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艺术手法探讨

2017-07-04康芬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艺术手法福克纳

康芬

西安医学院

摘要: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著名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主要以康普生家族没落悲剧为主脉,并通过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以及女佣迪尔西的侧面补充,对其没落过程进行深入阐述。作者在该小说中采用了大量的艺术手法,如后现代主义、多视角转换、意识流等等,进而使读者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一家族没落的必然性,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主人公的复杂情感。本文将对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艺术手法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关键词:福克纳;《喧哗与骚动》;艺术手法

《喧哗与骚动》作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的经典之作,该部小说以“失败的南方”为主题,述说着作者对南北战争之后南方挫败的感受,传达着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从而充分彰显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想。文章主要探讨了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艺术手法,从后现代主义、多视角转换、意识流手法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将康普生家族没落悲剧直观展现于读者的面前。

一、《喧哗与骚动》中的“多视角转换”手法

与传统小说所采用的“全知视角”不同,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则运用内视角与全知视角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变化叙事者角色,进而实现多视角转换。由于多视角转换具有一定的多维性、复合性,不仅给读者们带来新颖的阅读体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总体来说,这部小说通过三个儿子的内视角和女佣迪尔西的全知视角来叙述有关情节,以此加深读者对具体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具体如下:

(一)内视角

福克纳在小说前三个部分主要以康普生家族的三个儿子进行叙事,采用第一人称内视角,讲述了家族内部发生的事件。针对有着重要事件,福克纳又从多位叙事者角度进行探讨。首先,班吉是一位白痴成年人,叙事本应缺乏一定的逻辑性,然而却表现出感性、乐观的一面,尽管姐姐凯蒂做出了很多伤风败俗之事,但仍然关心爱护他,最后班吉也为姐姐的离家出走而感到难过。其次,昆丁虽为这个庞大家族的长子,但因家族的没落也使他变得十分脆弱,深知无法阻止康普生家族走向衰败而选择结束生命。第三部分中,杰森扮演偏执狂的角色,并且对周围人进行恶毒攻击,他蔑视班吉的白痴、昆丁的懦弱,由于凯蒂离家出走使其内心欲望无法满足而痛恨在心。由此可见,通过采用多位叙事者内视角方式,可使读者们全面认识康普生家族的人与事,从而深化自己的理解。

(二)全知视角

在《喧哗与骚动》中,作者并非只采用内视角方式,还运用了传统的全知视角方式,其表现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女佣迪尔西主要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对其家族内发生的一些事件作出详细叙述。迪尔西虽为康普生家族的卑贱女佣,但是长期生活于这个家族之中,所以其内心充满着虔诚和忠心,同时她也是康普生家族由盛转衰的见证者。从女佣迪尔西的自我叙述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康普生家族的日趋没落和家族成员的绝望沧桑,比如班吉的白痴、凯蒂的出走、昆丁的懦弱以及杰森的偏执等。小说第四部分通过全知视角进行叙事,既可以与上文三个儿子内视角相对照,同时又可以使读者更加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康普生家族。

二、《喧哗与骚动》中的“意识流”手法

“意识流”是指在整个叙事过程中创作者并没有以时间顺序进行逻辑阐述,而是遵从作品中人物的意识活动,进而使其情节与人物意识发展相吻合。在《喧哗与骚动》中,这样的典型艺术手法体现在如下两点:

(一)意识流活动

在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除最后一部分女佣迪尔西的侧面补充外,其余三个部分均由三个儿子的意识流活动所构成,并且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来叙述相关经历以及感受。首先,叙事者为班吉,其意识活动起点是女佣迪尔西外孙于班吉生日当天带他游玩,并以白痴的角色回忆零碎的场景及片段,夹杂着很多的康普生家族内部事件;其次,叙事者为昆丁,其意识活动起点是昆丁自杀当日,在前一天晚上,他回忆起自己所经历过的事件,最终在绝望和痛苦中选择结束生命;第三部分,叙事者为杰森,其意识活动起点是杰森遇事不顺那天,他在脑海内回顾自己偏执的人生,因具有显著的虐待狂以及偏执狂等特质,所以叙述起来较为混乱和狂暴,进而将人物的扭曲心态展露出来。

(二)时空倒置

从结构而言,《喧哗与骚动》的四部分叙事时间依次是1928年4月7号、1910年6月2号、1928年4月6号和1928年4月8号,本就不存在前后顺序。在实际叙事过程中,小说人物会不断地“叠加回忆”,以此实现时空的切换。例如,班吉在具体叙事中的时空切换次数为近百次,而昆丁则达到两百次。除此之外,针对该小说中所反映的美国南方贵族体制的瓦解,福克纳也采用时空倒置进行处理,不仅可以贴近主人公的意识活动,而且也代表着时间对于康普生家族贵族体制演变的重要性。真正使得康普生家族走向没落的根源是时代的不断变迁,作者采用时空切换法,让读者对这一家族心生绝望而悲怆的感觉,从而增添了这部作品的悲剧色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描述了美国南方贵族体制因受资本主义的冲击而逐渐瓦解的叙事型小说。为让读者们进一步了解小说情节和内容,作者采用了多种不同的艺术手法,如后现代主义、多视角转换、意识流等等,以此将康普生家族没落过程展现于读者面前。

参考文献:

[1]刘平.浅析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J].理论界,2004(05).

[2]钱中丽,周榕.朦胧与明晰——解读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猜你喜欢

艺术手法福克纳
“造谣”是善意的提醒
没见到他
威廉·福克纳小说在中国的译介出版研究
以艺术手法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音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戏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以艺术手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运用与思考
音乐:语文教学的艺术手法
一封未开启的信
福克纳《圣殿:原稿》
明特《福克纳的生活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