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广源模式”

2017-06-22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吴政卿雷振生周正富晁岳恩

河南农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郑麦强筋订单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吴政卿 雷振生 周正富 晁岳恩

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广源模式”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吴政卿 雷振生 周正富 晁岳恩

河南是我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2003—2015年,河南小麦创造了“十三连增”的记录,2016年小麦再获丰收,总产量达693.2亿斤。虽然小麦连年丰收,但市场上却出现了小麦买卖“两难”问题,一边是小麦库存量不断增加,农民发愁粮食价格低、不好卖,遭遇“卖粮难”;另一边却是面粉加工企业原料紧张,“守着粮仓缺麦子”,难以买到符合要求的小麦,进口小麦大量流入,企业“买粮难”。该问题也直接导致了河南小麦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怪象,怪现象的产生凸显出河南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结构性矛盾。要解决小麦市场“两难”并存、“三量”齐增的尴尬,亟须加快对小麦供给侧改革进程。

在河南农户普遍遭遇“卖粮难”的同时,安阳县广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广源)安排的2.67 万hm2郑麦366订单基地生产出的优质小麦却遭到了企业的疯抢,每kg小麦普遍以高出市场价20%加价出售,优质麦订单生产深受农户和企业的欢迎,2016年秋播郑麦366订单面积一举突破了4.67万hm2。优质麦订单生产在实现农业增效的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源模式”,为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益探索。

一、“广源模式”的核心及其主要做法

“广源模式”是指安阳县广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推广优质强筋小麦郑麦366过程中,形成的“粮食(面粉)企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科研”的优质麦生产模式。该模式以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往上联系面粉、粮食企业,根据上游企业的需求确定订单生产面积,统一加价收购,向下联系乡镇、村负责人安排生产基地,同时与育种(科研)单位结合,提供了配良种和配套技术服务。利用该模式郑麦366得以快速的应用,实现了国产优质麦大面积产业化生产,“广源模式”成为了我国粮食“订单化”生产的典型。该模式的核心要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市场为导向,精选企业认可的优质强筋品种,重点解决小麦丰收无人收购的难题。

强筋小麦蛋白含量高、面筋强度大,是制作面包的必需原料,也是生产主食产品面条、馒头、饺子等专用粉的主要原料。进入20世纪90 年代后期,“广源”负责人吴章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调整以及食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对优质强筋小麦的需求必然日益增加。吴章所在的安阳市恰好为我国强筋小麦生产的优势区,为了把握先机,吴章从1997年就开始与相关企业广泛联系,大量引进优质强筋品种,在不同地点试种,发现大多数优质品种品质在不同区域和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大,品质稳定性差,满足不了企业优质麦收购标准;少数品质达标品种在抗倒、抗寒、抗病以及丰产性、适应性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为此,吴章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品种。2004年,吴章从加工企业了解到,河南省农科院新国审品种郑麦366加工品质一流,企业正在到处寻找郑麦366的粮源。吴章与省农科院取得联系,引进了郑麦366,在安阳市多个乡镇开展了试种,在产量、抗性等方面郑麦366表现均超出当地主推品种,收获以后将样品送至多家加工企业进行品质分析,发现每个试验点品质均达到国家强筋麦标准,烘焙和蒸煮品质尤其突出,企业愿意加价收购,相关负责人说,有多少收多少。至此,吴章终于找到了小麦订单化发展的突破口-郑麦366。

(二)科技护航,重点突破了小麦生产的安全性

为了大面积推广郑麦366,吴章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在安阳安排了多项栽培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集成了郑麦366优质高产、高效技术规程,在安阳地区基本解决了优质小麦抗冻、抗倒、抗病及丰产性的一系列问题。吴章于是带领农民加快了郑麦366在安阳规模化种植和生产的进程。由于刚开始的几年里风调雨顺,吴章在配套技术的要求方面渐渐有点放松,为此吃了不少苦头。2008年,全省大规模发生倒春寒,郑麦366也不能幸免,为了维护农户的利益,凡是产量不足400 kg的田地,吴章自掏腰包通过现金补齐到400 kg,这一年吴章损失严重。为了防止类似的小麦生产安全性再次发生,吴章又一次联系到河南省农科院专家,寻求解决之道。专家通过实地调研,重点强调下面两点栽培措施必须落实到位:一是适当晚播,安阳地区不能早于10月10日;二是春节过后,喷1次井冈霉素防纹枯病。从此,吴章每年通过各种途径使种植户切实落实这两条管理措施,2009年以来,“广源”再也没发生过大的小麦生产问题。

