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民解忧的好代表
——记静海区人大代表张玉忠

2017-06-22徐学亮

天津人大 2017年4期
关键词:海区庄子纠纷

徐学亮

为民解忧的好代表
——记静海区人大代表张玉忠

徐学亮

静海区中旺镇罗庄子村党支部书记、今年53岁的张玉忠可是个大忙人。作为罗庄子村的带头人,他既是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又肩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两副重担。上到党委、政府安排的重点工作,下到父老乡亲衣食住行的日常琐事,他都要亲力亲为,整日忙碌,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是爱管鸡毛蒜皮的“小巷总理”。

张玉忠当选为区、镇两级人大代表以来,凭着真挚的为民情怀和担当精神,跑田间地头、坐百家炕头,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倾听民声,收集民意,为民代言,忠诚履行代表职责,维护村民利益,把一件件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使一个个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和谐的种子播进了村民的心田,增添着村民的幸福指数。

当好“当家人”,服务群众干劲足

中旺镇罗庄子村是静海区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全村450户村民,常住人口1300人,生活方式传统,民风朴实。由于交通不便,对外联络少,村民们长期以来观念落后,生活并不富裕。面对村民们思变求富的愿望,张玉忠任支部书记、村主任20多年间,凭着与生俱来的敏锐,不仅自家干起了企业,还带领乡亲们办起了村集体企业——凯泰胜金属制品厂。2008年成立农机合作社,逐渐地改变了罗庄子村的落后面貌,让乡亲们有文化懂技术,带领大伙儿走上致富路。

张玉忠任镇代表15年来,始终把兴村富民的担子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组织全村党员骨干成立了为民服务先锋队,从村民最关注的改善村庄落后基础设施抓起,多方筹措资金,硬化村内道路3公里,建桥梁1座,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针对本村没有幼儿园,孩子们要到外村入园的不便,张玉忠积极协调教育主管部门和镇政府支持,于去年建成罗庄子幼儿园并投入使用。为了让村民办事不出村,他建立了罗庄子村便民服务站,严格按照镇党委要求,带头落实坐班值班制度,为民服务事项全程代理,为村民代办各项事务上千件。在便民服务站,村民推门就进有事直说,俨然把这里当成了家。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经过张玉忠和村“两委”干部的数年努力,罗庄子村欣欣向荣、旧貌换新颜,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悄然发生,赢得了村民点赞,大伙儿都说张玉忠是个实干家。

当好“贴心人” 调解能手解民忧

从当上罗庄子村党支部书记那天起,张玉忠就有一个梦想:在村子不断发展的道路上,村民们尊老爱幼、邻里相亲、幸福和谐,一个村就像一个大家庭。这彩虹般的梦想,激励着他时刻关注民生,把村民的事当自己事办,认真细致处理村民鸡毛蒜皮小事,用情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把村民间的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这其间的一幕幕感人场景,在村里被传为美谈。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张玉忠为人公道正直,有一套独特的调解方法,村民都信任这位静海区优秀人民调解员,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他商量,请他调解。多年来,张玉忠针对村民纠纷矛盾多的特性和所带来的压力,秉承“凡事都要有章可循”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进调解工作互通、互融、共抓、共管。他先后在该村建立人民调解组织、治保组织、联防组织,并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制定了罗庄子村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建设方案,投入8万多元,建立村综治维稳中心,实行“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四联机制以及矛盾纠纷、治安问题、不稳定因素不间断滚动排查的“三排查机制”,并实行对调解成功的纠纷15日内回访机制,确保有始有终。他还组织村委会制作张贴了相关法律法规示意图,使一些调解常用法律法规通俗易懂,达到一目了然的宣传效果。每当看到一个个矛盾纠纷化干戈为玉帛时,张玉忠感到那一刻,再多的辛苦付出、紧张忙碌,似乎都是值得了;看到村民们和谐相处,他的心才是最踏实、最温暖、最幸福的。几年来,该村集体上访和治安、刑事犯罪案件保持零记录,成为静海区民主法治村,张玉忠也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人民调解员”。

当好“代言人” 履职尽责有担当

“当选人大代表是一份职责,也是一份力量,目的是更好地奉献和服务于人民群众。”张玉忠自当选区、镇两级人大代表以来,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着他履职的动力,他给自己确定了努力方向:要做人民意愿的代言人、做履行职责的明白人、做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做公益事业的热心人。多年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到村路建设,从社区服务到重点项目,张玉忠从不含糊,各项工作立竿见影,履职身影无处不在,赢得村民挑指交口称赞。

为了更好履行代表职责,张玉忠把加强理论学习摆在首位,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坚定自身政治定力和思想自觉。他常说:“人大代表就要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好务。代表的优良作风具有无声的力量,可以让代表和群众心贴心。”一有时间,张玉忠就和村民坐在一起,有话当面说,有事大家议,集聚智慧,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听取群众意愿呼声。对于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他及时汇总,利用参加人代会、人大代表视察等形式提出议案建议。他关心民计民生,关心群众的日常生活,切实体现出了“人大代表为人民”。在走访调研期间,他耐心听取群众的意见,有群众向他反映在镇区内办事、赶集时入厕难问题,经过实地考察后发现中心街上确实没有一座公厕。于是在去年镇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解决镇区内流动人口入厕难问题的建议,建议在中心街修建公厕。该项建议得到了镇人大以及党委政府的重视,镇人大答复将于今年在中心街修建2座公厕,并将该项工作列入今年镇政府工作计划,将彻底解决镇区内流动人口如厕难的问题。

涓流汇海,聚沙成塔。在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上,张玉忠不忘初心,以民乐为己乐,以民忧为己忧,带领村民共建美好家园,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高尚情怀。

张玉忠代表在给村民讲解政策法规。

猜你喜欢

海区庄子纠纷
不正规半日潮海区高(低)潮选取的探讨
误帮倒忙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黄瑜航??《年年有余》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从一件农资纠纷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