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条写满标语的黄色小道

2017-06-23晓溪

上海戏剧 2017年5期
关键词:多萝西百老汇巫师

晓溪

观音乐剧《魔法坏女巫》

原著:格雷戈里·马奎尔

编剧:薇尼·霍兹曼

作词/作曲:史蒂芬·施瓦茨

导演:乔·芒特罗

相较于经典的四大英美音乐剧,《魔法坏女巫》可说是年轻的“常青树” (百老汇演出时间最久的长寿明星剧中列第9名),从2003年公演以来就一直广受观众青睐,常演不衰。百老汇演出超过5000场,累计超过5000万观众,累积超过40亿美元票房,收益上能与之并肩的仅有《剧院魅影》和《狮子王》。如今,音乐剧《魔法坏女巫》来到上海了,岂有不看之理?

《魔法坏女巫》是经典童话故事《绿野仙踪》的前传。为了看《魔法坏女巫》,我又重看了一遍1939年版的《绿野仙踪》电影,结论还是和童年一样,多萝西和她的小伙伴没有打动我,所以对《魔法坏女巫》这个故事我也没有抱有很大的期望。

音乐剧《魔法坏女巫》改编自格雷戈里·马奎尔的小说《魔法坏女巫——西方坏女巫的一生》。《魔法坏女巫》的故事发生在多萝西到来之前的奥兹国,讲述了一好一坏两个女巫的成长史。音乐剧的改编基本遵循小说的情节线索,但是与书的结局大相径庭,音乐剧的结尾是大团圆式的,更满足音乐剧欣赏的“快感”和“期待”。

上半场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两个女巫的校园生活展开,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人物和场景让人很直观地联想到霍格沃兹魔法学校,以及只是皮肤绿了的哈利·波特。“坏女巫”艾芙芭生来一身绿皮肤,备受歧视和排挤,实际上她具有非凡的魔力,为人聪慧、勇敢、有爱心,她想要帮助受迫害的动物们,却总是事与愿违。“好女巫”格林达在学校就是一个受欢迎的金发美妞,在艾芙芭的“衬托”下光彩照人,私下她其实热衷追逐名利、爱慕虚荣。

“善与恶”是《魔法坏女巫》对立而又互相转化的二元关系,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自然而然能去思考道德的模棱两可——故事中的两个女巫都不是单纯的好人与坏人,善良的艾芙芭实际上制造出了妹妹感情的破裂、猴子飞天这样的“恶果”,而迎奉上级、死要面子的格林达并没有真正做出坏事,相反成功地踢走了独裁的大巫师,给奥兹国带来了“民主”。

找到《绿野仙踪》的小细节,回答出来每一个为什么——这些“同人”的重任也时时刻刻背负在音乐剧主创的身上,这也是我庆幸去之前看了一遍《绿野仙踪》的地方。从下半场开始,《绿野仙踪》中的胆小狮子、铁皮人、稻草人将被一一赋予诞生的理由,艾芙芭的心路历程也将得到详细演绎。没看过《绿野仙踪》的观众也许看《魔法坏女巫》能看通,但绝对不会没有迷障,比如突然出现的乡下女孩是谁,为什么她会对艾芙芭泼水……从小说改编戏剧的角度来说,极尽所能打造人物群像、容纳更多枝节,最后还把故事圆回来,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勇敢、也很讨好原著党的创作方向,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作品能在这样的状态下达到很高的完成度,《魔法坏女巫》也没有做好。与此同时,《魔法坏女巫》不想停留在奥兹姐妹花的爱恨情仇上,或者说把它的观众群圈定在年轻女孩上(这是当下剧场的主力群体)。《魔法坏女巫》不遗余力地添加了各种人物、象征、比喻、亲情友情爱情来深刻这个故事,尤其下半场的情节基本都是政治正确的讽喻和强力“圆满”的“同人”。

蒸汽朋克风格的舞美服化,以及飞天遁地变化多端的场面调度,为《魔法坏女巫》的视觉增色很多,这是百老汇成熟的工业流水下通力合作的优秀展现,但一派灯红酒绿、风情万种之下,是“寓政治于娱乐”的浓浓说教味。在这里,动物开口说话,大巫师实行高压独裁统治,蛮支金人成了盲目的中产阶级。大巫师看中艾芙芭的强大魔力,在艾芙芭不愿被大巫师驱使之后,大巫师利用权力,煽动群众视艾芙芭为异己欲除之后快,又全力扶持格林达“上台”——这是我看到的,相信经历过JK·罗琳、宫崎骏洗礼的观众,看过出神入化玩转这一套的迪士尼电影《疯狂动物城》的观众,应该不会看不出《魔法坏女巫》的各种黑色情节来,而校园欺凌、法西斯主义、尼克松水门事件、种族主义、官僚政治等等也都不是难懂的“隐喻”。

实际上编导也意识到说教味重的问题,于是设置格林达这个人物经常出来装疯卖傻,来抵御这种说教的“冷感”。不过真正令我失望的是,作为音乐剧,我几乎没有对里面的任何歌曲留下深刻印象,整个剧中歌曲的配置似乎都在意料之中,格林达是装腔作势的女高音,王子费耶罗出场必须是风情万种的百老汇歌舞,大巫师必有一番坏人插科打诨的“独白”,而艾芙芭为了表达人物的成长,必然是要有一首歌来“冲破阻隔释放真我”——上半场在我看来更像是艾芙芭高音标到High F唱《抵抗地心引力》(Defying Gravity)这首歌的加长剧情版MV。

《绿野仙踪》里,好心仙女格林达只给多萝西一条黄色小道,但作者從没有只给读者一条道,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想象去解读这个寓言,而《魔法坏女巫》整个故事的逻辑很杂乱,主题太“多元”, 可能我看出的也不多,主创想表达得更多更复杂,但这无关紧要,它们没有在故事内核上做出新的批判、实现新的超越,只是被各种表征包裹的“伟光正”罢了,很难真正把视线集中到主人公身上,也让人很难在情感上真正投入这个故事。我们看似有各种选择,但实际上最后只有一条写满标语的黄色小道。

猜你喜欢

多萝西百老汇巫师
记事或悼友人(外一首)
神秘的北部巫师
百老汇所有剧院关闭至今年年底
鼠之心
住在百老汇的“喵星人”
“澳门百老汇”复活节精彩纷呈
汉米尔顿
巫师和羊
柳树之旅之与巫师大战
我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