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华天宝 醉美宝兴

2017-06-27严腊梅

中国西部 2017年6期
关键词:大熊猫雪山旅游

文本刊记者 严腊梅

物华天宝 醉美宝兴

文本刊记者 严腊梅

宝兴,得名于《礼记·中庸》篇中“宝藏兴焉”,距离成都市200公里,是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山区县域。这里山川秀美、风光旖旎,有被誉为“摄影天堂”的东拉山大峡谷景区和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有被誉为“小峨眉”的铁坪山景区及原生态保护完好的石喇嘛景区,有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发现地——蜂桶寨·邓池沟景区……

初夏的早晨,记者一行迎着朝阳从成都出发,经成雅高速到达雅安,再前往宝兴。出了雅安城地势变得起伏,公路绵延在狭长的河谷之间,四周峰峦叠嶂、林木青翠,青衣江水浩浩荡荡奔向远方,在江中裸露的石头上击起层层白浪。进入宝兴境内,“宝”字的标识在沿路的护栏上一闪而过:一只大熊猫在宝盖头下回眸一笑,宝盖头像两根巨大的柱子撑起的家,为大熊猫遮风挡雨。进入宝兴县城,“宝”的标识随处可见,它是国宝的“宝”,也是宝兴的“宝”。一个“宝”字,道尽“熊猫老家”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邓池沟,上帝创造的“伊甸园”

汽车沿宝兴河逆流而上,直奔距离宝兴县城28公里的蜂桶寨·邓池沟景区而去。车子从邓池沟沟口转入,行驶大约十多分钟,一座黄色牌楼建筑出现在眼前,上书“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发现地邓池沟”。邓池沟不仅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也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产地,1869年大熊猫便是从这里出发,走向大洋彼岸,迅速风靡全球。

继续前行,经过一排三层楼房乡村别墅——戴维新村,向山谷中行进。在海拔1750米的石龙门山腰二级台地上,有一座四合院建筑——邓池沟天主教堂。这座教堂又名报领堂,始建于1839年,是法国远东教会1839年派人在四川最早秘密修建的教堂之一,后经过十年的改建扩修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的教堂。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四合式三层穿叠梁的木质四合院,院前照壁后侧,阿尔芒·戴维和他发现的第一只熊猫“雅宝”雕像静静伫立。

从侧门进入四合院,右侧厢房是可容纳数百教徒做弥撒的礼拜堂,36个木结构房间组成教堂的一楼一底,明暗相通,雕梁画栋;八根独立圆柱支撑起的古罗马式礼拜堂,圆拱天穹,古朴幽深,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虽然久经风雨,但它仍是雅安乃至四川历史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全木古教堂建筑。

四合院正房为戴维陈列馆和其起居室。陈列馆内列有戴维的生平介绍、大熊猫的发现故事、大熊猫抢救的非凡历程。起居室内至今保持着戴维生活时的场景,一张木床、一张八仙桌、一张书桌。书桌前戴维蜡像执笔伏案,在绿色台灯的光照下栩栩如生。穿过起居室,来到左侧的展厅——动植物多样性展厅。展厅内陈列着宝兴当地一些动植物的标本、照片以及塑像,动物界的活化石大熊猫,植物活化石珙桐,堪称昆虫界的活化石大卫两栖甲,仿佛展翅欲飞的五彩蝶,制在玻璃之内、根茎分明的绿色凤眼莲……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阿尔芒·戴维,不仅发现命名了大熊猫,其撰写的《戴维植物志》介绍众多的植物品种,其中新品种有杜鹃花(石南属)52种,木兰属3种,冷杉属(丛属)4种,以及几种蔷薇科植物。大熊猫、扭角羚、金丝猴、绿尾虹雉、珙桐等珍贵动植物,都是戴维在穆坪地区发现并亲手制作标本后,送到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珍藏的。正是因为戴维,才使得这些珍稀的动植物得以保护,才使得自然科学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⑤具有极高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天主教堂

⑥大熊猫星睿

四合院左侧厢房是旅游资源展厅、中法友谊展厅以及放映室,这些展厅无声地讲述着这里曾发生过的故事。

宝兴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名扬中外的绿色宝库,物种多样,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库”。邓池沟天主教堂内列珍稀动植物标本、塑像,可谓整个宝兴县物种多样性的一个缩影。

σi为风险资产i的标准差,wi为投资组合中投资于风险资产i的比例,设风险资产i的非系统性风险的组合标准差为σB,显然有:

离开天主教堂,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向山顶行进,到达宝兴县大熊猫文化宣传教育中心。“神工造尤物,奇宝降人间。天公宠华夏,胜景遍山川。蜀中山水美,雅地更安然。宝藏兴于此,熊猫名致远……” 在宣教中心大门的一面石墙上记录着王先忠先生的《大熊猫铭》。熊猫是上帝遗留人间的尤物,生活在这片“伊甸园”里。

