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表达的奥秘

2017-06-26江志伟邵云霞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夹竹桃季羡林韧性

江志伟+++邵云霞

一、回顾内容,以背驱动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夹竹桃》。这篇课文是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写的一篇散文。大家都读过了课文,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课文写夹竹桃韧性的那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师:嗯,在这个自然段作者赞美了夹竹桃韧性的可贵。(板书:韧性)

生:我觉得夹竹桃的花色给人印象很深。课文中写道:“两盆花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的确非常奇妙、有趣。

师:作者从红白相间的花色,想到水火相容,很有意思。

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文中写月光下夹竹桃的那一自然段。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展开了许多想象,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师:的确如此,幻想很奇妙。(板书:幻想)

师:韧性是哪一自然段写的?

生:第4自然段。

师:幻想呢?

生:第5自然段。

师:课后习题中要求背诵第4、第5两个自然段,今天这堂课,我们就重点来读一读、背一背这两个自然段,争取背會,好不好?

生:(齐)好!

二、品读文本,感悟韧性

师:要背会这两个自然段,首先要熟读,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4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是个长句子,谁先来读一读?

(师课件出示: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请数名学生朗读并指导)

师:刚才大家读后半句时特别有味道。我们再来读一遍。

(师课件出示: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这样。大家再读一读,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师课件出示:开出一朵,又一朵花败了,长出一嘟噜,又一嘟噜花黄了。)

生:我觉得课文原句给人感觉是夹竹桃的花在不断地开。而改变后的句子,让人觉得夹竹桃的花开了,就败了。

师:大家觉得呢?(其他学生点头)好,那么,我再这样变一变。大家看,又有什么不同?

(师课件出示: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

生:这样改,虽然花也是败了就开,但是前面是“一嘟噜”花,后面是“一朵”花,给人感觉花越开越少了,而原句让人感觉花越开越多。

师: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

师:从刚才的变换中,我们可以知道,语序不同,传达出的意思也就不同。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原句,体会一下夹竹桃花开不断、越开越多的感觉。

(生朗读体会)

师:听刚才的朗读,同学们还强调了“悄悄地一声不响”这组词。从这组词中,你能读出什么?

生:“悄悄地”让我读出夹竹桃是默默无闻地开着花。

师:夹竹桃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默默地开着。我们不妨回头看一看,一墙之隔的院子里的花是怎样开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3自然段。

(生自己朗读第3自然段)

师:谁来说一说,院子里的花开得怎么样?

生:院子里的花美不胜收,让人觉得特别漂亮、特别美丽。

生:我觉得“花团锦簇”“满院生辉”两个词写出了院子里的花开得很热闹。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你们的发言中,有许多写花的成语,老师把它们找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个词就是一幅画面,同学们读这些词的时候,可以边读边想象这个词描绘的画面。

(师课件出示:花团锦簇

满院生辉 五彩缤纷 美不胜收 万紫千红)

师:读了这些词,我们更感受到院子里的花开得热闹、开得热烈了。而夹竹桃却是“悄悄地一声不响”地开放,读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生:夹竹桃虽然不像院子里的花开得那样热闹,但它一声不响地开着,而且刚才说到,它花开不断,越开越多,让我觉得它有一种生命力。

师:你的见解深刻。大家接着看第二句话。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课件出示: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生齐读)

师:大家说一说,怎样读好这句话?

生:句子中有一个“无日不”,这是强调夹竹桃每天都在开花,要读好这个词。

师:你可以示范读一下吗?

(生读)

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读这句时,要表现出夹竹桃既不特别茂盛,也不特别衰败的特点。

师:这有点难,你能试一试吗?

(生读)

师:现在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数名学生展示读)

师:在反复朗读中,大家对夹竹桃的特点肯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你们也能读好第三句。请大家一起读。

(师课件出示: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全班朗读)

师:这句话又该怎样读好呢?

生:要读好两个“一直”,体现夹竹桃不断开花的特点。

生:“无不奉陪”这个词也能体现出夹竹桃花期很长,一直在开花。

师:谁知道“奉陪”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陪同、陪伴”的意思。

师:夹竹桃陪过哪些花呢?我们再次联系第3自然段一起来看一看。

师:春天,它陪——

生:迎春花、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

师:夏天呢?

生: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夜来香。

师:秋天呢?

