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缅北的那团乱麻

2017-06-26王闻暄

报刊荟萃(上) 2017年1期
关键词:缅北缅甸政府特区

王闻暄

据缅甸地方武装方面消息,2016年11月20日当地时间2时40分许,果敢、德昂、若开和克钦四家武装近十个混合营的联合部队对缅军在勐古地区的勐古城郊、棒赛、彭线、木姐等多处驻点进行围援打点。缅军99师与克钦6旅爆发激战,截至上午8点,战斗仍未停止,中国畹町等地百姓可以清楚地听到枪炮声。目前,同盟军及联军部队已占据重要军事位置,并已筑好工事,正在对缅军驻点发起新一轮攻击。

这块多事的山区并非刚刚成为乱源和热点,自19世纪末以来,这里就一直动荡不休,如今虽然名义上归属缅甸联邦,但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区事实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他们和緬甸联邦的亲疏向背,在多数时候仿佛并不影响整个缅甸大局,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刻,却足以成为压倒政治天平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就让我们来理一下缅北的这团乱麻吧……

乱麻由来已久

缅甸联邦面积676580平方公里,人口约5900万(2009年),其中60%为缅族,主要居住在原称“缅甸本土”的7个省,而西北、东北和北部山区的7个邦,则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其中仅被列入法定少数民族的就多达134个。

由于历史原因,7个邦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曾长期处于相对独立的土邦主统治下,有些还跨境居住。

在这些邦中,掸邦、克钦邦、钦邦在英国殖民时期为英国直属保护地,而其它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则或为英属印度领地、或为英国租借他国的租借地。1947年2月12日,掸邦、克钦邦和钦邦签署彬龙协议,决定联合寻求独立,并于1948年1月4日获得成功。根据1947年9月24日通过的《缅甸联邦宪法》,10年后掸邦和克伦尼邦有权决定本邦在缅甸联邦的去留,但1958年奈温上台后搁置了这项权利,引起两邦与缅甸政府旷日持久的矛盾和争端,1962年《缅甸联邦宪法》被废除,各邦纷纷为自主权开始与缅军对抗甚至交战,其中的克耶族更早在1948年、缅甸联邦成立当年,就开始和缅甸政府对立。

民族矛盾、政治经济斗争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国民党第8、第26军李弥、余程万军残部逃入缅北掸邦地区,并在缅泰边界长期盘踞;60年代中,缅共展开反对奈温政权的游击战,其主力集中在掸邦和克钦邦境内;此外,缅北“金三角”,一些集团有的和民族部落武装或国民党残部有关系,有的系缅共系统,还有的则和缅甸政府关系亲密。

这些错综复杂的势力和矛盾缠绕交织,各派势力合纵连横这团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乱麻。

缅甸政府:打与拉

历届缅甸政府对缅北地方武装都采取“打”和“拉”的两手,试图加强“中央”对这些桀骜不驯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这种“以夷制夷”的做法固然从形式上稳定了缅甸版图,却让原本的一团乱麻变得乱上加乱,各种矛盾固结不散,成为政治解决缅北问题的重大隐患。

1988年缅甸爆发“四八革命”,一些缅北少数民族武装集团附和了反奈温的呼声,被认为对推翻奈温政权起到重大作用。奈温下台后,以丹瑞为首的“国家恢复与发展秩序委员会(SLORC)”——后改称“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SPDC)”政权继续对缅北各军事割据势力实行“打”和“拉”的两手,一方面利用各派矛盾,进行武力镇压,另一方面以保证政治和军事自决权为代价,换取这些组织与缅甸当局达成和议,这些被称作“和平组织”的团体接受缅甸中央的编制和领导,但在割据区域内仍保持行政、军事的很大独立性。