宣教中心现有两只大熊猫,希梦和星睿,希梦今年24岁,雄性,相当于人类90多岁;星睿是只8岁的雄性大熊猫,正值青年阶段。记者一行到达宣教中心时正是

⑦大熊猫希梦

大熊猫就餐时间,它们各自待在独立的房间里,吃得津津有味。希梦四仰八叉躺在地上,腿上放一根翠竹,一手拿着一根,像吃甘蔗一样不停地往嘴里送,憨态可掬,外界的一举一动仿佛与它无关。另一个房间的星睿则背靠墙面而坐享受美食,同行的友人问:“好吃吗?”它似乎能听懂一般,抬头看看,嘴里发出“嗯~”的声音,像是回应一般,可爱至极。

告别大熊猫,脑海里还是希梦憨态可掬的样子、星睿充满灵性的回应……邓池沟,这个上帝创造的伊甸园里,不仅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等珍稀动植物和谐相处,而且人与自然亲密无间。

在“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中诞生的戴维新村,红墙青瓦,宁静清幽,与周围山川融为一体。之所以命名为“戴维新村”,是为了纪念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对宝兴以及世界自然科学所做贡献。这是宝兴县重点打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精品乡村旅游村,别具风格的民居兼具家庭旅馆的功能,村里随处可见的熊猫文化、民俗文化相辅相成,极具宝兴地方特色。戴维新村以天主教堂和宝兴县大熊猫宣传教育中心为依托,发展以当地家庭旅馆为主的旅游服务业,旨在让当地村民住上新房,过上好日子。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走进邓池沟,感受这里独特的地方文化。

雪山新村,遗世独立的“空中楼阁”

从邓池沟返回宝兴县城的途中,天空下起了小雨,远处山上云雾缭绕,半山腰处一个村落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遗世独立,犹如悬浮在空中的亭台楼阁,那便是“彩虹新村”雪山村。雪山村,是宝兴县首个引入乡村民宿理念打造的旅游新村,也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建设型扶贫”模式的典范。

汽车沿着一条蜿蜒的柏油公路上山,路边偶尔闪现出一两棵粉色的野生杜鹃花,为原本黯淡的山路增添了一抹鲜活的色彩。不多时,车子便驶进了雪山村,一排排独具特色的川西民居式乡村别墅倚着山势高低起伏,青瓦黄墙、木块片石,一切取之天地又归于自然。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宝兴县城的秀美风光尽收眼底。

201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4·20”芦山大地震使得原本宁静祥和的雪山村瞬间被夷为平地,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后果使这里的村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得知这一情况后,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应对、社会各界纷纷向雪山村伸出援助之手,雪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德安告诉记者,灾后重建村民户均享受中央财政补贴3万元、“五改三建”建设资金2万元;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SMART等机构发起了2013AIM国际设计竞赛“震后重建·彩虹新村,熊猫老家—四川雅安雪山村村落复兴”,拿出16000美元作为奖金面向全球征集优秀的雪山村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方案;加多宝集团援建雪山村灾后重建户户均1万元,实施“彩虹新村”计划。最终,雪山村引入了乡村民宿的发展理念,实施“造血式”重建,成为如今我们见到的这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精品旅游新村。

李德安告诉记者,高端民宿对促进雪山村经济发展有四大利器:第一,专合社租用老百姓的产业楼层,每年支付每户5000元的房租;第二,如果老百姓属于第三次国有资产贷款(国资局针对发展民宿的农户提供的贷款)农户,享有与专合社一比一的分红;第三,解决就业,当前有11名村民从事合作社内前台、后勤、保管等工作,每年每人工资1万多元;第四,做高端民宿的村民同样享有全村分红。“在发展民宿之前(村民)主要是外出务工,每年户均收入1万多元,现在大多数(村民)在家经营产业,去年户均增收4000多元。”李德安说道。

戴维广场 摄影/张镜海

雪山村村民杨勇是典型的回乡创业人员,2015年4月他经营的餐饮娱乐农家乐“扎底农家”开业。“以前,(我)常年外出务工,每年年收入大约5万元,自从灾后重建经营起了农家乐,年收入有10多万元。现在有4个包间经营餐饮产业,可容纳100人就餐,在家就可以挣到钱。”谈到生活的改变,杨勇如沐春风。

与杨勇相比,同村的高国富一家日子就过得清贫许多。今年72岁的高国富,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做了上门女婿,小女儿嫁了人,家里只剩老两口相依为命。高国富的妻子今年71岁,双耳失聪,他自己上了年纪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家里)养了几十只鸡,平时就卖点鸡、鸡蛋,一年一千多块钱(的收入)。”从老人平静的嗓音里,听不出他对于生活的任何抱怨。“地震过后,政府帮忙修了新房子,我们两个人一个月有几百块钱的养老费,去年年底我们两个人一个人分红(富民专合社分红)分了200块,还过得去。”尽管日子过得艰苦,但还是可以从老人的话语之中看出他对生活的希望。

