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生学习诗词“讲”的新探

2017-06-30刘麦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研读魅力诗词

刘麦田

摘要:在我国文学艺术殿堂中,诗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学习活动也贯穿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直到成人,也时常会或隐或显地感受到诗词对我们的影响。

关键词:诗词; 语文; 课堂 ;研读 ;品诗; 魅力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在真正热爱诗词的年轻人不是太多,像高中生,很多情况下,只是在学课本时背背写写,只是在考试时仔细思考相关题目的内含。平时,极少触碰诗词。即使积累一些,很多也是碎片化地阅读,随意性很大。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尝试着对学习诗词的方式做了一些改进,试图使学生学得系统一点,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兴趣。

面对课内作品,我们一改高中语文课堂,尽最大努力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所有的诗词作品按组定员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上,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以自己的方式解读诗词内容。于是,《旅夜书怀》有了唯美的背景图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有了凄美的笛子伴奏,《芙蓉楼送辛渐》有了离别的短剧表演。学生在自己的赏析中陶醉。

面对课外作品,我们开展“每日一首诗”活动,每位学生精心选择诗作,个性化表现内容。《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学生配乐演唱;《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学生现场作画展示;《《同李十一醉忆之九》,学生以书法演绎。《采桑子?非关癖爱轻模样》,出现了赵又廷的画像;《落花》,出现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缤纷花瓣;《于中好》,出现了《欢乐颂》中五美的形象。看着精彩各异的课件,没有一个人不被感染,沉浸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渐渐地提高了文学修养。

面对古今经典,我们开展了专题研读,目的使学生能更为深入地理解作家和作品,从而使鉴赏迈上更高一个台阶。自古至今,沿着时间的脉络,我们选择了12位作家,涉及到陶渊明、李白、李煜、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纳兰性德、毛泽东等名人名作。对每一位作者,我们进行“模块式”梳理,去繁就简,精当取舍。

例如讲毛泽东,生平经历方面,分为:一提携后人,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写下“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为女民兵题照写下“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二冰雪傲骨,写咏梅诗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和郭沫若先生“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三雄心壮志,《浪淘沙·北戴河》中“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沁园春·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都写出了豪迈的气概和胸怀。四人间正道,《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有“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刻画了一个秉持正义的自信主人公形象。

面对传世佳作,我们进行了书籍探究,目的是使学生的触角在上面三个活动的基础上向纵深方向铺展。尽最大可能地避免碎片式阅读的方式,努力构建起整体阅读的体系;尽最大可能地避免浅尝辄止的阅读弊端,努力地深入同质或异质等类别的诗词中,感受作品中涌动的喜怒哀乐的种种人生体验。

在专书的选择上,我们遵循一定的原則,即它们应具有这样的特点:文学性强,行文自然流畅,文笔典雅优美。在反复比对的基础上,大家一直倾向于安意如的文学随笔系列书籍:《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诗三百》《陌上花开》;于丹的诗词鉴赏系列书籍:《人生有梦不觉寒》《于丹—重温最美古典诗词》《人间有味是清欢》。或单独购买,或合伙出资,交替阅读,定期汇报,依次制作课件讲解读书心得。从中,学生不仅仅读到的是一本本书作,难能可贵的是,还懂得了两位美女作家的人生体验,心路历程,精神魅力。学生沉浸其中,徜徉在诗词天地中,犹如享受饕餮盛宴,美不胜收。在不断地熏陶中,灵魂得以洗涤,修养得以提升。

这样由课内到课外,由小诗到专题,一步一步引领学生探究诗词的魅力。开始时,学生知识储备较少甚至没有,即使知道一点内容,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很是茫然,不知所措,一到阅读或考试,个个就会愁眉不展,搜肠刮肚,对卷枯坐,两眼呆滞,左手支下巴,右手提笔,但是不知道第一个字写什么。之后,开始注意课本上,或是课外经典诗词的精彩词、句。喜欢扣人心弦的情节,欣赏触动灵魂的描写,更愿意品味那些富有哲理的精彩论述。如果文字调动了多种修辞手法,学生会更加追捧,随之往往把精彩的句子抄写在上边。最终,慢慢地,慢慢地,开始意识到文字平实而富有内涵的词句的魅力。渐渐地,渐渐地,喜欢上了诗词,就像品一杯美酒,虽然度数不高,但有一种后劲,越品越有味,越品越上瘾,从此诗词相伴左右,愉悦精神和灵魂,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樊淑媛. 叙事文学和抒情文学的主要特点——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一点参考[J]. 承德师专学报,1981,(00):81-86.

[2]论中国抒情文学的艺术概括[J]. 俞裕喜.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4(01)

[3]自然美的和合之境——论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美意识[J]. 崔晓艾.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02)

(作者单位 : 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九中学高中部 054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读魅力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浅谈如何研读合唱作品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西风凋树惆何处,灯火阑珊情满路
注重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