(三)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推行规范化的“三级”生产制,实现了优质麦成方连片规模化种植

早在2004年,优质小麦订单生产还是个新鲜事物,普通农户不容易接受,为了打开突破口,吴章采用“以点带片”的示范策略。首先,在各村选择典型农户,每667 m2投入200元免费提供种子和农资,收获后统一加价15%~20%进行收购,仅每667 m2加价就可增收150元,示范效果显著,通过农户口口相传,快速的实现了整个村农户连片种植优质麦。

随着种植户的扩大,吴章为了规范化生产,对种植户探索出了“三级”生产制组织形式。第一级:合作社负责与粮食加工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联系,与企业合作,负责订单生产面积和全省小麦收购事宜。与科研单位合作,提供小麦良种和生产技术,并组织召开优质麦“产供销”衔接研讨会。第二级:区域负责人。每0.27万~0.33万hm2设置一名区域负责人,负责所在区域的优质麦生产和收购。第三级:村负责人。负责所在村优质麦生产和收购。在该组织形式的保障下,郑麦366实现了快速的大规模应用,2016年订单生产面积突破了4.67万hm2。

(四)订单化生产实现了优质优价,农民喜欢、企业欢迎,为优质麦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为了确保粮食和加工企业、合作社以及农户的三方利益,推进优质麦订单生产有序开展,每年合作社分别与粮食和加工企业,以及与农户签订相应的加价收购“订单”协议。在协议的保障下,农户所种植的郑麦366都通过合作社实现了统一加价收购,收购价格每公斤高出普通小麦0.2~0.4元;合作社收购的每公斤可获得0.02分~0.04分的利润,粮食和加工企业每公斤优质麦可节本增效0.12~0.15元。三方的互利,进一步的促进了优质麦“订单”农业的发展,“广源”推广应用郑麦366的面积从2004年的不足3.33 hm2迅速发展到2016年的4.67 万hm2,其中在河南3.73万hm2,河北邯郸0.53万hm2,陕西渭南0.87 万hm2。

二、“广源模式”的成效

十多年来,“广源”在安阳县及周边累计安排优质麦订单生产基地超13.33万hm2,平均每667 m2种优质麦可增收150元,共为当地农户增加经济收入超3亿元,“广源”也获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盈利1000多万元。

“广源”与益海(嘉里)、中粮集团(新乡)、五得利等一些国内大型专用粉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累计为企业提供优质原粮超20亿 kg,减少了相关企业对国外优质麦的依赖,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产品档次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河南电视台新闻联播、科技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科技报、中国新闻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均对郑麦366的订单化生产模式给予广泛的报导和宣传。

三、“广源模式”对小麦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一)小麦供给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选品种合理化布局为前提

虽然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小麦产量年年攀高,但大部分都是中筋麦,优质小麦产量不足,特别是用在满足面包、糕点等新兴面食产业的小麦原材料缺口很大,还不能满足食品加工业和消费者快速增长的需求,品种、品质、品牌都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强筋、弱筋优质高产小麦,加强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建立拓展优质小麦种植基地,从源头上推动小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二)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要以新型农业经营为主体,大力发展订单化生产模式

2016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收入增幅下行压力不小,需要拓宽增收渠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要从效力考虑,更要考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怎么样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利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水平在提升,农业机械、动力机械覆盖的程度越来越高,能够更好的了解市场、化解风险,实现规模化、高效化经营,同时与农民联系紧密,他们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功能作用是显著的,“广源模式”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因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带动和引领作用。

(三)建立产供销联合体,打通产业链,引导订单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当前我国“家庭种植-中介收购-国家储备”的小麦供销体系适合一般面食的需求,对强筋、弱筋小麦的结构性调整却失灵,造成小麦优质实现不了优价,而且优质小麦的产量相对不稳定,市场风险大,这导致农民甚至种粮大户都不愿意冒风险、调结构。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那种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和组织措施来推动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做法已失灵。因此,要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新型优质小麦产供销体系,就要像“广源模式”那样,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组织作用和市场的引导、调节作用,加强合作社、农户、科研(育种)与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实行优质小麦规模化种植、单品种收储、订单化销售,有效的保证小麦优质优价,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民三方共赢,调动农民调结构的积极性。同时国家也应该尽快建立小麦的分级收储体系,建立不同等级的品质指标,确保小麦优质优价。

猜你喜欢

郑麦强筋订单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816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汝州市2018年度12个优质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新郑市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