生:玉簪花、菊花。

师:书中写出的花是这

么多,其实还不止这些。夹竹桃陪了那么多花,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读懂了夹竹桃具

有一种持续不断的生命力。

师:你们说的这些,在作者看来,就是夹竹桃的“韧性”。来,一起读这句话。

(师课件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生朗读体会)

三、联系生平,深悟韧性

师:同学们,如果你了解季羡林,你会对他笔下的“韧性”二字有更深的理解。

(师课件出示:留德十年,选择梵学,钻研一生。“文革”受难,遭遇折磨,不丢信仰。学术大成,三辞桂冠,宠辱不惊。)

师:温家宝总理曾这样评价季羡林——

(师课件出示:温家宝说:“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信仰……”)

师:而季羡林自己却这样说——

(师课件出示:季羡林说:“我非常平凡,沒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韧不拔、锲而不舍……”)

师:听了这些介绍,再回想季羡林笔下的夹竹桃,你想说什么?

生:季羡林一生笔耕不

辍,非常勤奋,就如夹竹桃花开不断一样。

生:他“文革”受难,却不丢信仰,正如夹竹桃不管什么季节都一直开放一样,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生:季羡林“三辞桂冠”,可见他非常淡泊名利。

师:这一点像不像夹竹桃默默开花,奉陪百花样?

生:(齐)像。

师:或许,这正是季羡林喜欢夹竹桃的原因。季羡林也许想借笔下的夹竹桃,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怀与追求。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朗读第4自然段。此刻,相信你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全班齐读第4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深入品读了第4自然段,大家对这段话一定更熟悉了。现在,我们一起来试着背一背,好吗?

(生试着背诵第4自然段)

四、反复诵读,欣赏奇妙

师:夹竹桃有可贵的韧性,但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也别有一番趣味。我们一起来读第5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生齐读。)

师:这一自然段也是要

背诵的,大家觉得背好这一自然段,主要要背好什么?

生:幻想。

师:作者幻想了哪些东西?

生:地图、水中的荇藻、一幅墨竹。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

三个幻想。

(生朗读)

师:多么奇妙呀!可是这段文字的妙处还不止于此,大家聚焦这三个词,你有什么发现?

(师在课件上标注:爬过、飞过、乍起)

生:这三个都是表示动作的词,给人一种动感。

师:是的,前面幻想的地图、荇藻、墨竹,都是静态的,后面加上这些动词,就有动有静了,显得更奇妙了,是不是?

生:(齐)是的。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感受动静结合的奇妙。

(生齐读)

师:以上三个词,虽然都是动作,但其中还有些区别,谁发现了?

生:“爬过”的动作比较慢,而“飞过”要快一些,“乍起”的动作是比较突然的。

师:是呀,同样是动态,但作者写出了层次,把这些词放到句子中再次读读品品。

(生朗读体会)

师:不同层次的动态,多么奇妙!但妙处还不止于此,大家再聚焦这些词。读到这些词,你们有什么感受?

(师课件出示:居然就是、真的展现出、真看到)

生:我觉得用了这些词,让人感觉幻想显得特别逼真。

生:读了这些词,觉得夹竹桃好像很懂“我”,“我”幻想什么,它就成了什么。

生:夹竹桃与作者之间好像有一种默契,可以随作者的幻想而变化。

师:当作者面对月光下的夹竹桃展开幻想时,好像“我”就成了“夹竹桃”,“夹竹桃”就成了“我”。这是多么美妙!把这些词放到句子中,我们再次朗读这三个幻想。

(生齐读幻想部分)

师:刚才,我们仔细品读、反复朗读了作者的三个幻想,相信同学们对这段文字越来越熟悉了。我们一起试着来背一背这三个幻想,好吗?

(生试着背诵)

师:这堂课,我们在朗读中体会了夹竹桃的韧性,也品味了月下夹竹桃带给我们的美妙幻想。在反复朗读中,这段文字一定在你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多多朗读,细细品味,你们一定可以背诵得更加熟练。下课。

【教后反思】

语用课堂,强调语言的积累与品析,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夹竹桃》这篇课文,课后提出了背诵课文第4、第5两个自然段的要求,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这篇课文是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写的,语言质朴典雅,有许多值得玩味的地方。于是,我就把本课的教学着重点放在带领学生积累背诵、品味语言上。背诵课文是本课学习的重要任务,而背又离不开读,带领学生品读、玩味课文的语言,既能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又能提高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熟悉程度,从而熟读成诵。背与读是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因此,本课教学我便围绕“以背驱动,以读为本”这八个字展开。

一、以背驱动

学习应该有一个驱动力,无论这个驱动力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有了驱动力就能让学习目标明确,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起来。这一课我根据课后的背诵要求,在课的开始,就提出了“争取课堂里背会第4、第5自然段”的目标,以此作为整堂课的任务驱动。整堂课围绕“背”展开教学设计,围绕“背”组织学生开展朗读、理解、品析等语文学习活动。这样“背”就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融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鉴赏于一体,使学生学得深入,背得牢固。在这个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示范了背诵的方法。教学中有“背”这个任务作为驱动,学生的学就多了一份主动,多了一份自觉。

