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性·灵性·个性

2017-06-27张海英

教师·上 2017年6期
关键词:灵性个性感性

张海英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不断提升识字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写作。为此,让学生对汉字学习产生兴趣至关重要。文章对低年级识字教学展开探究,提出了几点具体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感性;灵性;个性

郭沫若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人生聪明识字始,在茫茫的字海中,怎么才能让低年级学生感受到祖国汉字的独特魅力进行识字呢?

1.诗画——让生字彰显生活感性

教育家卡罗琳说认为,孩子们最喜欢游戏,游戏最容易激发他们的思维。低年级的孩子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为顺应儿童的心理发展需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识字情境,让学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中大胆创作想象,彰显语言文字的感性。

例如,教学人教版二年语文下册《找春天》一课中的“溪”字,学生往往容易受到“小溪”中“小”字的干扰、影响,把右半部下面的“大”字写成“小”字。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插图描绘“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的句子,启发想象,让“溪”字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溪水犹如高山流水,“溪”字仿佛三座山的流水(“溪”字中的“爫”)弯弯曲曲、婀娜多姿的溪水汹涌澎湃冲向一块块大石头后,再向大江河流奔腾而去。学生即兴创作了一首儿歌:“三点水,爪字头,上跳下舞碰石头,溪水源源不断向河流。”学生一边朗读儿歌,一边书写“溪”字,教师相机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大屏幕上播放“溪”字的右下写出“大”字。学生在《泉水》课文中深受“溪”字的启发,情不自禁就给“流”字创作了一幅画,油然而生地哼出了另一首儿歌:“三点水,点横头,扭一扭,碰石头,水分三路走。”

这样的课堂让枯燥无味的生字却成为一幅幅有灵气的画,变成了一首首有韵味的诗,从而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从中流露出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最自然的爱。

2.动画——让生字涌动生命灵性

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最丰富,他们具有形象又活跃的思维。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开拓学生思维,发挥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激活静止的生字,让生字活鲜并富有灵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胖乎乎的小手》课文里的“看”字,学生就是用“动画”识记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师引导学生把右手放在额上,眼睛望着远方。原来“看”字的上部是“手”的变形体——“”,下面是“目”——“眼睛”,学生就能理解想看到更多更远的景物,把手放在眼睛上方遮住强烈的阳光就能看得更清楚了。又如,一年级下册《司马光》课文中的“叫”字,学生从“看”字得到启发。有位学生把两只小手在嘴边合拢,正视前方大声喊叫:“喂,我发现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了,快来救救人啊!”教师相机诱导学生说:“快看,他的这两只小手多么像一个‘叫字的右边部分呀!”然后,全班同学模仿他的动作,齐声喊叫:“我学会了‘叫字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配上肢体的“动画”,很快领悟了汉字笔画的精妙!

“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通过“动画”识记,有了想象思维的发挥,学习语言文字就有了灵性,焕发生命力,进一步激发了有灵性、有生命的文字的创造性,让学生学习汉字成为一件乐事、趣事。

3.质疑——让生字张扬会意个性

学生在识记生字过程,在看似无疑之处自然产生疑问,开启他们敏锐观察事物的思维,点燃探究学习的热情,鼓足敢问、会问、生疑、寻疑、质疑、解疑的勇气,激活了探求真知的创新意识。例如,有一位学生突然质问老师:“老师,‘哭字是张大嘴巴大声哭泣掉眼泪,上面夸张地用了两个‘口,那为什么‘笑字用竹字头?”教师当场一愣,真的无法答出。看着这位学生考倒老师得意洋洋,老师趁势追疑学生:“你真会思考!看似很平常的一个字,你竟能提出高深的问题,老师真的佩服你!如果你能够解答出来。你就是高人一个。那么,共同探讨,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教师通过查阅资料,经过反复思考,不断探究切磋,才找到了答案。李阳冰说:“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笑之。”古人造字,学问深不可测。第二天上课,教师莫名其妙地叫全班同学起立,然后说笑话,引发学生尽情开怀大笑。教师问:“笑字为什么用‘竹字头?”学生受到启发,纷纷举手。教师特意请那位提问的学生说说他对‘竹字的理解,他说:“人们开心大笑的样子,就如摇摇晃晃的竹子一样,笑得直不起腰来,所以用竹字头。”学生恍然大悟。如此的识字教学,既是师生对话的过程,让学生智慧产生碰撞,又使学生的能力自然生成,处处飞扬着美的神采。

小小汉字,奥秘无穷。在识字教学中,只要潜心研究汉字构成特点,挖掘每个汉字蕴含的趣味因素,想象文字的形状,合乎逻辑地表述汉字结构,那么识字教学就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春色滿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参考文献:

[1]吴建华.低年级识字途径与方法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0(4).

[2]李玉梅.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策略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5).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灵性个性感性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初论“灵性文学” 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