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变迁》入选「2014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2017-06-30

国际博物馆 2017年4期
关键词:变迁好书文化遗产

在第10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報社主办的「2014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评选推介」活动已圆满落幕,译林出版社《博物馆变迁:博物馆历史与功能读本》入选「十佳图书」,鞠躬撒花~

|作者介绍|

爱德华·P.亚历山大教授是国际知名博物馆学家,曾任美国纽约州历史学会会长、威斯康星州历史学会会长、美国博物馆协会主席等,是美国德拉华大学博物馆学学科的创始人,并荣登美国博物馆协会“百年荣誉榜”。玛丽·亚历山大是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一位博物馆教育员和管理员,曾在多家博物馆任职,并出版多本博物馆学术研究著作。

《博物馆变迁》说了什么?

探寻六大类型博物馆的历史

——艺术、自然、科技、历史、动植物园、儿童

详解博物馆运营的五大功能

——收藏、保护、展览、阐释、服务、行业

直击博物馆发展核心议题,引入新环境中的新思考

一部博物馆变迁史,一份博物馆学者和工作者的思辨笔记

《博物馆变迁》是一部探寻博物馆发展脉络和使命的综合性、通论性著作,对博物馆的历史和功能进行了宏大的叙事和概述,展现了自18世纪以来六大类型博物馆的动态发展史,分析了博物馆行业的五大功能,清晰详实,蕴蓄极富。

学者专家如何评论这本书?

|陈建明,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其每章最后的“挑战”部分,收录了围绕该章主题提出的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关乎博物馆的现在和未来,反映出博物馆在变化环境中需思考和做出的变革。它们当中很多都还没有或刚刚引起学术关注,而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索势必会拓宽博物馆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罗斯玛丽·克里尔,德拉华大学博物馆研究项目负责人|

本书对于整个博物馆界意义深远。它不仅解读了令人着迷的博物馆历史,而且关注了新科技对博物馆的最新影响,展现了公众视角下的博物馆。

|洛尼·邦奇,史密森博物学院理事|

玛丽·亚历山大将她父亲的经典著作推向了新高度。本书是美国博物馆学的核心著作之一,它对于博物馆历史变化及相关问题的敏锐度和深入探讨尤其引人注意。

|湖南省博物馆博物馆学研究所|

较之先前翻译的几本书,这本书难度尤甚。《博物馆变迁》一书承载着几个世纪以来博物馆发展与演变的海量信息:博物馆类型林林总总、无所不及,博物馆工作方方面面、无所不到。

我们鼓足勇气,精选本书中出现的部分专业术语,制成《职务翻译对照表》。一来对本书的翻译做出说明,二来希望能对日后统一翻译术语做积累,更期盼抛砖引玉(或激起质疑),引发业内人士对博物馆关键概念(包括对比研究)的议论和思考。

另外,我们还与国外相关机构核实过严格查证汇集书中重要博物馆及协会等名称制成《机构组织翻译对照表》。如果在目前阶段,术语方面的统一还需时日,那么我们至少能尝试的是合力在这些固定名称上使用共同语言。

更多精彩书摘↓

在本微信号下回复以下编号或直接点击标题,可阅读本书精彩书摘:

150601 儿童博物馆是博物馆吗?儿童博物馆的起源、发展与思考

150305 穹顶之中|博物馆藏品保护基本实践:控制有害气体

更多关于博物馆及文化遗产的好书推荐,戳这里阅读「世界读书日怎么能不推送文博好书|2014~2015收藏书单」,好书多多喔~endprint

猜你喜欢

变迁好书文化遗产
推荐一本好书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Tough Nut to Crack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好书推荐
变迁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主编推荐:六月好书排排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