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诗歌

2017-07-04贾亮亮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6期

贾亮亮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古典诗歌领域中,杜甫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其诗歌充斥着感发的生命,灌注了诚挚的情感。细细品读杜甫诗歌,处处可见其忠君爱国的己任之志、心系苍生的博大情怀、万物有情的细腻感触。

关键词:感发的生命;忠君爱国;心系苍生;万物有情

在古代诗歌的灿烂星河里,杜甫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发出的光芒熠熠夺目,经久不衰。

杜甫用毕生的心血和渊博的才情创作出繁花硕果,诗歌总计约一千四百多首,这些篇章不断地被传诵赞美,不断地被研究咀嚼。杜甫及其诗歌都是深刻博大的,因此关于二者的研究也是磅礴浩渺的。叶嘉莹先生有语:“凡是一个伟大的作家,真正好的作家,都是他的作品里有一种感发的力量”。本文试仅从其诗歌中“感发的生命”一隅探入,意图找到一条接近“杜甫诗歌研究”这辉煌殿堂的曲径,感受其诗歌散发出光与热的正能量。

一、忠君爱国的己任之志

深受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杜甫一生都在践行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信念。因此,他的诗歌里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对君主的忠爱,这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镌刻在骨子里的坚定情感。《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认为以自己的杰出才能,定能在朝中获得要职,辅佐皇上使之成为超越尧舜的圣明君主,改良社会风俗使之淳正雅厚。但事与愿违,“此意竞萧条,行歌非隐沦”。然而,杜甫并非真心要去沉隐,他的心时时牵挂着国家的荣辱兴衰。《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更直白地表露了自己一生的抱负,把天下人的衣食饱暖作为自己的使命,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使他无论遭遇如何,都不能使之放弃对国家的忠爱。再看《述怀》中,“涕泪受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感情是何等的深厚,他愿意在国家临危之际,担负起拾遗之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对皇上的授命是感恩戴德。家人生死未卜,卻不忍请假回家,在杜甫的心中,国家和君主已经高于一切,自己的生命可以不顾,家人的安危可以暂放一边。杜甫诗歌中随处可见忠君爱国之情,这样高尚诚挚的情感具有一种强力的感发力量,让人读来真实而不矫揉,沉重而不浮华。

二、心系苍生的忧患情怀

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必然热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杜甫忠君爱国,同时他也心系天下黎民百姓,怀着一颗忧患的心体察劳动人民的艰辛与困苦。《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遇到荒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饥寒交迫中的百姓,为他们担忧不已,心中感到阵阵焦灼的热,可见其忧虑之极,情感之强烈;《悲陈陶》中“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身为文人的杜甫,他时刻关注战况,关注国家的安危,同时他也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士兵扼腕痛惜,为年轻生命的逝去备感痛心。《三吏》、《三别》更是诉尽了苍生疾苦,官吏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因战事纷起导致了新婚燕尔的夫妻分别、战士归来妻离子散的无家别、国破家亡的垂老别,深刻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不幸。在绝笔之作《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呈河南亲友》中“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可见在他生命终结之际,他也没有忘记多灾多难的祖国和受苦受难的人民。杜甫的这类诗歌写得也尤为出色,没有多么华美的语言,没有多么雕琢的修饰,甚至有些场面是血肉模糊,惨淡凄凉,但其心系苍生,用满腔热血关怀天下苍生,写出的作品多么触动人心,这就是感发的生命力。

三、万物有情的细腻感触

翻开杜诗,不难发现其中很多描写景物的诗歌也都寄托着诗人的感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杜甫面对自己所喜爱国家的一切事物,都能很细腻敏感地去把握,激起心中淳厚的情感。《哀江头》中,“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曲江边人去殿空,已是物是人非,国家面临着危机,杜甫的感情是如此丰富细腻,看到嫩绿依旧的草木,他的眼里定是噙着泪花、痛心疾首。《曲江二首》中,“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更愁人”,春光的凋零让作者想到了自己的国家,也似这春光一点点衰败下来,弊端无数。其敏感的情思都体现在所写的事物上,落红不再是于杜甫无关的自然事物,他以有情的眼光去看待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再看《秋兴八首》中,“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寄托了杜甫诚挚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什么时候能国家安定,人民富足,像开元盛世那样安康,稻米丰收都吃不完,喂鹦鹉还有余;凤凰什么时候可以停栖在碧梧上不再离去,为国家带来太平盛世。当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眼光看待这天地万物,写出来的事物便生动、富有生气。杜甫是何等的多情细腻,生活中的事物他都能寄托并发掘出与之性情相符的情感,而不是单调枯燥的写景记物,万物都具有了感发的生命。

通览杜甫诗歌,行里间都充沛着感发的生命,寄予着他深厚的情感。杜诗中所表现的忠爱仁厚之情,全是出于诗人之感情的自然流露。他有着深厚博大的人性至情,面对苍生的悲苦,富有同情,又敢于正视和承担。面对自然万物,他能以其过人的感受力,情寄其中而心有所思。杜甫诗歌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完美造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把小我的感情与大我的感情结合在一起,重视诗歌感发的生命力,将自己的情感与诗歌的生命完美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程千帆.被开拓的诗世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叶嘉莹.叶嘉莹说杜甫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杜甫.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