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人生每个人都有一部“红楼梦”

2017-06-27江岸

小康 2017年18期
关键词:薛蟠白先勇红楼梦

江岸

两岸三地的文学写作盛名,几十年的教读经验,白先勇出手,自然让人期望甚高,不过,他的观点,并不合我意,恰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部《红楼梦》。

每过一段时间,总有一个版本的评说红楼梦会引起热议,这一次是白先勇。

白先勇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教了29年的《红楼梦》导读课;2014年,他又在台湾大学开了《红楼梦》精读课。他说,“《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也是我的文化百科全书。”两岸三地的文学写作盛名,几十年的教读经验,白先勇出手,自然让人期望甚高。不过,他的观点,却不合我意。

比如秦钟临死托言说: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白先勇说秦钟这番老气横秋立志功名的话是利禄之心,是贾宝玉最憎恶的,完全不符秦钟这个人物的个性口吻。

读罢整部红楼梦,我的感受是,凡临死之人的赠言都是与其本人大异其趣的。比如秦可卿、尤三姐。秦氏并未展现过治家才能,其行止也被作者批为“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但她死后托梦给凤姐的一番话,却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等极有见识和智慧的话,其防患于未然的“危机管理”策略也很有远见卓识。能在酒席上百般戏弄贾珍、贾琏,和贾珍能“无所不至”的尤三姐死后托梦给尤二姐说的话却是:“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故有此报。”还说:“你虽改过自新,然已将人父子兄弟致于聚麀之乱,天怎容你安生!”——口气简直像是判官。

也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所以上述几个人的临终之言都显得与其行为不相称的一身正气、远见卓识。但这恰恰说明了人性的丰富和复杂,别说言行很难一致是人之常情,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他们应该都是经过了反思和挣扎的,假如生命重来一次,会不会换一种活法?这是纠结在很多人心里的问题。

此外,白先勇觉得宝玉挨打一回薛蟠不应该“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也不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觉得薛蟠应该信任贾珍人品,并且不懂得欣赏林黛玉。

而我认为这是写薛蟠写得特别精彩的一幕。那样一个呆萌莽撞的人,也有多出一个心眼儿的时候,这个人恰恰因此而丰富立体起来。薛蟠对于母亲、妹妹的细心不只這一处体现。薛蟠出去做生意,还惦记着给母亲和妹妹都带了礼物,放在“两个夹板夹的大棕箱”里,细心周到。对于香菱,那更正常不过,再粗枝大叶的男人,在对女人的强烈占有欲推动下,都会有严防死守堪比侦探的警惕之心。何况薛蟠是天天跟贾珍们混的,深知他们声色犬马的手段。

对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评价,我也有些自己的想法。白先勇说他完全不同意张爱玲认为“后四十回写得天昏地暗”的说法,他说:后四十回不得了,最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所有的七情六欲统统一片白茫茫。这个意境是不得了的,意境之高意境之美,怎么能说后四十回写得不好?

在我看来,“白茫茫大地一片”固然是“干净”了,但这不过是简单粗暴的处理了生活,真能这么容易解脱的话,寺院岂不是人生苦难治愈地?

恰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部《红楼梦》。

猜你喜欢

薛蟠白先勇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白先勇与《红楼梦》
从《红楼梦》看养生
巨婴薛蟠的成长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薛蟠去摆摊
旅美作家白先勇的家国情怀
薛蟠取名
白先勇:我有一颗天真的老灵魂
别样解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