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族释比与巴楚傩戏面具的艺术形态与形成新探

2017-07-04雷炀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面具传承

阿坝师范学院

摘要:释比戏与傩戏,均起源于一种驱鬼逐疫的原始巫术,是一种世界性的古文化现象。承载着我国的数千年历史文化,是我国古文化的“活化石”。羌族的释比是作为中国的文化瑰宝之一,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巴楚滩文化经历了仪-舞-戏的衍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员之一,并且由单纯的宗教性质逐步发展为宗教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表演性质。在巴楚的傩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傩面具成为首要表征,体现了宗教与艺术的完美融合,直接的表现了傩文化的兴衰历程和发展轨迹。本文将主要从艺术形态与其形成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释比;傩文化;面具;艺术形态;传承;

作为原始巫术的释比系与傩戏都是一种驱鬼逐疫的,其表现形式与艺术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羌族释比文化蕴含着民族的文学、音乐、舞蹈、哲学思想以及民俗文化等内容,文化内容丰富多样。释比作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是羌族释比文化的传承人,传承的方式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来表达,以唱经为主。传承释比法事活动的内容,主要通过以实际观察、记忆、模仿等方式,依托形式为各种仪式活动。通过这种形式来展示民族文学、音乐、舞蹈等,最终实现传播释比文化的内容,并向公众阐释释比文化的意义。傩戏面具自身具备浓厚的历史渊源、样式多样、特征各异,通过着重对傩戏面具的造型、色彩、工艺、功能等进行分析,对其的艺术形式进行着重分析,对面具本身的写实、夸张、变形、虚构等多种表现手法来进行分析,并融合具有象征性的装饰元素,生动刻画了各种的傩戏面具角色。通过艺术形态与艺术形式来进一步探讨了傩面具的神性,体会从中突出的传统宗教意识、原始崇拜意识和民俗。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释比与傩戏面具形成的艺术形态。

一、艺术形态的全民性

羌族的释比与巴楚的傩戏面具是一种原始的巫术,起源于民间,在民间流传至今,被人们广为信奉,具有很强的全民性。“释比”在羌族当中有着相当的重要性,尤其在羌族宗教仪式当中,其对宗教仪式进行具体负责和执行。“释比”

只能在男性中产生,虽在羌族社会中拥有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同样需要参与社会生产和劳动,并不以其身份为职业。“释比”的学习与传授全靠口传心授,想要成为释比的学徒,除了具备一定社会历史知识和经验外,还须懂得唱经、咒语,。“释比”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普通农民的身份,其同样需要进行劳动生产,而当受到人们邀请进行宗教仪式、操作法事时,需穿戴法衣法帽,手持法器,身份为羌人的“神”或巫师,执行精神意识的具象化行为。

释比的传承主要是师徒相传为主,很少出现父子相传,,大多数为拜师学艺。“释比”的拜师学艺可以冲破种族之间的界限,只要诚心学习,都可以拜师学艺,学徒必须心无恶念、能吃苦耐劳且记忆力强的人才能加入“释比”的学习。“释比”的传授主要通过口传心授,所以需要记忆力强大的。在羌族民族信仰活动的祭祀与法式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正因为“释比”的重要性,就要求作为“释比”,必须具备一定的定的技能,方能胜任社会角色。在决定成为一名“释比”时,通过拜师仪式,跟着师傅较长的时间的学习、观摩、实践后,完全掌握“释比”唱经的全部内容及与唱经配合使用的羊皮鼓的演奏技巧、羊皮鼓舞的跳法等,掌握各种法事活动的方法和适用范围,熟悉各种信仰仪式的程式和内容,精通占卜、咒语等,最后通过解卦仪式完成全部学习过程,才能成为真正的释比。

傩戏面具离不开傩文化, 字形上看,“傩”可拆分为“人”、“难”,即人遇到灾难。《说文解字》中“傩”意为“行有节也。从人,难声。其解释为驱鬼的慢节奏舞蹈的意思。而《诗经·卫风·竹竿》中记载“巧笑之磋,佩玉之傩”。“傩”是“难”的假借字,是驱鬼逐疫的意思。