二、以读为本

背自然离不开读。所谓“熟读成诵”,读多了,读熟了,背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当然,我们提倡“多读”来背,更主张“品讀”来背。通过“品读”来背,就不是机械记忆,不是囫囵吞枣,而是将“背”演变成不断揣摩、不断吸收、不断内化“语言与意蕴”的过程,将“语言与意蕴”逐步融于学生精神血脉的过程。为达成这样的目标,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不同目的、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有品读语言形式的对比读,有联系人物生平的拓展读,有前后对照的联系读;有抒情读,有想象读;有个人自由读,有全班齐声读等。总而言之,教学中我“以读为本”,期望通过不同的读,让学生深悟言语内涵,熟悉言语

形式,在“多读品读”中,完成言语内化与精神生长的和谐

共生。

【评析】

凸显三种意识

提升语言素养

江志伟老师执教的《夹竹桃》一课,给人印象深刻。本课教学主要凸显了三种意识,这三种意识分别是效率意识、学科意识和过程意识。

先来说效率意识。吕叔湘先生曾批评过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他说:“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效率问题,是教学永恒的话题。特别是语文学科,教学效果不像数理化那样容易检测出来,更应该加强研究。我认为在课堂效率、目标制定上,语文教学需要从“模模糊糊”走向“清清楚楚”。生字是不是会写了,词语是不是理解了,层次是不是理清了,课文是不是会背了,表达是不是流畅了,等等。语文教学也需要一些清晰可见、具体可测的目标,这对提高教学效益有极大的益处。《夹竹桃》这课的教学,在课的开始,教者就向学生提出“背会课文第4、第5两自然段”的显性目标,从而使教学有了方向,效果也可见可测。课内读背,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吕叔湘提出的如何“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研究,并作出有益的探索。

再来说“学科意识”。语文教学要坚守学科本位,教字词句篇,练听说读写,弱化内容讲解,重视言语表达。丹阳市实验小学倡导的“语用课堂”主张“语文课应是运用教材学习语文的过程,应是运用教材带领学生开展听说读写语文活动的过程,应是运用教材带领学生品味语言、赏析表达、提高言语素养的过程”。这节课“以读为本”和“关注表达”这两点便凸显出强烈的学科意识,体现了“语用课堂”的特征。正如江老师在教学反思中说的那样,本课教学“以读文本”,“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自清先生关于“读”也曾说过一句质朴却深刻的话:“读的用处最大。”由此可见,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读的过程是学生触摸语言、感悟思想的过程;是学生从局部切入,整体构建的过程;是融感知、理解、领悟于一体,从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是学生随着文字、思维自然运转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要“多读少讲”,在读中还给学生自主的权利,还给他们思维的空间。特别是朗读,赋予无声的文字以有声的生命,在朗读中激情、动情、传情、悟情,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启迪。本课的教学,教者便是紧扣一个“读”字,把语言的品读、理解、赏析及积累有机融会到了一起,凸显了浓郁的学科特色,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教学中体现出的对表达的关注。有对句子表达的关注,比如“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通过不同语序的变换,引导学生辨析体会,从而感悟语序不同,传达的意义也不同的道理。有对段落的关注,比如讲到夹竹桃“悄悄地一声不响”地开,以及夹竹桃的特点时,能联系课文第3自然段,展开对比教学,这样学生对烘托、对比的写法就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还有对篇章表达的关注,这篇散文作者借夹竹桃表明了自己的一种价值追求。教学中,教师在引领学生品读完夹竹桃的特点后,能相机补充介绍季羡林的一些生平事迹,从而把夹竹桃与季羡林联系起来,使学生很容易地明白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这些都体现着教者对表达的关注,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凸显着学科意识。

最后,想说一说“过程意识”的体现。一切教学都不应该“走过场”,而应该“走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比如说,这堂课的目标是背会课文第4、第5自然段。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江老师便引领学生经历了“练读—品读—熟读—试背”的过程。这个过程让背诵变得容易,无形中也给学生背书作了一个方法示范。还有课中对于作者的补充介绍,教者先让学生充分品悟夹竹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简略地介绍季羡林的生平事迹,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因而学生对于夹竹桃的韧性与季羡林的品性之间的相似点,以及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就会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在赏析月光下夹竹桃的妙处时,更是展现了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幻想之妙”到“动静结合之妙”,再到“不同动态之妙”,最后到“物我融合之妙”,教者不急不缓,一步步向学生揭示,若层层剥笋一般,层次分明,过程清晰。

(作者单位:江苏丹阳市实验小学/江苏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夹竹桃季羡林韧性
女孩嘴含夹竹桃拍照后中毒
数字孪生技术打造韧性城市
主题:建设韧性城市 助推城市发展
夹竹桃
“轻车”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咪咪(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