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心”和“醉侠”草莓品种在南宁的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

2017-07-01黄海生黄强莫树梅陶秋梅韦志林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7年3期
关键词:引种

黄海生+黄强+莫树梅+陶秋梅+韦志林

摘 要:“越心”和“醉侠”草莓在南宁10月中旬定植, 11月下旬始花,12月至3月中旬为主要花果期,采收主要产量在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可采果4批,畸形果少,单果重≥15 g的累计产量分别为323 g/株、308 g/株,单果重分别为25.2 g/果、22.8 g/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9.84 %、9.14 %,成熟的果实硬度分别为0.56 kg/cm2、0.50 kg/cm2,抗病性较强,3月上旬病株率均小于14 %、死株率均小于9 %, 风味和口感优于 “甜查理”,花果盛产期比 “甜查理”迟20~25 d。优质栽培需要精细整地、消毒土壤、施足有机肥,选择健壮种苗,搭建拱棚“三避”栽培,利用滴灌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畦面覆盖地膜,摘除老叶,合理控制果实和叶片数量,使用低毒、安全间隔期短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关键词:越心 醉侠 引种 消毒土壤 滴灌追肥

南宁市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园区“八桂田园”近几年来按无公害标准种植草莓,每年12月上旬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供游客自摘消费,因果品质优、安全、卫生而深受游客青睐,供不应求,种植经济效益良好,销售收入33000~36000元/667 m2,纯利润高,为了丰富该园区草莓品种,选择适于在南宁市种植且果大、质优、丰产性较好、抗病性较强的草莓品种,笔者于2016年9月从成都引入“越心”和“醉侠”等多个草莓品种在“八桂田园”进行对比试验, 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下旬观察各品种的生长结果情况,期间也对南宁市KISS草莓园进行较大规模商品生产的“越心”草莓进行观察和调查,结果表明这2个品种的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单果重、风味品质、成熟果实硬度、抗病性等方面都表现良好,初步认为“越心”和“醉侠”这2个品种是值得在南宁推广种植的草莓良种。现将这2个草莓品种在南宁试种后生长结果的表现及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园地环境概况和试验方法

1.1 园地环境概况

试验的草莓园位于东经108.23°、北緯22.85°,在广西南宁市区相思湖边的“八桂田园”农业休闲观光采摘园,平地,耕作层厚度约30 cm,土壤较黏重、易板结,pH=6.1,前茬种植玉米,排水和滴灌方便,不积水。南宁市每年9月至翌年3月的日平均气温18.2℃、日平均最低气温15.0℃、日平均日照4.1 h,每年最冷的1月的日平均气温12.8 ℃,无霜雪[1],园区全年空气质量等级均为优或良。

1.2 试验材料

试验草莓品种为“越心”和“醉侠”,于2016年9月从成都引入;对照品种 “甜查理”,为“八桂田园”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规模化商品生产主栽草莓品种。

1.3 试验方法

引种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4个重复,每试验小区种植的植株数量为200株。2016年10月15日定植,每畦植苗2行,行距30 cm、株距 20 cm。 2017年1月10日每品种随机抽样20株,调查株高、叶面积、叶柄、花序。每批幼果都进行疏果处理,每株留果3~5个/花序。2016年12月28日和2017年1月28日、2月19日、3月3日、3月26日分别随机抽样调查各品种成熟度已达可采收的果实,称量单果重,测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等。2017年3月8日全面调查各个品种全部试验小区的所有植株,统计各品种草莓的病株率和死株率。

2 草莓的生长结果表现

2.1 各草莓品种生长及结实性状比较

各草莓品种生长状况及果实性状见表1、表2。可见引入的2个品种适应性良好,长势与对照品种相当,但花果盛产期比“甜查理”延迟20~25 d,“甜查理”在南宁的花果盛产期始于12月中旬,在3月中旬以后成熟的果实小,味道淡、酸,植株和叶片变弱小,此时“越心”和“醉侠”的植株生长势仍能保持较强旺的状态。以2017年3月26日调查为例,“越心”和“醉侠”果实仍较大,平均单果质量分别为23.2 g和19.2 g,远大于“甜查理”的13.1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9.6 %、9.3 %,也高于“甜查理”的6.8 %,风味和口感仍较好。同时,“越心”和“醉侠”单株产量平均值分别为323 g/株和308 g/株,比“甜查理”的274 g/株的产量高。

