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生活:从“富矿”中提炼“五有”

2017-06-22曹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绒线富矿校园生活

曹津源

中学生经常用“三点一线”形容校园生活的单调枯燥,并以它作为作文“无米为炊”的理由。其实,只要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发现,校园生活是“真实”与“美丽”的富矿,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蕴藏着众多“稀有金属矿”。怎样开掘这一“富矿”,写出佳作呢?《艾香飘进教室》为我们提供的方法是“五有”:

1.有真实的校园气息。高考前学子的生活状态怎样?作者没有刻意回避,而是用“加班加点”“辛苦疲劳”“压力沉重”“神色凝重”“箭在弦上”等词语渲染极度紧张的环境和气氛;学子面對“端午讯息”只能“失望”,这便是当今教育的缩影。有了这些描写,情境的展开才接“地气”,给人真实感。

2.有紧凑的故事情节。文章没有直奔主题,而是以“师生同过端午节”为线索,有详有略地叙写“学生失望—黑板画粽——‘我心游离——毅然买粽——师生同乐——艾香不散——结出硕果”的动人故事。记叙文的六要素全都具备,这就提升了作文的可读性。

3.有精彩的细节描写。细节是情节链条上闪光的珍珠,不可或缺。学子们在黑板上画的粽子“袅袅飘着热气”,多逼真!那艾叶呢,“像双手一样捧起”,多形象!配上的文字“热闹是他们的……”还是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句子呢,多幽默!难怪“我”都“不忍批评”他们呢!读着这样的细节,我们会从心底涌出两个字——“理解”。描写“我”“步入教室时”的细节也很精彩,“几十只系上彩色绒线的手腕,齐刷刷伸给我看”“有个女同学跑上讲台,为我也系了一根美丽的绒线在腕上”,这是何等感人的场面!其情之真实、其乐之和美,跃然纸上。

4.有含蓄的言外之意。请注意“班里紧张压抑的气氛也悄悄有了改变”这一句话,它给我们的言外之意是:考前,学子们不能再“加压”而应该“减负”,让脚步歇一歇,节奏慢一慢,心境松一松,给灵魂设个“弯道”,才是到达理想彼岸的良策。作文结尾的数字点到为止,其言外之意却令读者深长思之。

5.有耐读的新颖标题。文题“艾香飘进教室”既是写实,又是比喻:爱心、温暖与感激培育的鲜花不正如艾香般沁人心脾吗?

猜你喜欢

绒线富矿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里的尴尬事
校园生活的幸福密码
爱上劳动,开启幸福校园生活
民国时期国货运动下国产绒线营销策略分析
浅谈到社区新闻富矿里捡金子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绒线小猫
女女性艺术家作品是座富矿吗?
欢乐的校园生活
工业旅游:“富矿”缘何掘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