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明仁后代凭吊九江抗战遗址

2017-06-26柳秋荣杨晶

党史文苑 2017年11期
关键词:九江阵地海关

柳秋荣+杨晶

4月初,市史志办接到一份来自陈明仁将军之孙陈湘生的请求信。信中介绍,应解放军出版社之约,陈湘生正在整理祖父陈明仁的日记并准备出版。日记详细记录了陈明仁参加抗战的过程,并结合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的战斗详报,对陈明仁参加九江抗战的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此次希望来浔收集抗日史料,寻访祖父浴血奋战的旧战场。九江战役中,陈明仁率领预备第二师在雅雀山阻击来犯日军,该战是其抗战第一仗。清明节刚过,我们接访了陈醴生、陈湘生姐弟一行4人。

陈明仁(1903—1974),湖南醴陵人,黄埔第一期学生,国民党中将军衔。1949年8月,在长沙发出起义通电,受到毛泽东和朱德的称赞。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近观姑塘镇海关

应陈湘生要求,我们的第一站是姑塘镇。根据陈明仁1938年7月23日的日记:昨夜半(23日凌晨)敌乘夜暗,突于姑塘登陆。突袭登陆的是冈村宁次率领的波田支队,这是一支台湾军,适应热带作战,非常凶悍,而担任守卫姑塘的预备第十一师兵力相对薄弱,增援部队又未能及时赶到,最终姑塘沦陷。姑塘在明清时期设有海关,是九江海关管辖的重要征税机构,并设有镇的建制,有店铺数百家,居民3.6万人。日军攻陷姑塘后,大肆烧杀抢掠,除海关楼房外整个姑塘几乎变成一片废墟。现如今,姑塘海关大楼经修缮后保存尚好,海关炮台只剩底座,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上海关炮台,陈湘生介绍道:根据日记记载,1938年6月28日,祖父在湖北咸宁接手预备第二师。7月1日,奉命开拔九江前线。这是一支由3个贵州保安团临时组建的部队,纪律较差,战士素质较低,在开赴九江的途中就有多名军官畏战潜逃。7月5日,部队抵达九江驻扎后,祖父早起晚睡抓紧训练部队,天亮前他训练班、排、连长,天亮后班、排、连长训练战士。同时火速安插黄埔军校同学及旧部下替换各级干部,使部队面貌得以改观。

远眺普泉山工事

参观完姑塘海关,我们继续驱车前往下一站——普泉山。普泉山又名扑船山,形似一只倒扣的船,位于鄱阳湖西岸,海拔126米。

根据陈将军日记:7月23日,波田支队占领姑塘后长驱直入,在普泉山、猪桥垄(株桥垄)受到中国军队第七十军第一二八师的阻击。在敌机与炮火的猛烈攻击下,第一二八师陷入溃乱之中。7月24日上午10时,猪桥垄、普泉山失守,九(江)星(子)公路被截断。

据同行的九江地方抗战史专家李勇介绍,当年修筑的野战工事单兵坑、机枪坑和战壕保存完好,出土战场遗存若干,包括日军38式步枪弹、弹壳,日军92式重机枪弹壳,国军79步枪弹壳和炮弹残片,依稀可见当年普泉山一战的激烈场景。

探寻雅雀山战场

中午稍作休息后,我们沿着濂溪路驱车前往预备第二师的主战场——雅雀山。雅雀山位于濂溪区莲花镇潘湾村,属于庐山余脉,海拔192米。在众多的九江抗日史料中,只在吴宗慈《庐山续志稿》中查到了这样一段:“敌自招商码头登陆,我守军与敌猛烈巷战,大部退据九江西南要地,惟仍以一部严守狮子山,阻敌前进,姑塘敌复增援二千余,与我军在马家山、雅雀山、玉顶峰对持。”雅雀山之战查到的仅此,至于这一战役由谁指挥,哪支部队参战,几乎无从知晓。陈湘生一行的此次来访,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根据陈明仁日记和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的《陆军第二预备师于九江之役战斗详报》,还原了雅雀山战役的经过。

波田支队突破普泉山之后,随即以一个中队突入第一二八师左后方,进入廖家畈地区,直逼九莲公路。紧急之下,第二十九军团军团长李汉魂给正在上八里坡附近驻防的预备第二师下达命令,要旨大概为:军团即向姑塘登陆之敌反攻;第三师在本月二十四日十六时以前应守雅雀山—马家山高地之线。接到命令后,陈明仁即对所属部队进行布防:1.第五团(王伯勋)在蔡家垄—雅雀山之线占领阵地;2.第七团(林森木)在雅雀山迄北高地至马家山高地占领阵地;3.第六团(张学圣)位置于鸦雀山附近,为预备队;4.师直属部队位置于许庄附近,师指挥所设在许庄,情报收集所设于上八里坡。部署结束,十余架敌机至阵地上空低飞侦察,轮流轰炸,复以机枪扫射,但布防部队毫不动摇,一面积极构筑雅雀山阵地工事,一面派队搜索敌情。

