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翻译者的能动性

2017-06-30许爱梅

现代交际 2017年11期
关键词:翻译者能动性研究

许爱梅

摘要:随着我国翻译事业及研究的繁荣昌盛,翻译主体这个群体对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并非被动、机械地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译者实际上处于能动地位,在世界文化交流与发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翻译者 能动性 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1-0087-02

翻译,作为一项事业,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建设,对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在赞叹翻译活动对于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和共同繁荣所作的贡献之余,却并没有给予译者正确的定位或者文化地位。

针对当前对于翻译主体研究的现状,本文对翻译者主体性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译者与原作的关系,来浅析翻译者的能动性。

一、翻译者与原作的关系

汪曾祺曾在自己的散文中多次提到自己与翻译自己作品的外国朋友聊天。外国朋友问他,他的作品中为什么总是提到“水”,哪怕没有提到“水”,整个作品也总会给人一种水的感觉。汪曾祺就告诉译者朋友,他的家乡是一个水乡,从小他在水边长大,耳濡目染尽是水,这自然影响了他的写作风格。

这是说明译者与原作者关系的一个极好的例子,译者通过直接与原作者接触,且不说亲身感受到原作者的个人魅力能对翻译产生的积极作用,肯定能够对原作有着更加深刻的把握,能够真正传神化境地翻译作品。

传统上,从属关系被认为是译者与原作者的关系,重现原作者的思想或者复制原作的语言被认为是译者的主要职责,译者似乎没有什么主体地位。实际上,译者在没有和原作发生对话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用自己的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原作进行了再创作,充分体现了与原作的差异性,这其实是原作在本语言中进行的文化创新与外来文化的生命延续。

文艺学派把翻译看作一种文艺再现的活动。他们认为翻译不应该把语言的一致性作为目标,而是应该把艺术性的一致作为首要任务。译者不应该把再现语言当作首要工作,而把重塑艺术形象作为工作的重点。在这种文艺思想的指导下,出色的翻译家被称作杰出的“艺术家”,他们在完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与原作者直接进行了精神上的交流,共同完成了艺术的传承。

语言学的研究兴起之后,结构主义在一个时期内盛行开来,翻译研究的重点从对原作者的思考转移到了原文本。研究过多地关注了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映射关系。翻译即是语言转换,这种观念于是强调了原文本的重要性,而忽略甚至忽视了原作者的思想与意图,也更少地谈及译者与原作者的关系。译者不过是翻译的执行者,他们有着语言学所框定的严格的规则,他们要完全按照这些规则来充当原文本的“仆人”。

上世纪70年代,“文化转向”的观点影响了翻译工作,提出翻译应该面向译语文化。这种观点主张不再以原作者或者原文本为中心,而是以译语文化为中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的语言、风格、策略都会受到本土文化、政治、经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必然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删改、意译甚至误译,目的只是为了使翻译作品适应译语文化的环境。然而,这种观点关注的只是文化问题本身,并没有提到译者的作用,译者只是从遵循一个原则变化到遵循另一个原则。

译者通过翻译工作,也就是译作来表现自身与原作者之间的差异。各种语言存在着差异,表现在语法、句法和语音等方面,这些区别造成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语言之间的差异,不应该在翻译过程中隐藏,反而应该加以表现,优秀的翻译工作应该适当显现原文与译语的相异之处。

原作的创作过程与译者的翻译工作不是在同一个层面进行的,译者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尽量表现与原作的差异,译作的水平也正是通过这种差异的程度表现出来。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译语国家对于外国文化采取了越来越宽容的态度,这使得译者越来越多地采取了异化的翻译手法。

译者是原作者生命的延续。译者对原文不断进行解释,这些解释又互相进行补充。(郭建中,2000)原文正是在这种互相补充、互相解释的过程中存在下去。原文在产生后,总是期待着向新的解释迈进,当它进入到译语语境,也就是一个新的语言文化当中时,它必须经历改变,拓展自己的生命力。

二、翻译者的能动性

译者采取何种态度来处理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差别,即译者在翻译工作中采取何种能动功能,是翻译研究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译作与原作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如历史传统、生活习惯、风俗信仰、社会制度、经济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这些都是需要在文化交流时融通与求同的方面。面对不同文化中繁乱并且可能迥异的内容,译者作为中间的解释者,要想合情合理地完成这项工作,必定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译者的个人色彩,这是作为翻译主体这一角色的本质所决定的。这种个人色彩在大量的翻译工作进行中,经过长时期的自我反思与改进,又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个人风格,也就是译者的风格。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不同的译者,对于同一件作品翻译出来的译作存在不同,甚至风格相差甚远的原因。有观点主张,这种个人风格的表现应该在翻译工作中加以避免,然而在实际的翻译工作实践中,这些译者的个人差异,也就是译者的能动性,是永远客观存在的。

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即是翻译工作者的创造性所在,它是指译者在对原文深刻理解的前提下,自己选择一种最合适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者一种再现艺术来重塑原作品中的思想、风格、内容、意境和形象。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要求翻译者自身有着高层面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各种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想像力。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自身的能动性劳动,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把自己理解到的原作的内容及精神尽量完美地再现出来,按照自己的解读追求把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与原文尽可能相近的统一。

翻译是两种文化融合交会的过程,如此看来,译者相当于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需要相当高深的造诣才能游走于两种文化之间。译者的艺术价值取向是译者能动性的一个方面,他可能更认同译语文化中的各种价值观念,从而选择更多的将译作服从于译语环境,使之更容易被译语读者所接受;或者他更認同源文化,从而倾向于异化的翻译手段,将原作中的文化风格,艺术取向更多地保留,目的是给译语文化中的读者崭新的感觉,通过翻译来影响译语环境中的文化模式。这两种选择,也是译者能动性的另一个体现方面。

译者首先就是一个读者,而每个读者都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读者将读到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比对和联想,能动性地对原作进行意象加工。但译者不是一般的读者,一般的读者通过自身的语言系统与社会经历,不需要太大的困难,就能够理解原作的内容和精神;而译者为了把作品翻译得准确,必须更加透彻,精确地理解原作,并且从译语文化的角度对原作进行分析与加工,比较出原

作所反映的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差别。这些,都是能动的创造性劳动。

译者同时又是作者、改写者与创造者。对于译语读者而言,译者就是不折不扣的作者。作为创作者,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源语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色,结合译语文化的内容,创造出既能被译语读者接受,又能体现出异域特色的语言作品,从而真正达到文化交流与融会的过程,而不是毫无特色地将原作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当然,译者应该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文化交流作为第一要务。译者不仅需要有精通两种语言的技能、对于两种文化敏锐的洞察力、深厚的文学素养,更需要有哲学层面上的判断力,方能胜任此角色。

参考文献:

[1]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

[3]韩雪峰.读者的角色——翻译研究中被忽视的因素[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6).

[4]崔永禄.试论中国经典文献外译的几个原则性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

[5]倪蓓锋.论译者身份的多重性——以《论语》译者辜鸿铭为例[J].太原大学学报,2010(2).

责任编辑:孙瑶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译者能动性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翻译者所应具备的素质之我见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论翻译者的能动性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