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末探本,由流逐源

2017-07-01夏春生

创新时代 2017年6期
关键词:杜甫美学文本

夏春生

面对文学作品,学生的解读可能是呆板的、狭隘的,教师的理解则是灵动的、意蕴丰厚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比学生有着更为深厚的学识背景。时代风貌、作家生平、创作风格、作品成就、美学基础,教师掌握的这些知识使其对文本的把握游刃有余。同样,让学生适当地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教师在教授这些知识性的内容时,常采用在导入或结束时直接讲解的方式,这样做,方法上失之简单,过程上流于形式,效果是止于肤浅。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些文学知识呢?笔者的做法是由末探本,由流逐源,从文本的本体出发,恰到好处地引领学生走进作家的生活、巨著的殿堂、美学的境界。正本,格局自高;清源,流水更长。学生反观文本,理解则会更上层楼,学习才能兴味盎然,语文课堂这一池春水才更具活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探究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究的引领者。

一、知文论人,由作品探究作家的经历和人格风范

风格即人。一般说来,作者有什么样的思想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作品。语文教师向学生介绍社会背景和作者生平,目的就在于知人论世,知人论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反之,通过作品也能够了解作者,知文论人,这样能将课文的教育价值、人文含量与作者的道德力量、人格魅力相统一。

知文论人,就是教师要引领学生将文本中隐含着的作家的人格魅力凸显出来,学生结合作品能更深刻地认识作者的人格魅力。例如,在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笔者提出了一个容易被学生忽略的问题:课文中加黑点的句子(即:“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在最初发表时为什么会被书报检查机关删去?由此引申出鲁迅当时所处的险恶环境。然而,时局的艰险、病痛的折磨,并没有使鲁迅放弃对世事的关注,在失败的阴霾中仍然盛赞、呼唤中国的脊梁。鲁迅就是一个埋头苦干的人,一个拼命硬干的人,他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教学设计将鲁迅文中的“脊梁”与鲁迅本人统一起来,鲁迅是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顿时在学生心中丰满起来,鲁迅是“民族魂”的认识植根于学生心中。

再如,通常教学《石壕吏》时大家常注重于“吏”与“老妪”的形象。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何诗人对老妇人的遭遇一言不发,与老翁告别也没有表示安慰?这一问题引领学生将目光投向一直在“捉人”事件中保持沉默的杜甫。学生由此体会到杜甫在此事件中痛苦而矛盾的心情:一方面,他对这场国家与民族安危所系的平叛战争持支持的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关心民众的疾苦,憎恨官府的残暴。由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板书:

吏(怒)

杜甫(沉默) 捉

婦(苦)

[忧国忧民]

通过这样的教学,文本后的杜甫走到台前,“诗圣”的形象已悄然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知文论人,教师还能够通过文本将作者的生平遭际贯通起来。例如,笔者教学《望岳》和《春望》时设计了如下板书: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雄心)

20年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愁苦)

此时学生对唐朝时局的变幻、杜甫人生的离乱已经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再结合课后练习中对偶句式的要求,运用联句、对句等形式,整合杜甫在草堂定居、晚年飘泊时期的诗句,以及后人评价杜甫的楹联,出示一组投影,学生对杜甫人生经历便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知文论人,从表面上看仅是与知人论文颠倒了次序,从本质上看是将学生放在探究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化了语文的人文性功能。

二、见微知著,由作品探究作家风格和作品成就

教材无非是例子,但却是精选的例子,一篇文章往往反映着作家的写作风格,彰显着作品的成就和地位。直接仰望太阳的光辉,或许会灼伤了眼,这时不妨透过一滴水去欣赏它所折射出的斑斓。引领学生从文本出发去欣赏大家风范、认识巨著价值,这是语文教学的艺术。