雪山村共143户居民,包括高国富夫妇在内共有4户贫困户。2016年政府相关部门针对贫困户采取民政政策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实施“两线合一”政策,调整完善统筹补偿方案,对建档立卡未脱贫人口全部纳入“零支付,微支付”实施范围,并且,健全了贫困群众大病专项救助机制,全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障。依靠专合社的产业带动和政策兜底,预计今年年底雪山村4户贫困户将全部脱贫。

行走在雪山村,记者看到一张张幸福的笑脸,雪山村村民从原来在外务工逐渐转变为在家做旅游接待,不仅能照顾家,收入也不比打工差,日子越过越舒心。这一切得益于雪山村灾后重建的整体规划与预计的发展方向。“在整个灾后重建项目上归根结底说有三个含义:民生重建、产业重建、文化复兴,既要保证老百姓的重建效果,又要保证他们一家人的住宿。”李德安说,“当初在(雪山村)整个规划上,征集(设计方案)的时候就把产业融入乡村民宿里面。第一楼是用来做红白喜事宴席之类;第二楼用来解决民生重建中房屋的安置(住宿)问题;第三楼用来做产业重建,让老人不孤独、儿童不留守、年轻人回家创业,让房子为我们打工,为雪山村今后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雪山新村的“建设型扶贫”模式不仅帮助村民脱离了被动等待的扶贫形式,更注重帮助农民恢复自我生存能力,并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经济的持续创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文旅融合,创建传奇宝兴

近年来,宝兴县坚持“一村一品”的区域错位发展理念,以雪山模式为样本,把灾后重建、新村建设和旅游扶贫结合起来,立足各村地域文化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出了以熊猫文化为主题的戴维小镇,以嘉绒藏族文化为主题的硗碛藏寨、和平藏寨、泽根藏寨,以传统川西民居风格为特色的曹家村、烟溪村等10余个精品民宿旅游村。

在乡村旅游的助推下,宝兴以核心景区为龙头,大力开发文化演艺产品,推出了宝兴原生态藏羌民俗舞台剧——“梦印夹金山”;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将汉白玉石雕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青衣羌国博览馆、穆坪土司官寨等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重要景点进行打造提升;推进旅游小镇、文化旅游精品村寨、旅游综合体等新兴旅游业态和产品建设;打造文化小品景观,包装推介民族文化体验、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推出冷木沟地质公园、灵鹫佛、陈云出川纪念馆、磨刀湿地公园等一批新的文化旅游景点。

俯瞰雪山新村 摄影/高华康

位于灵关石镇内青衣羌古街,是古青衣羌国文化历史的体现,也是灵关镇特色文化旅游景点之一。古街入口的仿木大门巍巍然,惹人注目,大门顶端横放着一把巨型钥匙,充满古青衣羌的传奇色彩。漫步青衣羌古街,赭红色的外墙上雕刻着各类青衣羌图腾:展翅翱翔的飞鸟、渐次分布的鱼骨、长相独特的人类头像……再现古青衣羌国的另类文明。街道两侧满布各类商家,店内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碰撞出奇异的火花。

此外,宝兴愈加注重以节会带动旅游,提升县域与景区知名度。2016年,宝兴县成功举办全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秋季)、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以及红叶节、上九节等节会活动,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生态旅游县和四川省生态旅游十佳县,旅游知名度及影响力逐步扩大。如今,宝兴“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初步形成,旅游已成为宝兴县战略性支柱产业。

“整个宝兴发展全域旅游,基本上是遍地开花,每个乡镇都在搞旅游。” 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吴师愚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宝兴县有家庭式个体经营为主的农(藏、林)家乐300余家,床位数7500余张,其中星级农家乐32家;累计引导农民群众转变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3000余人,约占宝兴县农业人口的35%;带动近1000名贫困人口通过就近就业和销售农特产品增收脱贫,户均年收入达10万元。2016年,宝兴县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较2011年分别增长49%和139%,并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宝兴县围绕“全域景区化”发展战略,依托域内丰富的生态资源、独特的熊猫文化、别具风格的民俗风情,积极推进宝兴旅游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红色圣山——夹金山以及红军长征留下的众多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旅游资源,中国西部最大的野生桂花群落分布区——东拉山大峡谷景区,建筑风格独特、民俗风情浓郁的嘉绒藏乡——硗碛乡藏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交相辉映的特色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熊猫老家”。(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豆)

猜你喜欢

大熊猫雪山旅游
我们都爱大熊猫
寻找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
旅游
雪山历险记
雪山历险记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