命令预备第二师布防雅雀山阵地的部署立即被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质疑。蒋介石认为:“第二预备师似尚不能作战,可先调到后方适当地点整训,以为将来作战之用。”7月25日5时,军部令:预二师开瑞昌整训。6时,军团部令:第一五五师接防预二师阵地,由南向北攻击进出雅雀山附近的敌人。11时许,接防部队尚未到达,而廖家畈方面的敌人已直迫雅雀山阵地,十余架敌机及海陆炮兵不断向阵地轰击。危急关头,预备第二师“各官兵尚能站稳脚跟,毫无变动”,与来犯之敌展开殊死搏斗。敌我相持至15时,“敌炮火更为猛烈,炮弹多命中我阵地,我阵地几为浓烟及沙尘所笼罩”,预备第二师伤亡惨重。16时,敌已越过九星公路,炮弹坠落许庄附近。17时,上八里坡迄北及九江市方向枪声甚烈。陈明仁判断敌情,“敌将以一部在九江市登陆,协同姑塘登陆之敌作战”;决心在“原阵地固守,使九江方面友军之作战容易,并掩护九莲公路之交通”,令各团极力抵抗。战至晚上21点半,收到军部撤退命令,开始撤退,24时撤警戒部队,分途向沙河以西地区转进。26日,预二师各部队于拂晓前后通过沙河。28日,到瑞昌附近。

九江之戰是预备第二师和陈明仁将军抗战以来的第一仗。由于缺乏战争经验,加上部队间联络不畅、军纪不严、装备不良、阵地不坚固等原因,在日军船坚炮利的猛烈攻势下,预备第二师损失惨重,全师共6000人,伤亡1800人,近三分之一,用血肉之躯抵抗日军的飞机大炮。但是,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刻,预备第二师坚守阵地,极力掩护九莲公路交通,为友军安全撤退赢得了宝贵时间,受到蒋介石的夸奖。

来到雅雀山脚下,南面是一排条带状的山头与雅雀山遥相呼应,中间地带是一段狭长的山谷,名曰蔡家垄,如今农田密布,几条水泥路交错其间,山脚下零星地点缀着几家农舍,有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意境,完全感受不到当年这场血雨腥风的战役。山上杂草丛生,上山的路都已经埋没,但是年近七旬的陈湘生老先生执意上山一探究竟。不负所望,山上的单兵坑、机枪坑和战壕等战场遗址清晰可见。虽然壕沟内堆满了落叶、泥土,但这长长的战壕仿佛在告诉大家,当年预备第二师在这里进行了一场狙击日军的残酷战斗。

揭秘抗日英雄墓

陈湘生一行的此次来访,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原始资料,弥补了预备第二师在九江抗战史上的空白。同时,也让九江的党史专家们联想到多年前的两座无名抗日烈士墓,根据时间、地点的推算,很可能就是当年预备第二师在此战死的烈士。

这两座无名烈士墓位于濂溪区莲花镇潘湾村8组殷家坳村的祖坟山上,距雅雀山大约200米左右。沿着新修的水泥路直到祖坟山顶就看到这两座无名墓,墓碑干净整洁、字迹清晰,墓碑的正中间刻着“抗日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红字,坟墓上插满了清明花和鲜花。据当地老百姓介绍,这两位烈士是在保卫武汉的抗日战争中牺牲在这附近的农田里,由当地老百姓掩埋在祖坟山上,每年祭拜。2012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第八十五师的两名退伍老兵为牺牲多年的战友翻修墓地时,意外发现了这两个土包,在得知是无名抗日英雄墓后,他们萌生强烈的敬佩之情,并出资为这两座无名墓翻修立碑,每年前来祭扫。

听完我们的介绍后,陈湘生姐弟甚为感动,并认定此无名墓应属预备第二师。他们轻抚着刻有“抗日英雄永垂不朽”的墓碑,并献上亲自采摘的山花,祭奠抗日英雄。面对墓碑三鞠躬,陈醴生含泪致哀:“抗日英雄们,我们今天来看你们了,我们知道太迟,我们的爷爷领导参加了九江抗战,爷爷尚有名,还得到了抗战纪念章。虽然至今仍不知道你们的姓名,不知道你们来自何方,但你们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当地的老百姓来祭奠你们,说明他们没有忘记你们,我们也不会忘记你们。”说到动情处,陈醴生几度哽咽。

在艰苦抗战的漫长岁月里,有无数像这两位无名英雄一样,为了保卫家园、捍卫主权,他们冲锋陷阵、舍生取义,用血肉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没留下姓名,有的甚至没有墓碑,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他们的存在就是警示后来者:勿忘英烈,勿忘国耻!?

底图 九江抗日战场普泉山

责任编辑 / 陈 洪

猜你喜欢

九江阵地海关
悠悠的九江
“无尾怪”和“独角怪”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长干曲四首(其二)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清代广东十三行与粤海关
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