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动工具制造工职业标准实施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2017-07-03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

电器工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电动工具机械行业分会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

电动工具制造工职业标准实施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

近年来,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简称“中电协”)的领导与关心下,在各电动工具会员企业支持下,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简称“分会”)根据中电协的工作要求和部署,积极推动职业标准实施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动工具制造工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2011年,分会面向整个电动工具行业、企业发放了400多份调查问卷,从多方面收集了相关数据,完成了从业者信息采集,并整理上报至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机械行业)修订领导办公室。通过多方努力,抓住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的机会,最终有3个工种纳入了国家职业大典。

电动工具制造工定义为:“使用电气、电子、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从事手持式、可移式和可充电式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加工、装配、检测的人员。”从工作性质看,既包含了各种电动工具零部件加工,也包含了组装成整机以及电动工具整机检测从业人员等。电动工具制造工的主要工作任务明确为:制造装配工具动力源(电机或可充电电池组);制造加工双重绝缘结构件(塑料外壳、轴绝缘等);制造加工工具工作头壳、底座等部件;装配电动工具整机;检验电动工具;完成电动工具包装。

二、编制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首先要有标准。在标准制定方面,分会启动的比较早,在2013年就响应中电协要求,制定了电工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工作要点。由分会牵头,由电动工具骨干企业、相应职业院校为主成立了职业标准编制工作组。2013年5月,电动工具制造工国家职业标准工作组会议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研讨了标准相应内容、要求和初稿。同年参加了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在银川召开的国家职业标准编制启动和审定工作会,在会上把相关标准的制定确定下来。在7月和9月发送了相应的标准征求意见稿,对标准的文本进行了多次修订,形成了技能标准的送审稿。9月,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行业企业专家在北京对该标准进行了终审。经过近3年努力,在电工行业分中心指导下,《电动工具制造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批,于2015年5月1日在机械行业内试行,成为电动工具制造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依据。

该标准的制定依据一是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所列的职业技能标准,二是国家职业编制技术规程。总体来讲,技能标准的制定可以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以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并能够有效促进就业。

三、成立机械行业电动工具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和鉴定站

分会从行业整体利益出发,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相关管理规定,并按照电工行业分中心指导意见,筹备成立机械行业电动工具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2015年9月,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批准分会建立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电工行业电动工具实训基地,为行业内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奠定基础。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优势,实训基地筹备建立第一个电动工具制造工职业技能鉴定站,于11月接受了分中心组织的现场考核。考核组认为鉴定站具备扎实的行业、管理和技术基础,人员配置合理,场地/设备/检测仪器符合鉴定标准配置要求,管理制度完善。之后与金华职业学院联合建立了机械行业电动工具制造工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得到了中电协和电工分中心的支持和指导,最终获得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批准。

四、开展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开展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时,首先要注意考评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应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在电工行业分中心的安排和协调下,分会相关人员参加了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举办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管理人员的资格培训,并获得了相应的高级考评员等资格证书。同时培训机构也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鉴定规程、岗位责任、档案管理、鉴定工作计划、考评人员工作手册、保密制度、考试管理制度等。并根据标准的4个工种进行了教材编制,建立相应试题库。

对地方政府和企业要进行充分的宣传和交流,以便获得支持。2016年4季度,分会在浙江武义开始技能培训,初期便和当地协会合作,招生由分会和武义电动工具分会共同开展,还与当地政府进行密切的联络沟通,争取纳入到当地人员职业培训的计划中,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因此获得了当地企业的响应。经过宣传沟通,企业觉得确实能为他们的一线工人提高相应技能,提高企业制造水平。经过策划,已经举办了2期共3次培训,有2个班是2家企业集中培训,培训包括理论教学和实操。到今年3月,有7个生产企业,共计105名操作人员参加培训,通过理论考核94人,通过实际考核88人,合格率83.8%。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主要对象是生产一线的在职人员以及职业院校的相应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目的是为了直接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需结合实际岗位、工作操作进行安排。在做鉴定时方式一定要简便灵活,要适应企业生产服务的实际。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特点,在进行策划安排时,要考虑其生产特点和相关人员基础,从而进行相应课程内容的设置安排。

在实训基地培训中,我们感受到,在跟企业打交道时,尤其是培训对象是一线工人,在实际沟通组织安排时,确实会遇到很多困难。理论培训还好一点,可以借助企业的培训场所或当地培训基地,实操部分遇到问题很多。虽然在基地有实操设备,但在实际工作中各个企业的生产设备、条件、机械化程度不同,要根据他们各自情况,到生产现场进行实操,组织和策划工作就需要做的精细些,否则操作中就会遇到困难。

对于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分会遇到的首要困难是经费的问题,没有上级拨款,完全要靠自己,开展工作难度很大。为此我们申请了分会挂靠单位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 ( 集团 ) 有限公司的科技专项,通过评审后得到了资金支持,由此可以开展前期的准备工作。另外地方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要跟他们多沟通,他们本身是有培训方面的需求和资金预算的,要符合他们培训需求和计划。当然,企业的支持也很重要,很多工作尤其是实操的时候,要使用企业生产现场。理论培训尽量安排在晚上、双休日,不影响他们正常生产。实操时也要协调安排好,尽量在生产间歇时候进行,这样企业就会非常配合。企业也需要有相应的协调人员来进行具体工作对接,这样工作起来就会非常顺畅。

总体来说,分会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现在只是刚刚开始,也没有特别多的经验,遇到问题时,分会也得到了中电协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会不断总结分析,完善培训流程体系,为下一步开展其他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做好相应准备。

(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秘书长潘顺芳讲话整理,未经本人核对。)

猜你喜欢

电动工具机械行业分会
机械行业新标准介绍
机械行业新标准介绍
机械行业新标准介绍
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
动力工具电池:国产替代正当时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工具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分会风采
黑马会喜事不断上海、泉州地方分会,房地产行业分会成立
西部基建的大开发有利于工程机械行业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