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致辞

2017-07-03

电器工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电工装备能源

领导致辞

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陆燕荪

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陆燕荪

电工行业在整个机械工业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当前电工行业的形势还是不错的。发电设备中二次再热机组的发电效率是世界上最高的,超净排放的结果超过了燃气轮机。这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我们在近十年取得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电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继续努力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

现在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把电工行业重新整合起来?列宁讲,“苏维埃政权+电气化”就是共产主义。那么,在当下或许可以讲,“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电气化”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电气化是一个主要的趋势。

现在,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是中央的重点工作。但是,行业特点决定着在大电网供电背景下,电工行业的用户需求侧引导更不可缺少。运用好中国电器工业协会这个良好平台,团结各个分会,把行业协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职能重建起来,是当务之急。当前的形势下,我们还要认识电工行业和需求侧到底是什么关系。我认为在电工行业中需求侧的引导是不可缺少的。这和其他行业是不一样的。这个特点是伴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逐步演变的。20年前发电设备是主要的,之后发电多了,长距离的输电变成主要。随着输电技术的发展,变电配电又变成主要。现在的重点就是电气化,而今后用电设备将会成为重点。行业的发展按照国家电气化的步骤一步步走过来,这是完全按照需求的变化而来的。研发新产品、转型升级,研发高质量、信息化的产品都要根据需求来做。《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目标也是这样的。电工行业不是创造需求来引导消费,而是需要我们的整体布局。

未来电工行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引领、加强全产业链建设,推进电工行业大企业重组。《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的口号,应该把二者统一起来,创新是为了质量,是为了提高可靠性。机械工业中历来都是把电工放在第一位,我们也应该重视,希望我们能够以企业为主体,继承电工行业以前的光荣传统,再创辉煌。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 李冶

电工电气多年来引领着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一直是装备制造业的风向标。能源与电工电气密切相关,因此,能源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工电气产品的市场、技术和企业结构。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今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仍然是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对此,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心很大。2016年煤炭去产能年度任务目标是2.5亿吨,在此基础上,今年还要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1.5亿千瓦以上。到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2016年底全国火电装机容量为10.5亿千瓦,已批在建将近3亿千瓦。所以现在对于发电设备,新的形势不是增加的概念,而是压缩多少,淘汰多少,减少多少的概念。2016年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长不是很高,是平稳低速增长。全口径发电设备6000千瓦以上运行3700小时,主力能源火电煤电4200小时,相当于国际平均水平的70%左右。可以看出,能源长期短缺的状态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

因此,从市场看,需求的放缓是大势所趋。对于电工电气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实际的市场需求,这种矛盾是非常突出的,而且这也将是我们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最大矛盾。

我国承诺,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分别达到15%和20%左右,这就意味着未来煤电要继续为非化石能源发展腾出空间。电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对于煤电要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清洁有序发展。 这些变化使电力形态发生了很大改变。电力供给新的增量尽可能使用靠低碳的可持续的非化石、可再生能源来保障。电力系统也就进入了一个以更多更有效地消纳消费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任务的发展阶段。新能源电力系统对技术、产品要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电工电气行业传统的以材料简单加工转化为主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要密切关注智能电网对行业带来的变化,如今的智能电网概念是新能源电力系统概念,对技术要求发生了本质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就是要求制造企业要具有系统集成能力。目前看来这一点我们行业有些不足。

另外,近些年电工行业企业形态变化不大,中国作为第一能源大国、第一电力大国,但没有出现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力的领军型企业,这和我们企业的观念有很大关系。行业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合作机制如今基本上丧失殆尽。企业单兵作战,面对变化的需求应对能力不足。

世界在改变,产业性质也在改变,技术进步也对传统产业带来大的冲击,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希望整个行业带着变革的态势蓬勃发展。建议领军企业、行业协会、归口院所要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带动作用。能源局作为政府机关也会不懈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尽可能地把市场、技术创新的机会留给大家。最后预祝行业兴旺发展,在各个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 王瑞华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以往在服务政府、行业、企业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在电力装备行业发展中起到主要支撑作用。尤其是在《中国制造2025》制定过程中,中电协提出把电力装备作为十大重点领域和重要的率先突破的领域,这为部门、行业争取了政策支持及发展机会。另外,在所有的装备工业政策,包括重大技术装备税收政策、大型高效清洁发电设备的进口税收政策、首台套政策、智能制造专项政策等的出台过程中,中电协做出指南的制定、主持项目的评审,给工信部很大的支撑,也极大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从整个装备工业运行的总体情况来看,电力装备行业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去年,整个装备工业的发展,同比增加值是9.6%,按贡献率排序,第一是汽车制造,第二是电力装备制造。其中,电力装备的贡献率达到了24.5%,汽车和电力装备的贡献率合起来达到了74%。在利润方面,电力装备利润对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利润贡献率也达到了22%。

去年,在“三去一降一补”方面,工信部结合《中国制造2025》,推动了几大重点工程建设。强基工程总投资达到了108亿。智能制造两年中共遴选了109个试点示范项目,支持了226个项目的智能制造标准和新模式的应用,其拉动的总投资达到千亿级。创新工信部建设也启动了动力电池、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等方面的工作。

面对目前高端缺位、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等短板,装备工业下一步的整体思路是高端发展、创新驱动、强化基础、智能转型。希望企业与政府部门、各部委加强联系,进一步促进我国基础制造、绿色制造的发展。希望中电协继续做好纽带支撑工作,在做好政府参谋和企业的帮手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猜你喜欢

电工装备能源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防晒装备折起来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