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利己主义研究

2017-06-27王曼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利己主义

王曼

摘要:芥川龙之介在日本文坛所扮演的角色绝对算得上浓墨重彩。他所创作的《罗生门》、《鼻子》等广为人知,其作品无论是在题材选择上,还是内容以及细节的描写直指人心,在利己主义的表现上尤为突出。本文对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利己主义作了探讨。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利己主义;罗生门;鼻子

芥川龙之介出生于1892年,是日本二十世纪初期“新思潮”的代表作家之一。由于其成长经历中在知晓母亲在他出生七个月后,在精神病院死去的悲剧,给他心理和性格都孕育出了虚无思想。其早期的的作品中,以《罗生门》和《鼻》最广为人知。其作品的思想性之深邃,个人主义的人性揭露问题上,简单而又深刻。但是目前对于人性中利己主义的研究只停留在及个别作品上,很少把利己主义的研究关联到其所表现的作品上。因此,有必要对其利己主义的表现基础来进行探讨,整体把握和分析,这对于作品思想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1.芥川龙之介作品概述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的素材来源于封建时期的人或事,其中被广泛知道的《罗生门》和《鼻》就分别取材于平安末期说话集《今昔物语》和《宇治拾遗物语》。不同于其他取材的作品,其作品的立意和故事情节把握上,选取的历史人物都是我们常常被忽略的,其本身对主角的表现在刻意淡化。对小人物的刻画表现出随意的过程中,不经意地让人惊醒。《罗生门》和《鼻》中的人物形象中的僧人就是如此,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芥川龙之介对人物的刻画独树一帜,在历史小说的素材取材上,更加具有时代的超前意义,让历史人物与我们生活的每个人都可以相似。

利己主义作为个人表现主义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所涉及。但其广泛参与的受众面却不同于其他。因此,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明治维新时期,个人意识的觉醒、自我解放的思潮影响下,个人利己主义并没有被当做是人性的弱点。而被作为进一步主张自我、释放自我的道德标准。芥川龙之介等一众观察敏锐的知识分子对当时过分的自我释放社会现象以文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之后,唤醒了社会生活中冷漠而不自知、怀疑而不自醒的民众。

2.《罗生门》中的利己主义

“薄暮时分,罗生门下,一个家奴正在等候着雨停”是《罗生门》中的情节。当他对死生不惧、彷徨无措之际,当碰到一以拔死人头发为生的老太时,决定对自身前半辈子的事业重新审视,以剥下老太衣服,逃离罗生门落幕作为故事最后的结局。文中的家奴的情绪转变跌宕起伏,最初的正义感转变为偷盗的过程,不失为人生绝境下的人性揭露地淋漓尽致。从故事结构上来看,一个小小的场面聚集了人物、时间、地点及故事情节的开始与结尾。虽然题材背景老旧,但是所创作的故事对人物底层对于继续生存的民众人性的考察不失为一种道德体现。

“在这样的雨天,在罗生门上拔死人的头发已经是无法原谅之恶了”(《罗生门》)。作为下人家奴,其无言自语的内心波动即便潜藏着人性的善意。但无疑在陷入绝境的失望过程中,所匹配的恶意,也获得了强词夺理似的揭露。人性转变的过程中,受到利己主义的影响。其生存行为而更多地不能被认可,直到最后的内心独白揭示出完全的黑化 “饿死还是要当强盗”。

3.《鼻》中的利己主义

《鼻》讲述了主人公内供的鼻子异于常人,长至下颚,导致其生活不便并心存芥蒂。面对旁人的非议,此时此刻的自尊心如玻璃般一样格外需要保护。“提起禅智内供的鼻子,池尾地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时候的主人公,同普通人一样,一边自我聊以安慰,一边试图解决鼻子的问题所在。在终于恢复正常人的情况下,并非如他所愿,嘲笑和非议消失。而人们作为旁观者的利己主义作祟,嘲笑更加放肆,非议更为远播。内供虽是年过半百的僧人,早已遁入佛门,应四大皆空,然而他终究还摆脱不了俗人的羁绊,无法放下心中的执念。正式如此的一个旁观者利己主义表现。旁观者需要嘲笑别人来获得内心的满足。产生这一变化的并不是鼻子本身的长短,而是内心的矛盾激发出更为明确的表现,故事情节深刻,但是借助于芥川龙之介的创作,故事更为形象和全面地展示了出来。这不仅仅得益于选材,还来自于作者对人性注意的观察和洞悉。在这样的小说安排下,无愧于芥川龙之介的名声和赞誉。

4.《罗生门》和《鼻》的利己主义

芥川龙之介在两部作品中虽然借用了不同内容的利己主义,但在人性的设定上两部作品如出一辙。利己主义在他的笔下,更像一个工具被使用,是洞察人性的工具。为生存的利己与正义感并存的下人,旁观者的利己和同情并存的众僧,体现了人性矛盾又复杂、善恶并存。若是仅仅止步于对利己主义表面的批判,这绝非芥川龙之介最終的意图。当然,除此之外,在其作品《蜘蛛之丝》之中也有利己主义的探讨。其作品中佛世尊看着犍陀多从欢喜和希望的巅峰瞬间堕入绝望的谷底,这一切的发生只在一瞬间,皆因他人性中的利己主义。芥川龙之介在其作品当中很少有直接的评论,而是通过其简洁有力的文笔来陈述自己内心的想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对人性的探讨简单又深刻,其小说中的利己主义是对社会人性的表现中非常重要的一幕。通过对其作品下的《罗生门》和《鼻》的人物形象进行研究,更好地对作品中的人性表现能力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婷.刍议芥川龙之介作品中对人性的思考[J].芒种,2012(20):189-190.

[2]杜银华.从日文原作《罗生门》探寻芥川龙之介本真人性[J].北方文学旬刊,2015(2):51-51.

[3]冯裕智,孙立春.困境·偶遇·假释——论《罗生门》和《橘子》[J].名作欣赏,2012(12):102-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利己主义
世界上不是只有利己主义一条路可以走
精致利己主义的欺骗性及其批判
论精致利己主义对青年使命担当意识培养的危害及化解策略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产妇自杀的“罗生门”
浅析芥川龙之介《阿吟》阿吟教名中的圣母意象
三株 人事变动罗生门
论小说《罗生门》的叙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