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 扶贫考试下的沂源成绩单

2017-06-30王天宇

走向世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鲜花大棚攻坚

王天宇

2016-12-19 走向世界杂志

“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2016年,“精准扶贫”成为了热词。在第三个全国扶贫日到来之际,本刊记者随革命老区行活动走进沂源。沂源通过加强党员带头作用,以及土地流转、光伏发电、产业引进、发展旅游等一系列措施,在脱贫攻坚方面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扶贫应“授人以渔”

扶贫不仅仅指的是给钱,而是要让贫困户有“持续造血”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沂源梅家坡原是个分散居住的小山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2012年,该村利用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对全村310口人,83户实行整体搬迁,每户只需花5万元便可拎包入住两层140平方米的安置房。这些安置房与普通的安置房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发电”,村民戏称:“太阳一出来,我们就开始赚钱了。”

据了解,淄博市政府、东里镇政府、当地百姓三方集资130万元投入梅家坡100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每户安置房楼顶上都有光伏太阳能发电板,全村年发电量可达13万千瓦,不仅可以满足该村群众的正常用电,同时还可以将多余电量并入电网出售,年可实现总收益13万元,投资回收期为7.48年,投资收益率为13.36%。

此外,产业引进也是促进脱贫致富的好方法。第一家入驻沂源医药健康产业园的山东华恒自动化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负责人丁生告诉记者,该企业之前的驻地在鲁村镇,前期投入了150万元,效果特别不好,现在入驻产业园后,不仅可以省去厂房建设的1500万元,还能享受3年免租、2年减半的优惠。“更关键的是,我们企业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了,我们有政府支持,可以很自信地跟外国人谈合作。”丁生说,目前,他们已邀请德国客户前来参观考察,并和澳大利亚谈好了新产品的合作问题,预计每年能创收3000万元。

除了从外面找机会,合理配置现有资源更加重要。“以前很多村民农忙过后都出去打工了,自从有了鲜花种植产业,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石桥镇马庄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村实施了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主体为沂源长青果蔬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鲜花种植和出口业务,在这里工作的村民每月可增收2000元。

沂源长青果蔬有限公司的鲜花种植大棚将达107个,每个大棚占地0.8亩,年产3万束鲜花,最大净利润为1万元,不仅亩产效益是玉米亩产效益的近10倍,而且还能带动周边2个村发展47个鲜花种植大棚。其中,每两个大棚需常年用工1人,107個大棚可安置贫困群众40人,每人每年可增加工资性收入2.4万元。此外,沂源长青果蔬有限公司以每年每亩1200元的价格,流转农户土地102亩,共涉及60户贫困户,户均收益1500多元。

“火车跑得快,还靠车头带”

沂源地处鲁中腹地,海拔较高,素有“山东屋脊”之称,这是一片红色热土,也是沂蒙精神的传承地。在新时期,脱贫攻坚,沂源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山东省很具有借鉴和示范意义。2016年上半年,沂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5亿元,同比增长6.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3824元和5287元。

“火车跑得快,还靠车头带”。一个地方的脱贫,地方党组织作为“火车头”,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沂源东安村,村党支部做好“火车头”,围绕推进精准扶贫,引导有能力的党员带富帮贫,建立“传帮带”机制。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看支书。”可以看出,一个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一个村的发展和脱贫攻坚是多么重要。

在具体工作上,东安村党支部不断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唤醒“休眠”党员,针对党员普遍年龄大、文化不高、学起来有困难等实际情况,采用快板、漫画等形式,在农闲和晚上组织党员进行学习,建立了“乡村夜话”学习机制,开展活动8次,每次党员参学率均在95%以上。村支部书记张洪才说:“看漫画、背口诀,党员感兴趣,学得好、记得牢。”

正是有了这样的有思想、有觉悟、有战斗力的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东安村吹响了“集结号”,党员做出了样子。在每月1号的党员义工活动日,全村63名党员累计为村民群众办实事好事400多件,帮扶困难群众46户。3名支部成员、29名党员骨干“1+1”联系帮包32户贫困户,目前已带动52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美丽扶贫两不误

“以前我们村的道路还是土路,晴天出门一身土,雨天出门一身泥。”东里镇下柳沟村村书记申士文说,“自从去年修了路,不但村容变好了,我们出门也方便多了。”

据了解,自2015年5月以来,东里镇开始实施九顶莲花山流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以“留住乡愁”为切入点,以干群众满意工程为总目标,大量保存修复了古桥、石磨、石碾、烤烟房、永久窖等乡村记忆点,坚持按照“生态、生产与生活相契合,自然、文化与历史共和谐”的原则,打造山水相依、乡愁记忆、居旅皆宜、充满活力的最美乡村。

2015年,项目共完成石板路铺设12291平方米,硬化道路20000米,主街道、街巷硬化率达到100%;完成路灯安装389盏,实现连村干道、村内主要街巷亮化率100%;完成绿化树合理栽植5187株,新增绿化面积达13254平方米,做到应绿尽绿;完成墙壁粉刷6万平方米,墙体绘画425平方米;完成文体活动场所、功能节点建设28处;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配备垃圾桶360个;河道综合治理900余米,新建桥梁2座;并完成1.1万平方米的连村景观步道建设,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此外,项目村还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前已成立村合作社3个,土地流转入社工作正在开展,农家乐、民宿、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也在培育建设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鲜花大棚攻坚
雾霾天气下改良式大棚温度特性分析
大棚讲课
攻坚脱贫
鲜花铠甲
种植大棚草莓采摘效益可观
留住鲜花
大棚蔬菜富乡亲
鲜花哪儿去了
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