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凌晨敲鼓人,斋月的象征

2017-06-27王信强

环球时报 2017-06-27
关键词:希德鼓点鼓声

本报特约记者 王信强

在中东阿拉伯国家及其他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每逢斋月凌晨,大街小巷,便会响起这样的声音:咚,咚咚,咚,起床吃饭喽,拉马丹(斋月)在迎接你!这声音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在万籁俱寂的凌晨,传出好远,好远……人们亲切地称发出这声音的人为“穆沙哈提”(意为斋月敲鼓人)。笔者在黎巴嫩工作及途经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时,都亲眼看到过斋月敲鼓人。

斋月期间,每天从日出到日落,长达十多个小时,穆斯林不吃饭,不喝水,不抽烟,也不能行房事和举行婚礼……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仅上白班,且工作时间缩短为4个小时,商店开门晚,关门早,饭馆日落后营业。

斋月有时会遇上夏季。白天最高温度可过40摄氏度。一天不吃不喝,还要劳作。如果不在日出前吃饱喝足,一般人白天很难扛得过去。数百年前,还没有计时的钟表,睡过时间的事情常发生。为确保信徒按时起床,奥斯曼帝国想出一个主意:请人凌晨起床,走街串巷,敲打大鼓,唤醒人们。

一般情况下,在城市,每个社区配一个敲鼓人;在农村,则是每个村庄一个。条件首先是要求虔诚,有责任心,同时也需要有一定专业基础。从事这一职业的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代代相传。在黎巴嫩北部,还有敲鼓培训班,专门学习敲鼓和演唱技艺。获取文凭者,可优先推荐至高官或富人居住区敲鼓。

斋月敲鼓人得由社区领导或村长任命方可从事这一工作,但只任命,不发薪。敲鼓只是一种荣誉。斋月收入主要靠所在小区或村庄居民提供的小费。

黎巴嫩人扎希德(如图)从事斋月敲鼓已有20余年。他告诉笔者,在一般人眼里,敲鼓这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其实不然。鼓声有大有小,鼓点有密有疏,鼓槌有重有轻,这都需要由人掌握。鼓声大小关系到是否动听,鼓点密疏有关节奏,鼓槌重了缩短鼓面寿命。扎希德说:“我用的是大鼓,直径80厘米,徒弟的小些,直径也有50厘米。”

“那你凌晨把人从梦中唤醒,人家不烦啊?”“一般不会。我这是在办善事。诚然,人睡得正香时,要想把他从梦中舒适地唤醒,而不是惊醒,这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这需要有节奏感的鼓声和悠扬的歌声。”扎希德说道。

“你唱的都是些什么内容?有些歌曲听起来,余音袅袅。”“歌曲种类和内容很多,但大都是民间流传的四行诗。比如:瞧,我来到你的门前,带来了对你的祝贺。如你不接受我的祝贺,我将不再经过你的家门。有时唱居民提供的诗:西瓜,哈密瓜,奶酪,我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如果你给的小费太少,我将把鼓敲出一个大洞。”

敲鼓人凌晨2时就要起床。地中海东岸黎巴嫩冬季的斋月,温度很低,海风较大,有时还雨雪交加。昏暗的路灯下,敲鼓人头戴白色布质小帽,身穿白色单薄长袍,身挎大鼓,依然一天不落地出现在城镇乡村。

敲鼓路程,一般在一公里左右,长的有5公里。敲完一趟,最多需要两个半小时。祈祷前10分钟,停止敲唱。一趟下来,往往精疲力尽。听朋友介绍,这些年条件改善了,路途较远的,改为开车敲鼓了。5公里的路程,边敲边唱,需要一个半小时,比走路省去一个小时。这样,敲鼓人自己可以晚起一个小时,居民也能多睡一小时。

伊斯兰教规定,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病人、旅行者、执行任务的官兵、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正逢考试的学生等,斋月期间可以不受白天禁食规定约束。斋月前夕,敲鼓人会前往小区了解情况,把不必白天禁食人员的住宅记在心里。凌晨敲鼓时,100米以外就放低鼓声,停止唱歌。遇到医院和养老院,亦会悄悄走过。

随着钟表、广播、电视、手机的普及以及城市高楼大厦的兴建,斋月敲鼓人在逐年减少。扎希德称,并不把敲鼓看成职业,他只是认为自己有责任把传统传给子孙。▲

猜你喜欢

希德鼓点鼓声
臭希德
鼓魂
一面鼓
麻雀
最佳拍档
雨天
戏曲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为春天加油
“幸运”的寻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