2.2 各草莓品种抗病性比较

2个品种抗白粉病、灰霉病和炭疽病能力均较强,与对照品种相当。3月8日调查统计的病株率和死株率与 “甜查理”的相差不大(见图2),“越心”、“醉侠”、“甜查理”病株率分别为13.62 %、11.62 %、12.50 %,死株率分别为8.63 %、8.25 %、7.13 %。

2.3 品种评价

2.3.1 越心

植株生长势强健,株高15.0~21.3 cm,平均值为18.5 cm,冠幅为(52.0 cm × 41.0 cm)~(38.0 cm × 38.0 cm),平均值为44.2 cm × 40.0 cm;3出复叶叶面积为108.0~139.7 cm2/张,平均值130.1 cm2/张;叶柄长度11.0~16.6 cm,平均值14.0 cm,叶柄正中的粗度平均值2.99 mm;花序长度平均为23.5 cm,生长4~10花朵/花序,11月25日起大多植株始花,第1批果实于12月下旬少量成熟,1月上旬起果实成熟数量增多,采收主要产量在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果肉清甜,风味和口感极佳,畸形果少。果形为短圆锥形或球形[2](见图1左图), 果实纵切面长度(最长处)为3.68 cm、宽度(最宽处)为4.10 cm,浅红色,间有放射状白色条纹,髓心淡红色、果肉紧实无空洞。以2017年1月28日抽样调查为例,单果重平均值25.2 g/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11.1 %,成熟的果实硬度平均值0.69 kg/cm2,至3月26日可采收商品果实4批,单株产量(单果重≥15g)合计平均为323 g/株。抗白粉病、灰霉病和炭疽病能力较强。

2.3.2 醉侠

植株生长势强健,株高14.5~18.7 cm,平均值为16.4 cm,冠幅为(29.0 cm×28.0 cm)~(39.0 cm×44.0 cm),平均34.7 cm×34.2 cm;三出复叶叶面积为109.0~122.0 cm2/张,平均值115.4 cm2/张;叶柄长度11.0~18.0 cm,平均值14.9 cm,叶柄正中的粗度平均值2.94 mm;花序长度平均为22.2 cm,花朵5~13朵/花序。11月30日起大多植株始花,第1批果实于12月下旬少量成熟,1月上旬果实成熟量开始增多,畸形果少,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下旬可采收的产量最大、风味和口感最好,果实鲜红,光泽好,果肉甜中带酸,味道浓。多数果实的果形为长圆锥形(见图1中图),果实纵切面长5.63 cm、宽为4.28 cm,浅红色,间有放射状白色条纹,髓心淡红色或白色、果肉紧实无空洞。1月28日抽样调查的单果重平均值20.7 g/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8.6 %、成熟的果实硬度0.56 kg/cm2,至3月26日可采收商品果实4批,单株产量(单果重≥15 g)合计平均为308 g/株。抗白粉病、灰霉病和炭疽病能力较强。

3 栽培技术

试验引种的 “越心”和“醉侠”等多个品种的草莓栽培技术和“八桂田园”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规模化商品生产主栽草莓品种“甜查理”的种植密度、土肥水管理、避雨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一致。

3.1 整地起畦,施足基肥

植苗前15~20 d起好种植畦,施基肥。9月上旬使用拖拉机犁耙园地,耕翻深度超30 cm,土地松碎后起畦,畦上方宽50 cm、下方宽60 cm、畦高30 cm,畦沟底宽度30 cm,起畦时园土不宜干燥,否则种植畦易散塌。施用腐熟的羊粪约2000 kg/667 m2、“狮马”或其他优质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5%-15%-15%)40 kg/667 m2、钙镁磷肥50 kg/667 m2作基肥,有机肥、复合肥、钙镁磷肥3种肥料分别均匀撒在畦面,肥土混匀,打碎土块,整平畦面,要求畦面土块粗度大多小于1.5 cm 。

