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放学后下班前孩子看护”问题的探索

2017-06-24胡文凤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5期

胡文凤

摘要:目前,“放〖HJ0.8mm〗学后下班前孩子看护”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对“孩子放学后去哪儿”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要制定规则,齐抓共管规范市场;丰富托管形式,推动行业协调发展;强化监督,推动“孩子放学去哪儿”健康发展。

关键词:放学后 下班前 孩子看护

应国家对中小学生减负的要求,小学生在校时间大大缩短,孩子放学后家长下班前这段时间出现了管理真空。“放学后下班前孩子看护”问题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孩子放学后去哪儿”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老人或保姆接送孩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这一做法,有效解决了孩子无人接送问题。但也存在有的老人或保姆文化水平相差很远,思想观念相对落后,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特别是农村留守老人照顾留守儿童的,情况更为复杂,有的老人要干农活维持生计,经常没有时间管理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教育管理孩子非常吃力。很多老人或保姆只能负责孩子安全到家,不愿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这种情况容易让孩子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

2.校外托管机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目前,学校不接管,家长没时间,孩子托管问题形成了巨大市场,势必催生学校附近兴办多个托管班。但是,各类课后托管班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家长没时间接送孩子的问题,但校外托管机构质量参差不齐,监管上存在很大漏洞。一是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二是托管质量无法保证;三是安全隐患比较严重。

3.孩子自行回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孩子自行回家存在很多潜在危机。随着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多,许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孩子年纪小,对这些也不是很懂,再加上碰到突发情况不知道如何应对,无形中就增加了不安全隐患。孩子面对诱惑没有自制力。目前,游戏娱乐等商务场所很多,孩子心性没有成熟,对社会的一些诱惑没有自控力,上学放学无人接送容易上当受骗,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二、有效解决“孩子放学后看护”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如何解决放学后、下班前孩子看护这“最后一公里”问题,帮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应当遵循合理选择、侧重功能、灵活运用、整合资源的原则。

(一)制定规则,齐抓共管规范市场

首先,应先明确校外托管的行业定位,对于该行业属性的定位,有的家长认为托管服务对象是学生,应该歸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也有的家长认为校外托管是营利性服务机构,是家政服务的业务延伸,应将校外学生托管定位为营利性的家政服务项目。具体实施中,借鉴其他省市出台的校外托管暂行办法,建议教育部门可作为托管机构的主管部门,负责有关管理政策的制定、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承担对托管机构的业务指导及督导评估。民政部门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托管机构的成立、变更和注销登记,以及对托管机构实施年度检查,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相关管理规定对托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卫生部门负责依法协助和监管托管机构制定、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托管机构落实防控传染病措施进行指导和监督。公安消防部门负责指导和协助教育部门制定校外托管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校外托管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物价部门则负责对校外托管机构的收费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二)丰富托管形式,推动行业协调发展

一是将校外托管纳入公共服务。校外托管服务涉及千家万户,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应优先考虑将校外托管直接纳入公共服务,由学校、社区等单位和组织具体负责。至于费用问题,当政府财力不足时,建议向家长收取适当费用。建立的模式可以采取中心学校模式、村委会模式、社区模式、幼儿园模式和儿童之家模式等。

二是鼓励社会机构开办商业性质的校外托管。在明确了谁可以有资质办班,哪些项目可以办,应该按照什么标准收取费用等前提下,应大力鼓励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进入托管市场,鼓励社会有资质、有实力的法人实体开办学生课后托管服务,支持其通过连锁机构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三是提升监护人素质,提高居家看护水平。建议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功能,定期举办家庭教育培训,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不断提高监护人做好家教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监督,推动“孩子放学去哪儿”健康发展

有了审批、注册、监管的责任主体,有了开办托管机构的政策规范,校外托管就等于有了行车的轨道。但如果各种托管机构置法理于不顾,各行其是,低价运行,无序竞争,必然会妨碍正规托管的生存与发展,校外托管不能游离于政府的监管,这也是社会发展给城市管理带来的新挑战。严格的监督执法是促进校外托管市场稳定运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总之,有效解决孩子放学后、家长下班前孩子托管问题,是更好地服务儿童和居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也是强化基层组织功能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实现中国梦储备后备力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