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丰:投身青年公益的青年公益人

2017-06-24贝尔

至爱 2017年5期
关键词:陆丰远征筹款

文|贝尔

陆丰:投身青年公益的青年公益人

文|贝尔

01 陆丰01

陆丰与“雷励国际”第一次结缘要追溯到1998年,那时的他还是江苏省盐城师范专科学校(盐城师范学院的前身)英语专业的一名青年学生。当年,起源于英国并专注于青少年成长及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机构“雷励国际”首次来到中国,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携手发起了远征项目。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在这次远征项目中齐聚北京市、山东省和江苏省,共同完成了环境保护、野外探索和社区建设这三个方面的任务,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社会化成 长”。

在报名“雷励国际”的远征项目之前,陆丰对其概念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他只是单纯地觉得,如果有机会和不同国家的青年用英语交流,应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而在这次长达10周的“雷励国际”远征项目中,陆丰和他的队友们为盐城的麋鹿自然保护区建造了一道600米长的铁丝围栏和一个暸望塔,在沂蒙山进行了野外探索活动,同时还帮助盐城新洋港的希望小学完成了社区建设工作。那年夏天,陆丰被晒得黝黑,长出了一头飘逸的长发。当回忆起这段足以改变一生的经历,陆丰显得格外兴奋。

这段与“雷励国际”初相识的经历帮助陆丰提升了自身的英文水平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还悄悄地播种下了一颗名为“青年公益”的种子,为他日后成长为一名青年公益人打下了基础。

200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陆丰选择参加了当时十分热门的公务员考试,并顺利成为上海公务员系统内的一名司法警察,同时负责干警子弟学校的英文教学工作。在这期间,他支持鼓励学生们开办校园英文广播电台,自主策划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当公务员这份工作做到第6年的时候,陆丰开始有了一些迷茫和困惑。“人生在世总是要创造价值的,但我觉得自己创造的价值还不够。” 他说,“那时我不停地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我这一辈子到底可以做什么?我喜欢做的是什 么?”

对于许多应届毕业生而言,公务员是“铁饭碗”,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工作。但对于陆丰来说,当他开始探索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多年前与“雷励国际”结缘的那段经历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了脑海中,“仿佛一颗种子终于找到了发芽的机会”。2008年,30岁的陆丰与当年一起参加远征项目的队友张振辉共同创立“雷励国际”在全球的第21个组织机构─“雷励中国”,从此投身于助力青少年成长、推动青少年参与公益的浪潮之 中。

根据陆丰的介绍,“雷励中国”的核心项目有两个:针对14─17周岁青少年的“青年营”项目和针对18─24周岁青年的“远征”项目。和其他一些聚焦青少年成长的公益机构不太一样的是,“雷励中国”要求每一位报名成功的青少年在正式参与项目之前,需要和自己所在的团队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完成一定数额的筹款工作,以支持自己所参与的公益项目及“雷励中国”的公益事业。他们可以举办以筹款为目标的演唱会、音乐会或运动会,自己创作艺术作品或收集物资进行义卖,或者写作众筹文案在网上进行发布和推广。“在努力筹集善款的过程中,青少年们已经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陆丰说,“首先,团队协作共同实现筹款目标,众人拾柴火焰高,保证了团队参与公益项目的经济来源;其次,在筹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困难和挫折,可以锻炼这些孩子的韧劲和耐性;最后,由于项目本身其实是非常艰苦的,在筹款过程中青少年不停地对别人宣传推广这个项目,其实也是在帮助他们自己进行内心建设,强化这种commitment(责任感)。他们自己必须要对即将要做的事情非常有信心,在实地参与项目遇到困难的时候,才有勇气和力量坚持下去。”

02─04 参与“雷励中国”公益项目的青少年共同完成环境保护、野外探索和社区建设这三个方面的任务

05 在参与“雷励中国”公益项目的过程中,青少年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社会化成长”

“雷励中国”官方网站上的数据显示,自机构2008年成立以来,已经有数千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到“雷励中国”项目中。在这些青少年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雷励中国”已在甘肃省完成了6万多棵沙棘树树苗的培育工作,在江西省鄱阳湖搭建了候鸟看护棚,在贵州省捐赠并建设了两所希望小学,并帮助当地23所希望小学完成了附属设施的修葺工作……面对“雷励中国”成立以来的种种成果,陆丰是喜悦的。“刚开始做这份工作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特别具体的目标,现在来看‘雷励中国’的整体发展速度还是超过原先计划的。”他说,“青少年们在帮助当地社区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虽然付出了许多时间、精力和体能,却收获了更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完成了一次‘社会化成长’。”

从1998年“雷励国际”的远征队员,到2008年创立“雷励中国”,再到如今作为全面负责“雷励中国”运营工作的首席执行官,陆丰坦言自己曾经遇到过许多困难,心态和想法也发生了一些转变。他谈到,在创立“雷励中国”之时,实际上就作出了放弃公务员、转型为青年公益人的决定,性格有些“一根筋”的自己当时其实并没有怎么和家人商量,而是认准了这个目标就一路坚持了下去。虽然家人最终采取的是“默默认可”的态度,但陆丰确实为创办“雷励中国”付出了“代价”─他投入了自己大部分的积蓄,前3年也基本处于没有薪水可领的状态。回顾“雷励中国”初创时的艰难,陆丰表示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年轻时候的我会有一些‘高大上’的目标,希望自己可以建立伟大的成就或事业,成长为像大树或高山那般伟岸的事物。”他说,“运营‘雷励中国’这么多年,我从公益界一些老前辈那里学习到了许多。现在的我反而认为自己应该是一滴水,而非大树或高山。”

陆丰提到,这种从“大树或高山”转变为“水滴”的想法来源于美新路公益基金会发起人叶祖禹先生的一次演讲:大树和高山虽然伟岸,但总是从外界源源不断地汲取养分;而一滴水本身就是可以孕育万物的营养物质,当水滴汇聚起来,还可以变成溪流、江湖和大海。

陆丰愿自己作为青年公益人的努力和“雷励中国”的公益事业可以成为为他人提供支持和养份的“水滴”,滋润一代又一代参与公益、奉献自我的青少年。他以在行业内拼搏多年的青年公益人的身份,向未来有志于投身公益的青年人提出了热切的期盼:“我自己非常欢迎更多有想法、有热情、有毅力的年轻人投身到社会公益和创新服务的领域中来。但你们需要做好思想准备,因为这绝对不是一条容易的道路,可能会面临家人的困惑、公众的不解和初创时的艰苦。但你们要相信,虽然道路崎岖,这条路上的风景却无限美 丽。”

猜你喜欢

陆丰远征筹款
核子远征记
海上特高含水期油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及应用*——以陆丰油田海陆过渡相A油藏为例
归来仍是少年94岁老奶奶高空跳伞为筹款
患者不要众筹被反问:干吗跟钱过不去
德国健身教练变装“圣诞老人”为慈善活动筹款
远征一号甲——升级版太空摆渡车
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谢尔漫的三次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