3.2 理化结合,消毒土壤

植苗前约15 d施用氰胺化钙结合覆膜加日晒消毒种植畦的土壤。起畦后在畦面撒施基肥时,用“荣宝”50 %颗粒氰胺化钙60 kg/667 m2撒施于畦面,氰胺化钙、基肥、土壤三者混匀,每一畦面中间铺一条滴灌管道,然后用旧棚膜等塑料膜全覆盖畦面,密封性越强越好,用滴灌把种植畦灌透水,充分湿润土壤,利用9月阳光曝晒,使膜下土壤环境尽可能闷热,杀灭病菌和线虫等地下害虫。植苗前2 d揭开塑料膜,通风散气。

3.3 搭建拱棚,“三避”栽培

搭建塑料拱棚栽培,可以避寒、避雨、避尘,减少雨水传播病害,给草莓生长结果创造良好环境。草莓园在整地起畦后搭建简易塑料拱棚的棚架(如图3),单棚跨度6.6 m,棚顶高2.75 m, 肩高1.25 m,棚长度30~35 m,3~4栋连栋搭建,大棚V形支架的V形叉用Φ25×2 mm热镀锌管制作,方便用Φ32×1.6 mm热镀锌管制作的拱杆套入,顶拉杆为Φ3 mm不锈钢丝绳,拱管安装间距2.5 m,大棚两侧面用专用压膜绳斜拉,增强棚的抗风防倒能力。大棚覆盖薄膜厚度0.1 mm。棚侧面安装卡槽,用卡簧夹住棚膜。每个拱棚覆盖6畦,侧面棚膜能自由揭开,每个棚中间悬挂1个温湿度计,当白天棚内温度高于30 ℃时揭开侧膜降温降湿,气温低于20 ℃时放下侧膜封闭保温。

3.4 合理密度,细致种植

试验草莓苗来自成都市,出圃后当天装在专用纸箱通过航班空运到南宁,次日即10月15日种植,每个畦面植苗2行,行距30 cm、株距 20 cm,用苗量约6100株/667 m2,定植前用杀菌剂“嘧菌酯”25 %悬浮剂1500倍稀释液浸泡幼苗根系20~30 min,然后借助专用于草莓种植的定植钗定植幼苗,定植时将幼苗的根系长度分为3份,在距离根茎约2/3长度处用定植钗将根系压埋到土中,但幼苗的苗心還须露出土面,减少芽枯病发生,用手压实定植点的土壤,种后1~2 h立即淋定根水,用小水缓和淋透幼苗根部土壤,且必须防止露根。

3.5 缓苗期防晒保湿

南宁市10月中午和下午气温大多都超过30 ℃,不利刚定植的草莓苗成活,因此定植前要将遮阳网覆盖在简易塑料棚的棚架上,防晒降温,定植后10 d内,每隔3 d用清水滴灌畦面1次,每次时间为20 min,每天用喷雾机械给幼苗叶面喷雾清水1次,利于幼苗成活和长根。定植7~8 d后如果发现有些幼株萎蔫干枯则已表明这些苗已死,需拔出死苗补种新苗。定植后15 d时把拱棚架上的遮阳网拆除,增强光照,防止草莓徒长。

3.6 畦面覆盖地膜

植苗后15~20 d时畦面用宽度为1.2 m双色地膜覆盖,防草、保温、垫果,减少烂果,地膜的银灰色一面朝上,地膜须绷紧拉平,在畦边用园艺塑料地钉(也可用小竹片)压扣膜边,盖膜后即时破膜提苗,出苗洞口要尽量小,大小以能拿出草莓苗叶片即可。覆盖银灰色地膜对驱避蚜虫也有一定的效果。

