方式富有很强的修辞意义。

(一)对事物形状的概括

例如,在利辛方言中,人们将蟾蜍称为“癞猴子”,“癞”是表皮凹凸不平或有斑点的意思,这是由蟾蜍体表有很多疙瘩的特征而来,而之所以用上“猴子”二字,更大的原因应该是蟾蜍突出的大眼睛与猴子相似。与“癞猴子”产生原因相似的还有“癞猴子棵”(天景草,因茎叶上有凹凸不平的疙瘩而得名);“药狗蛋”(半夏,因块茎呈圆球状得名);“地蛋”(马铃薯);“顺风”(猪耳)等。

(二)对事物动态的概括

例如,烧饼被利辛人称为“烧巴子”,这个方言词的产生较为特殊,“子”是利辛方言常用的名词词缀,一方面,“烧”取自烧饼的制作方式,另一方面,“烧巴子”还带有对烧饼制成过程和形状的概括——制作者将做好的面饼摊在手掌上,再将其贴在炉壁上烤制(在这个过程中,面饼极易从手上滑落至炉底的炭火中)。再如,手帕在利辛被叫做“手捏子”,这便是来源于使用者使用手帕时的动作概括。以这种原因产生的词语还有“手箍子”(手镯);“耳坠子”(耳环);“魂绕筋”(鸡屎藤,因其茎坚韧弯曲且颜色如突出的老筋而得名);“盖体页子”(被单);“盖的”(被子);“铺的”(褥子);“盖的面子”(被面)等。

(三)对事物颜色的概括

例如,利辛人将鳖叫做“青鱼”,一方面是因为其生活在水中,便被冠以“鱼”的称呼,另一方面是因为鳖的身体呈青绿色。再如鸭蛋在利辛被叫做“青皮”。

(四)对事物声音的概括

这类因声音而命名的利辛方言词遗留下来的很少,现在大致只有如“麻喳子”(喜鹊)等;

二、通过比喻法和借代法来表达事物名称

在利辛方言中,很多事物的名称是采用比喻法和借代法所创造。事物的特征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被很好地突显出来,以呈现出强烈的形象色彩。

(一)比喻法

例如“盐粒子”在普通话中指“盐的结晶体”,在利辛方言中不仅指“盐的结晶块”,还有“小的冰雹”的意思,如说话者在说“今个下了场盐粒子”时,就很准确地表达出当时的天气状况:今天下了冰雹——下的是小冰雹——是像盐粒子那样形状的小冰雹,这就比“今天下了一场小冰雹”要更加形象生动且准确得多。这是一种借喻的方式,有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的作用。再比如,在利辛方言中,人们用“猫耳朵”来代替馄饨的叫法,这便是利用猫的耳朵与馄饨的形状相似的基础所做的打比方,如“今个晌午弄猫耳朵吃。”像上文这样采用比喻法来创造新的事物名称词语的还有用长虫(蛇)、猫眼儿(泽漆,因叶子上有类似猫眼的形状而得名)、花大姐(七星瓢虫,因其外表呈红色且带有黑色斑点,与农村妇女穿的某种花衣服相似而得名)等。

事实上,在利辛方言中,对人的称呼也常采用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将未成年的男孩子称为“半拉橛子”,将性情油滑的人称为“老油条”,单身汉称为“光棍”等。

(二)借代法

用与原事物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原事物的名称,这种方式叫借代。在利辛方言中,常采用事物特征标志代本体和部分代整体的借代方式来创造新的事物名称词汇。例如,利辛话将螳螂称作“刀刀”,因为其标志性特征便是如两把“大刀”一样的坚硬前肢。而鸭子在利辛方言中是“扁嘴子”,这便是用鸭子的代表性部分——扁扁的嘴巴来称呼鸭子。

三、因避讳而产生的委婉语词汇

在利辛方言中,因语言的禁忌而产生的委婉语也广泛用于事物的名称上,这些避讳的说法可谓是既巧妙,又贴合地方生活特点。如把雨伞称为“撑杆子”、“雨淋子”,因为“伞”与“散”同音,同时,这种避讳也产生了很强的形象色彩。把生姜叫做“拐子”,因为在利辛方言中,人们将牲畜生殖的行为动作也称为“[??ɑ?213]”,与“姜”同音,而取生姜形状的不规则性和多弯折状,便称其为“拐子”。将猪舌称为“赚头”,则是为了避开“舌”与“折”同音的情况。此外还有将棺材称为“老栓”,则是为了避免给人带来不好的联想。

四、历史遗留下来的事物名称词汇

这种情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为社会的大规模动荡变迁而形成的表述事物名称的词汇,如将钉子称为“洋钉”、将西红柿称为“洋柿子”、将卷心菜称为“洋白菜”、火柴称为“洋火”、将黄心的红薯称为“洋红芋”、将肥皂称为“洋胰子”、将自行车称为“洋车子”等,这大都是因清末国门被迫打开,接触了大量新事物的利辛人习惯上将当时及之后了解的事物看做为西方传入,因此在事物名称前加上个“洋”字。二是古语词的遗留,如利辛方言中将蝉称为“蜩蟟子”,在古汉语中,“蜩”独立使用,《诗·豳风·七月》中有“五月鸣蜩”之语,而“蟟”虽无独自用法,但“蛁蟟”作为蝉的一种,广泛生长于华北平原,利辛人将“蜩”和“蟟”合并,并加上其习惯上用的名词后缀“子”构成,这种情况现在并不多见。

五、因借称而出现的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

利辛人用“胰子”来代替普通话中的“肥皂”一词,“胰”表示的是猪、羊等动物的内脏,在古代,人们将猪、羊的胰放入入酒中,冬天涂抹在手上,可避免皴裂,利辛方言便是将“胰子”借称肥皂或皂荚之类事物。利辛人将用面粉油炸、再撒上糖的小糕点称作“果子”,即“馃子”,常在春節等节日购买送给亲戚或做零食食用。“馃子”原是山东、东北及豫北一带人对油条的俗称,为传统小吃,用面粉、盐、糖、油,在热油中炸至金黄色而食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利辛方言中的“果子”或“馃子”应是由此借称而来。而甘蔗在利辛方言中叫做“秫秸”,事实上,秫秸为中原地区对于玉米秸秆的称呼,因为甘蔗很晚才被引入利辛,而其外表与玉米秸秆很相似,出于便利与习惯,利辛人便用秫秸借称甘蔗,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一种方言词。

尽管词汇没有语法那样更具稳定性,但事实上,在利辛方言中,方言词汇要更具有特色,这其中又以事物名称词为甚。

参考文献:

[1]孟庆惠.安徽省志·方言志[M].方志出版社,1997.

[2]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异初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49-52.

猜你喜欢

语言学词汇
读后续写词汇锦囊之“行”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词汇小达人
The Application of Hedges in EFL Class
词汇小达人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The Influence of Memetics for Language Spread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EmploymentAgeDiscriminationonW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