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共读:提高家庭教育成效的路径

2017-06-22阮周勤邹瑜梅

中国德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书目亲子读书

阮周勤?邹瑜梅

2015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如何提高小学家长学校办学实效性,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亟待探索的问题。笔者以古田县第三小学家长学校为个案进行探索和分析研究。

该校大部分学生是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以2015年为例,全校学生738人,其中是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639位,占全校学生的86.5%。经过调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相对城关其他小学家长来说普遍偏低,在家教方式上存在简单、粗暴的错误倾向。大多数家长过度重视孩子的分数,而忽视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严重缺乏家庭教育理念。基于这一背景,学校开展了亲子共读活动,号召家长学习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家长逐步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促进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一、做好宣传发动,营造优良阅读环境

读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阅读进行研究,认为对刚步入书海的未知者要有目的、有系统地宣传和推荐适合他们的读物,并教给他们一定的读书方法。有了合适的阅读内容,加以科学的方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轻松地在书海中遨游,更好地获取知识。

1.寄送亲子共读倡议书

为了让家长认识到亲子读书活动的意义并积极地参与其中,学校给家长寄送了《亲子共读倡议书》,旨在呼吁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亲子共读倡议书从环境、时间、方法上给予家长全面指导,主要内容包括为孩子建立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设置一个家庭图书架,并适时添置一定数量的好书;每天抽出20—30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充分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父母和孩子相互监督读书情况,并用亲子阅读记录本记录下来,使老师能清楚地了解到每位学生家庭的亲子共读情况。

2.推荐精选阅读书目

学校科学选取家长和孩子必读书籍及推荐书目目录。2016学年,学校选定的家长必读书籍为《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学生的必读书籍为中华经典诗文。学生必读书籍又分为高低年级,低年级学生读《三字经》《弟子规》,高年级学生则读《道德经》以及学校编写的校本课程《古诗古韵考级手册》。并且在学校编撰的《亲子共读》阅读记录本上列出了家长和孩子每周的必读内容,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列出推荐选读书目,并将之挂在班级QQ群,供其自由选择。

3.倡导自主选择

学校鼓励学生和家长多到书店和图书馆读书,因为书店和图书馆书籍种类多且有具体的分类,孩子很容易选择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书籍。而且,这些地方的读书氛围浓厚,孩子能够接受最好的熏陶。从而使得亲子共读活动遍布每一个角落,不仅在学校和家里,也可以延伸到社会上。在图书馆选择阅读书目时,我们鼓励孩子要“多元化”。不同类别的书对孩子有不同的教育作用,童话故事类的图书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使孩子明辨是非,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知识类的图书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启迪孩子的智慧;散文诗歌类的图书可以使孩子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鼓励学生和家长走进图书馆,多样化选择阅读书目,旨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还要尽可能通过广泛的阅读开阔思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创新亲子共读形式,激发主动参与意识

良好的习惯离不开家庭的影响,亲子共读活动取得成效一定要有家庭的配合。所以家长要坚持做好阅读的榜样,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为此,学校充分发挥班级家委会委员的作用,创新亲子共读方式,激励家长主动参与阅读,全力打造亲子共读氛围。

1.方法指導,提升家长素养

第一,聘请专家指导。家长学校不定期地邀请古田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家教专家或本校的讲师、指导师开展亲子共读专题讲座,呼吁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教给家长阅读方法并解决家长在家庭教育、亲子共读中遇到的问题;第二,开展示范教学。教师开展家长进课堂示范阅读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利用一些可行的指导策略和孩子互动来完成集体阅读活动。教师把平时对阅读活动的一些想法与指导要求告诉家长。通过教师的示范阅读,家长逐渐掌握了一些亲子共读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中和孩子互动,从而使得亲子共读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2.网络展示,激励家长主动参与

为了吸引更多的家长主动参与到亲子共读活动中,学校各个班级都建立了班级亲子共读QQ群。活动之初,每天晚上由班级家委会主任安排一位家委会成员和他的孩子通过手机朗读,录音传至QQ群。每个班级的5个家委会成员每天轮流在QQ群里朗读。如今,家长非常乐意在QQ群里和孩子一起朗读,和大家分享阅读时光。许多家长还将自己和孩子在一起阅读的温馨场面拍摄下来,上传QQ群,让大家共同见证、分享、交流。这样,不仅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也为孩子的成长留下了美好回忆。

3.丰富活动,激发孩子阅读乐趣

每逢节假日,家委会都会策划丰富且有意义的亲子活动,组织家长们带领孩子走出家庭参观,促进亲子共读更加贴近生活。比如:三八妇女节时,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在自然中学会感恩;国庆节时,带领孩子们拜访光荣院老革命先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班级开展亲子共读成果展示会、亲子朗诵会擂台赛、亲子手抄报比赛、亲子日记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和父母提供共同展示的机会。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认识到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同时也激发了家长对亲子共读活动的兴趣。

三、注重反馈交流,提高亲子共读质量

为使亲子共读活动向深度发展,学校除推荐书籍、传授读书方法外,还增加了反馈交流指导,来提高亲子共读的质量。

1.家庭亲子监督

为了保证亲子共读的有效实施,学校还建立了亲子监督机制编撰并印发了《亲子共读》记录本,要求家长和孩子每天要一起阅读并填写“亲子共读记录表”。左边表格填写孩子的阅读情况(包括阅读书目、阅读时间统计),由家长监督签字,右边表格填写家长的阅读情况(包括阅读书目、阅读时间统计),由孩子监督签字。学生和家长在完成阅读任务后,在亲子共读本上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收获,或者记下读书笔记。这种亲子相互监督的阅读方式有效促进了亲子共读的落实。

2.家长读书交流

家长学校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家长读书交流会。通过这个平台,家长们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心得。交流内容主要包括亲子共读的收获,与孩子一起读书的快乐感受,自己的读书成长过程以及怎样培养孩子浓厚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讲述“亲子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等。

3.教师批阅反馈

虽然亲子共读的主要参与者是学生和家长,但是教师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教师时常利用语文课把亲子共读的阅读理念传达给学生,利用班队会总结每周亲子共读笔记的记录情况,利用QQ群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及家长,利用课余时间批阅亲子共读笔记,利用阅读课参观写得规范的亲子共读笔记,利用家长会赏读精妙的读书笔记。通过教师的努力,家长对亲子共读更加重视了。

4.书香家庭评选

每个家庭只要坚持一学期能认真完成亲子共读记录本里面的任务,有阅读,有记录,检查孩子能背下本学期的必读经典内容,就能被评为班级“书香家庭”。

提高家长学校办学实效性,需要家长们深度参与学习。本校借助亲子共读活动,采取一系列措施,让家长坚持阅读家庭教育书籍,让孩子坚持诵读中华经典和推荐书目。通过亲子共读活动,家长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科学的家教方法。亲子共读也提高了家长关注孩子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留守儿童和寄宿在托管机构的孩子,由于没有家长的陪伴,现阶段暂时无法进行亲子共读,下一阶段,我校将针对此类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探索。

【阮周勤,福建省古田县第三小学校长;邹瑜梅,福建省古田县第三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马小芳

读者热线:010-62003990

猜你喜欢

书目亲子读书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