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蒂双动脉髂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或足部复合伤

2017-07-03何东陈捷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髂骨动静脉游离

何东,陈捷

(重庆长城医院 创伤修复显微外科,重庆 400000)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大面积骨缺损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伤,经历了从Ⅰ期游离皮瓣消灭创面,Ⅱ期植骨修复,到组合组织移植修复,再到如今的Ⅰ期骨皮瓣完全修复的过程。2014年2-5月,本院收治了3例手或足部外伤后皮肤软组织和骨缺损的复合损伤患者,均采用一蒂双动脉(旋髂浅、深动脉)髂骨皮瓣进行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40~44岁,平均42岁。机器绞轧伤1例,为右足第1-3跖骨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5.0 cm。水钻钻伤1例,为左足1-3跖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骨质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9.0 cm×10.0 cm。机器轧伤1例,为左手腕、手背,三角骨、豌豆骨、钩骨骨折伴部分骨质缺损;第5掌骨骨折伴掌骨体部分骨质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5.0 cm×5.0 cm。

1.2 手术方法

皮瓣设计根据手术清创后的骨皮肤缺损面积,以髂前上棘为中心,沿髂骨走行设计骨皮瓣。

血管暴露:以腹股沟区动脉搏动处至髂前上棘为轴,以髂嵴前部为中心,切开皮瓣内缘至腹股沟区股动脉搏动处,并沿股动脉走行方向上下延伸切口约5.0 cm,暴露旋髂浅动静脉,暴露血管足够长度后结扎备用;解剖出旋髂深动静脉,并向髂嵴方向游离。追踪血管直至进入髂骨,旋髂深动脉沿途发出2~6条分支,分别予以结扎,游离皮瓣远端旋髂深动脉备用。

皮瓣切取:沿皮瓣设计线于深筋膜下游离,在上缘距髂嵴内唇约2.0 cm处切断腹壁肌止点,在下缘距外唇1.0 cm处切断肌肉止点,尽可能保护皮瓣同髂嵴的联系,并包含旋髂浅动静脉,确保皮瓣血供。

骨瓣切取:根据骨缺损长度,骨膜下显露外骨板,注意保护好旋髂深动脉,截取骨块。以旋髂深血管为蒂,包含旋髂浅血管的髂骨皮瓣已完全游离待用。供区直接缝合或转移腹部任意皮瓣覆盖创面。

串联血管及游离移植:将旋髂浅动脉与旋髂深动脉的远断端在显微镜下吻合;髂骨修整后,移植至受区,用克氏针固定;将旋髂深动脉、旋髂浅静脉分别与受区的动静脉吻合。

1.3 术后随访

术后1,3,6,12个月随访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根据CR片观察植骨、皮瓣成活及患者行走情况。

2 结果

3例一蒂双动脉髂骨皮瓣修复术后创面均Ⅰ期愈合,皮瓣颜色红润,移植骨成活,未发生“爬行替代”现象,骨折断端愈合好(图1-10)。

3 讨论

3.1 骨皮缺损修复的发展历程

图1 术前创面

图2 术前CR片

图3 3次负压吸引装置更换后

图4 皮瓣设计

图5 皮瓣切取

图6 术中Ⅰ期关闭供区伤口

图7 皮瓣移植

图8 术后3个月皮瓣

图9 术后1年CR片示植骨愈合

图10术后1年患者能无痛行走

随着近年来建筑及矿产业的大力发展,手足复合伤也呈上升趋势,大面积的骨皮缺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难题。骨科治疗此类的复合伤也经历了截肢-Ⅰ期游离皮瓣移植,Ⅱ期植骨-髂骨瓣修复-组合串联组织-超大髂骨瓣修复的发展过程。发展第一阶段由于显微外科还未开展,大多数复合伤患者采取截肢术治疗,这对患者术后功能、外观及心理留下隐患。为了挽救大量复合伤患者,开始采取Ⅰ期游离皮瓣移植,Ⅱ期植骨治疗。但也存在住院时间长、手术次数多、移植骨块小且存在“爬行替代”的不足。1979年Taylor[1]首先报道了吻合旋髂深血管髂骨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国内1980年黄恭康等[2]报道了吻合旋髂深血管髂骨移植的l例临床应用。此类手术可Ⅰ期修复创面,但存在皮瓣面积小的缺点。鉴于此不足,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了不同组织串联的组合组织移植。Donski于1981-1984年,Ⅰ期采用腓骨及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下肢大面积骨皮缺损。Nakatsuka等也于1992年报道采用前臂皮瓣与髂骨复合瓣形成串联皮瓣等,治疗大型下颌骨复合组织缺损。国内唐友盛等也开展了类似手术。组合组织移植常规的组合方式有股前外侧皮瓣与髂骨瓣、腓骨瓣组合;背阔肌皮瓣与腓骨瓣组合;足背皮瓣与髂骨皮组合;小腿内侧皮瓣与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组合等。这些方法为解决大面积骨皮缺损提供了一个良好途径。但由于需要切取两个不同部位的组织,创伤较大,又要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使普及受到一定的限制。随后大多数学者将目光再次转移至髂骨瓣上,经过改良形成了超大髂骨瓣(即一蒂双动脉髂骨瓣)、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髂骨皮瓣(chimeric deep circumflex iliac artery perforator flap,DCIAPF)等多种形式的带血管髂骨瓣。此术式拥有以下优点:⑴供区隐蔽,切取皮瓣后对供区影响较小;⑵皮瓣切取在一个手术部位完成,易于操作;⑶两组血管位置毗邻,相对恒定,解剖分离较容易;⑷降低了手术难度与创伤;⑸手术Ⅰ期完成,减少住院时间,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3.2 DCIAPF术式与一蒂双动脉髂骨皮瓣的比较

