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教学改革的现状调研及问题对策

2017-06-30刘海燕王景昆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刘海燕++王景昆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06.027

收稿日期:2017032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基于课堂教学的政史学科素养养成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海燕(196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研究员,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王景昆(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中级职称,从事历史教学研究。

摘要:针对15年来黑龙江省初中学段教学改革的现状,通过网络调研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广泛调研,调研的重点是目前国家尤为关注的立德树人、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等方面。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和现场座谈、听评课,了解总结了15年来黑龙江省初中学段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就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教学改革;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6007703

为进一步摸清15年来黑龙江省初中学段教学改革发展历程的基本轨迹和现实状况,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着力研究、提炼一批典型案例,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从而进一步深化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按照黑龙江省教育厅提出的“提升教研和教育科研能力”“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要求,开展了对全省初中教学改革现状的调研工作。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活动于2016年4月展开,调研的主题是“黑龙江省初中教学改革的发展现状”,重点研究和关注的内容:一是立德树人,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法治教育等方面采取的措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各个学科育人功能的方法和途径。二是学科素养,在教学中学科素养养成教育的尝试与探索。三是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尝试。

(一)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工作分两个路径,一是网络问卷,二是实地调研。网络调研范围覆盖黑龙江省的17个地区及森工系统的46个区县,共回收黑龙江省初中教学改革发展现状网络调研问卷(教师)7 458份,黑龙江省初中教学改革发展现状网络调研问卷(学生)29 644份。据网络平台统计全部为有效问卷,有效率达100%。现场调研涉及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绥化市、鸡西市、双鸭山市、伊春市、七台河市、鹤岗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森工、农垦、绥芬河等13个地市,每个地区两所以上学校,共计走访42所学校。

(二)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着眼于初中阶段所有学科的相关教研部门和学校(校长、学科教师和学生)。为确保调研的覆盖面,调研选择不同特点的学校,如标准化初中、一般初中、城镇初中或农村初中。网络调研数据显示,参加本次调研的教师均为一线教师,其中语、数、外学科占55.5%,政、史、地、理、化、生学科占29.9%。城市、县镇和农村教师分别为37.9%、31.7%和30.3%,区域分配较为均衡。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的方法是实地调研为主,全面调研、重点调研和个案(抽样)调研相结合,问卷调研、座谈(专题讨论)调研和课堂观察调研相结合。

二、调研中彰显出的成绩与优势

(一)立德树人得以落实

黑龙江省各级初中学校,以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与学校教育内涵发展相结合,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魂,以龙江特色文化为辅助,以各级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为达成育人目标,进行了各种创新和尝试,主要表現为:

您是否将学科育人价值有意识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次数百分比有效的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有效从不41.6.6.6经常5 81778.478.478.9有时1 56421.121.1100.0总计7 422100.0100.01. 教学实践与育人目标充分融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各学科教学在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探索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教师问卷显示有78.4%的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科育人价值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座谈中,有语文教师谈到,在讲解胡适的《我的母亲》时,通过展示丰富的课程资源,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讲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挫折,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有历史教师谈到,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榜样,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以中华古老的文明史为主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 读书制度与育人目标充分融合。各学校认识到在新课程中应理念先行,要把育人目标与学习生活相结合,因而不约而同地建立了读书制度。如鹤岗二中制定的读书制度中,要求全体教师每学期读2本书,每周写3篇读书笔记,每学期评选读书先进个人与团队,每年编辑一本读书文集,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 传统文化与育人目标全面融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学校也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兰西县通过教育局进行政策制定、实施跟进,制定了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等系统措施,保证了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推进和落实。兰河一中通过课前诵读《弟子规》的形式,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结合《论语》等国学经典及名言事例以“三字经”的形式编成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礼仪常识教育。

4. 校园文化与育人目标有效结合。调研中有很多学校在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不断丰富其内涵,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绥化市第十中学文化长廊非常有特色:一层养成教育、二层感恩教育、三层精英人物、四层国学知识、五层现代科技。嘉荫县第三中学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的学习、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养成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班级轮流进行国旗下的讲话,以班级宣言的形式展示和表达,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班级团队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1. 从调研的教师层面来看。调研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初中教师在对课标和教材把握方面,超过95%的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处理教材,超过72%的教师能精心准备教案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调整,只有不到16%的教师严格按事先精心准备的教案教学。在与学生互动及对学生评价方面,超过96%的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超过72%的教师遇到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时能够启发学生继续思考;50%以上的教师能够注重平时表现,及时对学生给予反馈。数据表明,教师在对新课改的认识、理解和实践方面有所变化,大部分教师已经树立了新课程的教育观念,并能在课堂实践中把课改理念落实到实践中。

2. 从调研的课堂层面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知识向能力转变;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并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调研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初中50%以上的课堂有较成熟的教学模式,比如,兰西县红光中学借鉴“洋思经验”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搭建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评价小结、当堂检测”先学后教的五步教学模式。绥化市第九中学形成了“课前预习案、课上探究案、当堂检测案、课后训练案和知识网络构建”的四案一构教学模式。伊春区第六中学形成了“导学展、点结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数据和例证表明,新课程实施以来,大部分学校已经构建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程内容交互、与媒体交互、与学习伙伴交互的动态教与学的课堂。