优秀的作品往往体现着作者的创作主张,教师应引领学生从作品出发,了解其创作风格及主张。教完《背影》后,不妨让学生回顾一下先前学过的《春》。通过比较,学生自然会感觉到《春》的语言风格是缜密、漂亮甚至是华丽的,而《背影》则不再“过于注重修辞”,显得“平淡质朴”。此时,学生自然会产生疑惑:作者文风为何大变?教师便可相机介绍朱自清的创作追求—“用笔如舌”般的“谈话风”:作品就像“寻常说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春》可以看作是少年气盛之作,《背影》是人生历练之后的朴实之语。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均体现着其“谈话风”的一贯艺术主张。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优秀的作品中,人们会不断发现其新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教师应引领学生去发现这种价值。笔者在教《班超告老归国》(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时,就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结束教学时,笔者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①司马光编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王夫之认为,“其曰‘通者,何也?君道在焉,国是在焉,民情在焉,边防在焉,臣谊在焉,臣节在焉,士之行己以无辱者在焉,学之守正而不陂者在焉。虽扼穷独处,而可以自淑,可以诲人,可以知道而乐,故曰‘通也。”(王夫之《读通鉴论·叙论四》)王夫之认为《资治通鉴》的价值在何处?②通过学习《班超告老归国》你又有哪些收获?对你有何“资”?有何“鉴”?然后再通过板书小结:

此情可鉴—思故土、痛国事、哀骨肉、报国家

通人情事理

此理可资—宽小过、总大纲

这样的小结,不仅是对课文主题的归纳,对课文人文价值的发掘,更启发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去重新审视《资治通鉴》在新时期的价值。

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探究作品的创作风格及其所隐含的价值,学生便会在更大的格局中去反观文本,从而体会到更深一层的意蕴,否则学生眼里仅有一滴水,而不见其斑斓的色彩。

三、触类旁通,由作品探究美学现象和欣赏规律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教学在中学的不同阶段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文学欣赏的问题。由作品出发,引领学生把握一些文学欣赏的规律和审美的原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美学素养的提高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以此来观照作品、人生、世界都会有更深一层的领悟。

《山中访友》一文中,作者带着“好心情”,观山中万象,以造化为友。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会设计以下两个环节:①请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把万物作为自己的朋友;②请学生用朗读、练笔等形式和山中万物进行交流。笔者在教学时以此为基础,在这两个环节后分别设计了小结语:①万物皆有灵性,只要用美好的心灵去体验,你就会发现万水千山总有情,美学家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②同学们试着与自然万物去交流,就是争取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就是“人生的艺术化”。然后板书小结如下:

“宇宙的人情化”“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先生提出的两个很重要的美学命题,语文教材中许多文学作品在欣赏时涉及类似“物”与“我”、“主观”与“客观”等美学问题。在初一阶段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美学知识,学生便能逐渐以更高的层次水平欣赏作品、看待生活。

以上就是笔者通过教学实例对新课程下文学知识探究的方法及作用的阐述。从文本出发,引领学生探索知识与教师灌输给学生知识在理念上有本质的区别。教师在学生探究语文知识时发挥引领作用,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明。语文知识的教学应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风格,有助于了解作家的人格风范,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切忌为教知识而教学,更忌为炫耀教师的学识而教学。

2.定位要准。我们不是要让学生学习文学史、文艺学或美学,而是要让学生能够跳一跳,从而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来观照文本,所以目标定位应从作品出发,使学生经过探索有所得。

3.方法要巧。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新课程下的文学知识教学,不能僅凭灌输,而是贵在学生的探索、教师的引领。教师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精心预设,学生才能循流探源,进入作家的生活、巨著的殿堂、美学的境界。如何寻找切入点呢?新课程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也为语文教师体现自己的教学艺术提供了新空间。

4.功夫要深。要准确定位,找到切入点,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养,知道“源”之所在,发现“源”之所在,方能引“流”、导“流”,引领学生由流逐源。

猜你喜欢

杜甫美学文本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杜甫改诗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纯白美学
杜甫与五柳鱼
“妆”饰美学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