我国古代的傩文化就十分发达,最早的巫傩活动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傩祭,是傩的最初表现形态,在《古今事类全书》中就有记载“昔领项氏有三子,亡而为疫鬼。于是以岁十二月,命祀官时傩,以索室中而驱疫鬼焉。”可见当时通过傩祭来达到驱鬼逐疫,祈福避祸的目的。而在商周时代,傩祭已渗透入人们的信仰,成为关系人民生计的重大祭祀活动。在《周礼·夏官·司马下》中有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刁文中的“方相氏”是最早出现的傩祭活动的主角,他身披熊皮,头戴“黄金四目”的面具,身着“玄衣朱裳'夕,“执戈扬盾”,以此来驱鬼逐疫。而《礼记·月令》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季春之月,命国傩九门碟攘以毕春气……仲秋之月,天子乃滩,以达秋气……季冬之月,命有司大傩旁碟,出土牛,以送寒气。征鸟厉疾。”文中提到的“季春之月”、“仲秋之月'夕、“季冬之月”是周代一年的中三个重要时间,人们认为,疫病霍乱和鬼神出没最易发上在一年之中的这些时刻,因此,在一年中的这三个时段举行傩祭活动,以此来达到免除灾祸的目的。而在这些时刻依次举行三种不同形式的傩祭活动,他们分别是“季春国傩”、“仲秋天子傩”和“季冬大傩”。而这三种的形式的傩祭也有所不同,“季春国傩”只有天子及诸侯参与“仲秋天子傩”专为天子而设而“季冬大傩”又称“季冬乡人傩”,举国上下一齐参加,是规模最大的傩祭活动。

二、艺术形态的多样性

“释比”是羌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作为宗教的体现者和执行者,在羌民族中充当人生礼仪的见证者、民族的教导者和保护者。“释比”的艺术形态以外在装饰为主,其装饰的法器类型多样,其寓意也不同,通过法器来表现艺术形态,如猴頭帽、神杖、羊皮鼓、响铃、法刀、法印、法袋、卦板、索卦等。他们需通晓《上坛经》、《中坛经》、《下坛经》等宗教经典,通过主持纷繁复杂的宗教仪式,给一些不合常理的事物给出合理的解释,进而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让人们找到精神的依托。

在羌族人的人生历程中,需要羌族“释比”来主持的,有出生礼、成年礼,还是婚礼和葬礼,“释比”在这些仪式中充当着不可缺少的位置,在教导和保护着羌族人民。同时“释比”充当了“师”的角色,“释比”在羌族中是以智者的面目出现的,承担着教化羌人的重要任务。羌族的“释比”在民族内部,形成了强大的内聚力,从而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

傩面具是作为傩祭的伴生物而产生,傩面具的演变与发展,每一步都与傩祭紧密相连。面具的源头是对原始的诱捕猎物的涂面和图腾崇拜的观念衍变而来。傩面具诞生的直接原因,是羌族民族对鬼神的意识,例如傩面具中最早出现的“鬼头”;不同的年代出现的傩面具的艺术形式是不同,有的面目狰狞、变形的兽性、世俗的人物、传奇英雄等,在面具中出现,艺术形式的表现形态与形成都是一种内涵的融入于内涵的融合。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涵盖了宗教、审美、艺术、色彩、习俗等,构造了傩戏面具的狰狞的艺术之美。

三、艺术形态的文化性

“释比”的特俗地位代表着羌族的宗教、社会、历史、习俗等文化底蕴。巴楚的傩戏面具,是傩文化的一种体现和诠释。在历史上,各个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经历过巫傩盛行的时期。如今,傩文化在发达国家几乎已经消失殆尽,仅在东南亚、非洲、东北亚、南亚南美洲等地尚有遗存。近几年,我国的傩文化己登上历史的舞台,我国的傩戏班子分赴世界各地表演有关傩面具的展览也多得不计其数有关傩文化的研究也受到世界各地的学者关注这些使我国傩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傩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积累,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而傩面具最能反映其文艺内涵及兴衰历程。

羌族的释比与巴楚的傩戏面具都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象征,作为民族的代表,其文化内涵多样,形成的艺术形态多样。在现代的艺术领域中,对于释比和傩面具有了新的审美和界定。“释比”被贯为崇高,傩面具为狰狞之美的艺术形态。

参考文献:

[1] 李洋.振安夹搩的品牌开发与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2).

[4] 耿静.羌族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4(3):173-174.

作者简介:雷炀(1990.01—),男,羌族,四川江油人,硕士,专任教师,研究方向: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虚拟现实技术,工业设计,计算机控制(CNC)。

猜你喜欢

面具传承
漫画二则
面具给我的惊喜
面具中的鱼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南瓜面具
扎伊尔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