3.7 水肥一体化管理,供足肥水

草莓园使用滴灌系统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滴管的滴头间距20 cm,定植后25 d起每隔7d 滴灌清水1次,每次滴水量为9~10 t/667 m2、 滴灌时间1 h,每14~15 d滴灌水肥1次,把 “狮马”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5 %-15 %-15 %) 30 kg/667 m2和“海状元”浓缩海藻肥20 kg/667 m2倒入已加约3/4容积水的配肥搅拌池(容积约2.0~2.5 m3)内静置1 h 后起动池内的搅拌机搅拌0.5 h,使水和肥混合均匀,停止搅拌后静置溶液约1h,启动水肥一体化管理设备将肥水过滤液通过滴管滴至畦面,滴肥前滴灌清水15~20 min,滴完肥水后再滴灌清水15~20 min。防治病虫害每次配制溶液时,在药液加入磷酸二氢钾和“绿芬威”或“优多收”等叶面肥,结合喷药进行叶面追肥,肥液浓度为0.2 %~0.3 %。

3.8 合理控制果叶数量

管理过程发现病叶、黄叶、匍匐茎时即时摘除,每间隔约20 d集中摘除各植株的老叶1次,保留大的新叶6~7片/株,同1批幼果只选留体积大果形正的果实3~5果/株、每个花序留果3~4果,摘掉其余的果实,集中养分,供应给选留的果实,培育大果。

3.9 无公害防治病虫害

草莓病害主要芽枯病、白粉病、灰霉病、黄萎病、炭疽病,少量植株感染红中柱根腐病、烂果病、青枯病,主要害虫有蓟马、斜纹夜蛾、红蜘蛛、黄蜘蛛、蚜虫。 定植幼苗成活后至初花时,每间隔10 d喷1次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液防治害虫和病害。草莓果实生长期短,进入花果期后,使用安全间隔期少于10 d的低毒无公害农药,每批果成熟采收结束后当天或次日须给园地喷农药,预防病虫害,间隔15~16 d喷药1次,喷药后的草莓园严禁在使用的农药安全间隔期内开园采摘销售,必须确保草莓安全卫生才能销售给游客。本试验使用的农药有 “阿维菌素(1.8 %乳油)” 、“苦参·印楝素(1 %乳油)”、“吡虫啉(10 %可湿性粉剂)”、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0亿PIB/mL悬浮剂)”、“吡丙醚(100 g/L 乳油)” 、“除虫脲(20 %悬浮剂)”、 “啶虫脒(5 %可湿性粉剂)”、 “高效氯氰菊酯(4.5 %乳油,仅在开花结果前使用) 、 “丁硫克百威(20 %乳油)”、“浏阳霉素(10 %乳油)、“乙螨唑 (120 g/L悬浮剂)”等低毒广谱杀虫杀螨剂和 “苯甲+嘧菌酯 (12 %+18 %悬浮剂)”、“腈菌唑(40 %可湿性粉剂)”、“达科宁百菌清(75 %可湿性粉剂)”、“苯醚甲环唑(10 %水分散粒剂)、“多抗霉素(3 %水剂)” 、“四氟醚唑(4 %水乳剂)”、“嘧霉胺(400 g/L 悬浮剂)”等高效低毒广谱杀菌剂[3],每次喷药混用上述2种杀虫剂和2种杀菌剂,同种农药不连续使用、生产期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按此方案喷药防治病虫害,加上植苗前搞好土壤消毒、种植根系发达的健壮种苗,草莓病虫害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病株和死株少。

参考文献

[1] 黄海生.“温塔娜”草莓在广西南宁引种初报[J]. 广西农学报,2014,29(5):11-13.

[2] 張豫超,杨肖芳. 优质抗病草莓新品种——‘越心的选育[J]. 果树学报,2015,32(6): 1294-1296.

[3] 徐汉虹. 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使用农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0-225.

猜你喜欢

引种
厦门市秋季航天豇豆新品种引种试验
美国蔷薇属植物引种及栽培试验研究
秋播胡萝卜品种比较试验
国外花生引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