3. 从调研的学生层面来看。调研数据显示,超过84%的学生认为教师创设的课堂氛围融洽活跃而有序;63.66%的学生能够当堂听懂并掌握内容,超过74%的学生认为教材难易程度得当,知识衔接较好并且能够带着问题进课堂;超过75%的学生对课堂的感受是兴趣浓厚、很喜欢。

(三)深度融合行动加快

此次调研的42所学校,95%以上的学校购置了多媒体显示教学设备,有的是班班通设备,有的是可视化黑板设备,还有的是交互式电子白板设备。近60%的教师能够经常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了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从数字资源的开发角度来看,东宁三中做得很有特色,课改之初就启动了各学科的“校本资源库”建设,内容包括:教案、课件、视频库、周清题库、月考题库等,并将此资源在校局域网建立共享文件夹,共享给每一名教师,定期整理、完善、发布。

三、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一)调研中凸显的主要问题

1. 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上落得不实

(1)在传统文化的落实上存在差距。从实地调研的地区来看,“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上,仍处在从形式到內容的摸索阶段。在完成传统文化进校园方面,基本都停留在课前读颂和教材编写上,缺少进校园后的实施路径的深层挖掘以及形式的创新。

(2)育人目标与课堂教学实践脱节。学校的课堂教学是实践育人目标的主战场,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既突出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渗透德育教育的因素,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在调研中发现,作为人文类学科的语文、政治、历史学科的教师从学科的性质本身来看,比较容易依托课程内容进行德育教育。而相对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知识与育人目标的落实上有脱节的现象。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上,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挖掘。

2. 学科核心素养从理念到实践亟待落实

在调研中,广大初中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很不到位。调研中关于核心素养概念的理解方面,超过76.6%的教师没听过或听说过不了解,仅有23.9%的教师了解。

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仍需进一步加强

在调研中发现,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持续投入,调研学校都实现了班班通,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但调研数据显示,电子白板使用率偏低,多数教师把电子白板当作投影使用,没有发挥出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优势。还有3.79%的教师从未使用过多媒体手段,3.02%的教师虽然会使用,但是在课堂上未曾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调研结果说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还停留在低级的操作和使用层面,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入融合方面的探索和有效推进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阶段。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 明确目标,准确把控关键环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

进一步明确初中学段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进一步强化和挖掘各个环节的育人功能,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首先,进一步明确初中学段各学科的教育功能定位,突出课堂主渠道有效渗透“立德树人”。课堂教学是有效渗透“立德树人”的主战场。注重学科课堂教学的育人要求,在各门课程教学中应努力体现并不断拓展具有学科特色的育人内容,如历史课程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人文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特点,无论是中国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能够挖掘的教学资源随处可见。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挖掘历史学科中的有效资源,引导学生感悟古代中华民族领先世界的发明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感悟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国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从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总之,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应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自然地进行。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始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拓展渠道,全方位、多层面推进“立德树人”。调动学校教师、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的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各支力量在教书育人、教学指导、研究引领等方面的作用,有效推进育人目标的落实,形成育人合力。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

2. 突出重点,快速推进核心素养的全面认识与实践

核心素养是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主要路径之一,而黑龙江省的广大初中教师还处于概念模糊的状态。这样看来,黑龙江省初中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从概念理解到实践养成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于学科素养促成学生发展素养的课题还将是未来较长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注重树立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要按照国家新课程和立德树人的要求,洞悉新方向、建立新理念,了解不同学科素养的具体要求,树立学科素养观念,真正做到从“三维目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向。积极做到“放大知识的获取过程”,以期达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其次,注重践行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教学策略。在促成学科素养养成的策略上,对其理论转化为课堂实践、过程实践、行为实践等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教学目标达成的预期和应对措施进行有效筹谋,使学科核心素养养成成为教学实践转化的主导。

再次,注重实践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方式方法。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养成实践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基本实践方式、方法,具体操作的情境、方式、手段及教学方式转化突破等几个层面的实践研究。

3. 提升水平,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首先,在学校層面要完善机制,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教学组织和奖励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对参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教师给予激励和支持。鼓励教师开发标准规范有特色的信息资源;承认学科教师在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中所获得的奖项与成果;相关政策和奖励向教育信息化应用中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倾斜;承认教师在相关科研项目中所接受的培训并算作继续教育学分的一部分;在区域内部定期进行课例、课件、教学设计方案、主题资源等比赛,给教师以展现自我的机会。

其次,在教师层面要加强培训,快速培养出一批信息化的骨干教师,发挥他们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在培训方式上要灵活多样。要根据各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岗位和职能的不同,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可采用全员培训和骨干培训、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基于培训机构的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有重点、有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进行长期培训或短期培训。教师培训以培养和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为目的,通过相关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执教、从教能力。

再次,从全省的角度创建教研网络平台,形成省、市地、县区的三级网络教研模式。通过网络教研平台,进行经常性的常态化的教研指导和培训,力求快速推进信息化教研的进程,提升黑龙江省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速度与水平。

(责任编辑:蒋琰)2017年6月第36卷第6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Jun.2017Vol.36 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