1990年缅甸实行大选,结果在缅甸本土,昂山素季的全国民主联盟获胜,而在缅北各少数民族地区,当地“和平组织”纷纷取得地方性胜利,当丹瑞政权否定大选结果后,各“和平组织”鉴于权力不被承认,纷纷表示不满,为安抚这些地方实力派,丹瑞政府于1993年宣布召开制宪会议,邀请各族和各“和平组织”代表与会,但1996年3月因分歧严重而休会。2004年5月17日,休会8年多的制宪会议重开,宣布推动2003年8月政府制订的7点“民主路线图”,一些“和平组织”在缅甸政府的争取下支持路线图,另一些则与反对党结盟,对路线图表示抵制或保留。2008年2月9日,缅甸当局宣布同年5月举行新宪法公决,2010年根据新宪法组织多党制大选,但要害部门和重要权力仍保留在军方手中,对此,“和平团体”也意见不一。

2008年5月26日,缅甸政府宣布新宪法公决获通过,2010年大选将在新宪法基础上组织进行。由于在国际社会陷于孤立,且部分“和平组织”与被压制的反对党NLD和掸邦众民族民主联盟(SNLD,掸邦第一大党,缅甸第三大党和第二大反对党)关系密切,惟恐大选受到干扰的缅甸政府加紧了对各“和平组织”和特区的施压,要求它们将各自武装统一置于缅甸边防军指挥下,并组建政党参加大选,对此,各特区反应不一,但大多数态度保留,不愿放弃自治地位。

正是在这种焦虑下,缅甸政府以“八八事件”为导火索,导演了果敢事件。果敢自始处于缅军的全面控制之下。

特区和“和平团体”

缅北的“特区”共有12个,除了这12个特区外,还有掸邦爱国委员会(SSPC)、若开民族团结党(NSP)、新孟邦党(NMSP)、克伦尼进步党(KNPP)和掸邦人民解放组织(SNPLO)5个拥有地盘、军队,与政府停火并保持独立性的地方少数民族集团,但势力较弱,未成立特区;

另有13个归附缅甸政府的前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享有一定程度的行政、自卫自主权,此外,在北缅甸尚有若干一直坚持武装斗争的集团。

这些民族、地方集团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分为三派。

第一派是亲西方和缅甸民主联盟的,这一派要求经济、文化、法规和人事权的完全自主,要求允许建立独立的防务部队和民兵,要求在征税、银行业务、农贸、通讯、媒介、行政管理、结社和民事法等方面的独立制裁权。但这一派希望柚木经营“联邦化”,因为柚木资源主要产于不属于这一派的克钦各“和平集团”辖区。

这一派对东盟、其它邻国和国际社会与缅甸政府的经济合作持反对立场,认为这会加强缅甸军方的底气,其中一些派别反对缅甸新宪法中“军方占据主席席位和保留1/3国会议席”条款,一些派别甚至主张“国际维和部队”进驻“维和”,这些都与缅甸政府基本立场冲突。

第二派包括原缅共系统的四个特区,它们原先主张脱离掸邦,联合组建直属缅甸联邦的“大佤邦”,但如今并不十分坚持;它们并不十分排斥武装力量整编,但要求得到这些整编部队“警察化”和“地区化”的保证,即“换汤可以,换药不行”它们要求柚木经营自主,因为其辖区是缅甸最重要的柚木产地。对于缅甸民主联盟的政治主张,它们并不附和,除了自治权,在其它方面尽量避免直接刺激缅甸政府。

第三类包括上述组织以外的“和平团体”,它们对缅甸政府的要求基本采取附和、赞同的立场,前提是不损害自己的核心利益。

正因为这些“和平团体”态度不一、矛盾交错,且盘根错节,对于这样一团乱麻,缅甸政府虽有心去理,但一时半会却无从措手。

缅甸政府也好,倾向不同的“和平团体”们也罢,都会加紧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示自己的力量,寻求在国内国外更多的同情和支持,而缅北的这团乱麻,也会因此继续乱下去,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难有根本性的改变。

(摘自《当今内幕》2016.8.2)B①endprint

猜你喜欢

缅北缅甸政府特区
缅甸将打击若开武装
DC炫特区
孟加拉国对罗兴亚人涌入“严重关切”
陈云不赞成发行特区货币
海角小诗(2首)
缅甸勒令国际组织离开若开邦
俄开设新赌场
缅北监狱
阅读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