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高效有趣的物理课堂

2017-06-26阳鹏军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有趣高效实验

阳鹏军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学生感到物理概念较严谨、推理较周密、难以理解和掌握,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难以提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只能使学生厌烦、疲劳,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因此,老师应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是能否积极思维和具有强烈求知欲的重要前提。在物理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趣;高效;实验;生动形象

那么如何建构高效有趣的物理课堂?在多年的教学实验中,我摸索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精心设计新课导入

1.设置悬念、提出疑问导入

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巧设疑问,有意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情趣。如讲《压强》时,我通过两个事例引入课题,其一:通过播放视频:钉板开石,学生满脸惊讶,好奇,老师趁机提出问题:人躺在钉床上为什么没有受伤呢?其二:指导学生上台做握鸡蛋演示实验,结果学生惊奇的发现用力握鸡蛋,鸡蛋没有破碎,教室里面学生一下沸腾起来了,议论纷纷,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平时我们把鸡蛋往碗上轻轻一碰就碎,而用力握鸡蛋却没有破碎呢?通过这样两个事例,一下子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本堂课学生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又比如引入流体压强课题时,教师在桌面上放一小堆纸屑,教师一只手将一条较长较粗的软水管(洗衣机的出水管)的上端举起,另一只手拿着水管的下端并靠近纸屑,这时,没有任何现象发生,接下来教师用手由慢到快地将摇管的上端旋转,这时纸屑会从下埠进入,从上埠飞出,此时学生都会发出赞叹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喜。学生情绪高涨,瞪大迷惑的双眼:“这是为什么?”教师顺势说,学完今天流体压强的知识大家就明白了。

2.创设真实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好奇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比如在学习电功率时,老师用一个200W的灯泡和25W的灯泡分别接入含电能表的电路,打开笔记本电脑上的USB视频设备,把电能表的转盘对准笔记本上的摄像头,通过投影仪,学生可以观察到当电路接入200W的灯泡时,电能表转盘转得快;当接入25W的灯泡时,电能表转盘转得慢,由此总结出用电器消耗电能有快慢之分,从而引入电功率的概念。

二、课堂教学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提高课堂效率

1.利用实验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努力创造条件,精心设计实验,使其有较强的趣味性、新颖性。如在讲浮力产生原因时,可把一个空矿泉水瓶剪掉底部,口朝下拿在手中,并在里面放一个乒乓球,先用水杯往瓶里加水淹没乒乓球,这时球并不漂起来,而是仍停在瓶的颈部,同时有一定量的水从球与瓶口之间的缝隙流出,原因就是乒乓球下表面没有与水接触,导致没有受到水给它向上的压力,没有产生浮力,然后用另外一只手掌堵住瓶口,过一会儿,乒乓球就浮上来了,原因是流出的水聚集在一起,导致乒乓球下表面受到水给它向上的压力,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产生了浮力。这样的实验打破传统的公式推导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这类实验器材简便易取,效果好,可信度高,将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而简单,更有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教学重难点内容做好实验,多做实验,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老师讲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和放在斜面上两种情况下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时,如果用理论分析效果很不好,老师可以取一块长1米厚3mm的薄木板,把一个装满砝码的砝码盒用透明胶布固定在薄木板的中间,老师在把薄木板从水平位置慢慢向上倾斜的过程中,学生观察重物压薄木板的形变程度,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在水平位置,重物使薄木板弯曲的程度最大,根据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可以知道,此时压力等于重力,而在薄木板从水平位置慢慢向上倾斜的过程中,重物使薄木板弯曲的程度逐渐变小,说明压力在变小,从而得出“物体放在斜面上,压力小于重力”的结论,这种应用实验解决物理难点问题的方法直观具体,效果很好。

2.教师应善于运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巧记物理规律

风趣生动的语言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如电学中短路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可是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短路就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电源短路会使该电源所在电路的所有用电器不能工作,而且会烧坏电源。如果我们风趣地打个比方:导线比作“绳梭”,电源短路就是电源自寻短见,用繩勒住自己的“脖子”(电源的两极)一勒,这样做的后果是会结束生命(烧坏电源),非常危险的,这种危险的事情我们千万不能去做。通过这样比方,即使线路弯得离奇学生都可以找到那条导线,找到短路的情况,在连接电路时会避免出现电源短路的情况。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管实像还是虚像,物像都是同方向运动,可以巧记为左左右右(物向左运动,像也向左运动,物向右运动,像也向右运动),并用肢体语言演示,学生很容易记住。在讲动态电路知识点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变阻器电阻改变时,变阻器两端电压怎么变,灯泡两端电压怎么变,如果用理论分析,学生会觉得很难,老师无论讲多少遍,中后层生总不会,那么老师可以在变阻器两端接上电压表做演示实验并结合比喻去理解记住,我是这样跟学生讲的:两个电阻串联,一个电阻变大,这个电阻分的电压就变大,好比钱袋越大,能装的钱就会越多(我把它称之为串联钱袋理论),另外一个电阻分的电压,就会变小,好比两兄弟分家产(家产比做电源电压),一个分多了,另一个就会分少了,通过这样打比喻,教学难点突破了,学生很容易记住这个结论,效果很好。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效率,是我们每一个物理老师的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有趣高效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有趣的预习题组作业使课堂更高效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