DCIAPF术式采用带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髂骨皮瓣,采用一条动静脉,在手术中操作较一蒂双动脉髂骨皮瓣简单,少吻合一条血管,手术时间短,但存在术中由于旋髂深动脉变异、缺如等情况,术中需改行旋髂浅动脉吻合。陈洁等[3]采用DCIAPF修复下颌骨复合性缺损6例的研究中,仅1例因旋髂深动脉发生变异而改行旋髂动脉。旋髂深动脉主要供血髂骨,对皮肤的血供相对较差,皮肤的切取面积不大;旋髂浅动脉主要供血髂棘区的皮肤。一蒂双动脉髂骨皮瓣采用切取旋髂深、浅动静脉,将旋髂浅动脉与旋髂深动脉的粗大分支吻合,之后将旋髂深静脉、旋髂浅静脉分别与受区的动静脉吻合。保留了旋髂深、浅动静脉,可扩大皮瓣面积,在移植髂骨皮瓣后,可有效保证髂骨及皮瓣的成活,有利于手术Ⅰ期恢复。

3.3 手术时机选择

本组3例均经过Ⅰ期手术清创后给予VSD材料覆盖,待创面干净、坏死界线清楚后,再行髂骨皮瓣修复。郭大强等[4]在其论文中介绍了6例下肢皮肤软组织骨缺损患者,均采用髂骨瓣急诊修复,移植骨皮瓣全部成活,术后伤口Ⅰ期愈合。但本研究依然建议Ⅰ期清创后行VSD材料覆盖,Ⅱ期行髂骨皮瓣修复,其具有以下优点:⑴创面干净,坏死界线清楚,有利于准确测量移植皮瓣及骨大小,减少供区损伤;⑵创面血管挫伤界线清楚,有利于Ⅱ期手术时血管吻合,减少术后血管堵塞、痉挛,皮瓣缺血坏死。

3.4 操作注意事项

⑴切取皮瓣时要保护股外侧皮神经、髂腹下神经与髂腹股沟神经。术中误伤股外侧皮神经后易引起股前外侧皮肤感觉缺失,若髂腹下神经与髂腹股沟神经影响手术操作时可暂时切断,皮瓣切取完毕均应在显微镜下缝合;⑵在旋髂深血管进入髂骨后,至少保留0.5~1.0 cm的肌袖,以保证充足的血供和增加对血管的保护;⑶供区皮瓣应多切1.0 cm,以充分覆盖受区缺失面积;⑷要分层缝合,防止腹壁疝的发生,皮肤直接缝合困难时,可局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⑸切取髂骨较大时可连同髂前上棘一并切除,以消灭死腔;⑹注意引流,预防感染。

[1]Taylor GI.Supefiofity of the deep circumflex iliac Vessels as the supply for free groin flaps[J].Plat Reconstr Surg,1979,64:745.

[2]朱盛修.现代显微外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92-400.

[3]陈洁,蒋灿华,闵安杰,等.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髂骨皮瓣修复下颌骨复合性缺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33(3):276-280.

[4]郭大强,郭伟文,李展添,等.急诊游离髂骨骨皮瓣Ⅰ期修复下肢骨皮肤缺损[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3,27(4):353-355.

猜你喜欢

髂骨动静脉游离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Beagle 犬髂骨嵴解剖及取骨术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骨盆尤文氏肉瘤/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征象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游离髂腹部(髂骨)皮瓣的血管分型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游离血红蛋白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应用
游离于翻译的精确与模糊之间——兼评第八届CASIO杯翻译竞赛获奖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