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造谣学校》中谣言的传播及其喜剧效果

2017-06-21黄福奎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4期
关键词:理查德传播学谣言

黄福奎

摘 要:从传播学的视角解读《造谣学校》,解析谣言的概念,阐释谣言的形成机制和其传播的社会机制,揭示该剧中谣言的负功能和人名的寓意,探讨谣言消解过程中产生的喜剧效果,以期帮读者更全面深入地把握作品的主题。谣言不但是个体追求心理平衡、实现权力话语的方式,而且是传播障碍的产物。谣言传播还受社会环境影响,消解其负功能需要传播者、受传者和传播媒介等多方面的努力,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

关键词:理查德·布林斯利·谢里丹;《造谣学校》;谣言;传播学;喜剧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4.087

理查德·布林斯利·谢里丹(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1751-1816)是英国18世纪杰出的社会风俗喜剧作家。他的戏剧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独具特色,把严肃的道德和社会风尚与卓越的写作技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以他机智、灵活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大批读者。许多评论家盛赞《造谣学校》(School for Scandal,1777)是谢里丹的代表作,是英国戏剧的优秀典范。根据英国剧场的记载,“在伦敦上演的次数比莎士比亚到萧伯纳的任何一位剧作家的作品都要多。”对《造谣学校》的评论多集中在戏剧语言、道德观、感伤主义等的解读,但尚未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其中的主题意义。本文旨在从传播学的视角解读《造谣学校》,阐释该剧中谣言如何得以传播及其产生的喜剧效果。

1 谣言的概念解析

对于谣言的定义,各国历代学者们众说纷纭。在古代汉语中,“谣言”一方面指民间流传的民谣、歌谣,另一方面指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在现代汉语中,“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时过境迁,“‘谣言古代含义的中性理解,已经逐渐淡化,形成以贬义理解为主的含义。”此外,人们经常将谣言和流言混为一谈。郭庆光认为,“流言有自然发生的,也有人为制造的,但大多与一定的事实背景相联系;而谣言则是有意凭空捏造的消息或信息。”基于传言制造者的动机的差异,周晓虹提出“传言可以细分为流言和谣言,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无意识传播,后者则是有目的捏造,一般怀有恶意,为的是造谣生事。”在王润看来,“流言是指未经核实而在私下广泛传播的信息;谣言是指被官方辟谣或事后证实为虚假的信息。”而《造谣学校》的英文名,谢里丹采用了具有“诽谤、中伤、丑闻”含义的Scandal,而非具有中性含义“传闻”的Rumor。综上,笔者将谣言定义为:公开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虚假信息。

2 谣言的形成机制

谣言不但是个体追求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个体实现权力话语的一种方式,同时它还是传播障碍的产物。

2.1 谣言是个体追求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

人们在散播谣言的过程中,将心中压抑已久的不良情绪宣泄和释放出来,从而实现心理平衡。斯内威尔夫人在年轻时,因造谣中伤受过伤害。她坦承,“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没有什么比得上,让他人的名誉沦落到跟我那时一样更快乐了。”由此看来,她造谣生事的动机来源于内心曾受到的创伤。她就像一座休眠的活火山,为了追求能量守恒(即心理平衡),随时都有可能将压抑在心底的不满“井喷”出来。就连斯内克也认为,克拉克凯特夫人无事生非的本领虽然高超,但依旧逊色于斯内威尔夫人的造谣。

2.2 谣言是个体实现权力话语的一种方式

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想家福柯(Michel Foucault)的权力理论认为,话语不仅是“言谈”行为,更是一个人们了解、应用和运作社会的现实世界的陈述系统。通过它,也可以构成主客体之间错综复杂的权利网络。现实和陈述系统很难分离,通过对陈述系统的控制,陈述的主体“把自己的某种偏向或者规则传递给社会,确立自己的地位。”在以斯内威尔夫人为“校长”的“造谣学校”中,资产阶级和贵族的男男女女都欲在该社交圈子中突出自己的地位,建立和巩固各自的话语权,“他们对话老练,语言刻薄”。

2.3 谣言是传播障碍的产物

从谣言的传播过程来看,传播要素包括谣言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传者。这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由此形成了传播过程的三个环节:信息传达、信息接受和信息反馈。对于信息传达,传播者要按照不同傳播媒介和受传者的特点,将信息转换成可供传输的信号或受传者可识别的符号,即编码。对于信息接受,受传者接受信息后,主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传输信号解释为有意义的符号,即译码或解码。而信息反馈,是指“受传者接受讯息后,运用代码将自己的感受、评价以及愿望和态度向传播者所作出的反应。”在信息反馈过程中,传播者变成了受传者,受传者便是传播者。由此看来,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身份是相互转换和不断变化的。若正式传播渠道不畅,形成传播障碍,引起其中任何一个传播环节中断,就会产生谣言。

在《造谣学校》中,众人在蓬托夫人的聚会上高谈阔论国内繁殖诺瓦斯考西亚品种绵羊之事。莉蒂希娅派普小姐养的绵羊一胎生了两只,结果“耳聋”的道尔杰邓迪吉女士却误听为派普小姐生了对双胞胎。“第二天,到处都在这样传。几天后,全镇的人都信以为真。不到一周,就有人说知道孩子的父亲,连小孩寄养的农舍都一清二楚。”在此过程中,道尔杰邓迪吉女士的听力障碍造成了信息传播障碍,继而导致了谣言的产生。

3 谣言传播的社会机制

谣言的传播者和受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谣言传播的重要因素。始于15世纪的英国圈地运动,在十八世纪后期,“圈地的过程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同时也进行排挤英国小农民的过程。”工业革命虽然大大削弱了贵族地主阶级的地位,但他们仍属统治阶级,依旧掌握大权。在以斯内威尔夫人为首的资产阶级沙龙中,绅士太太们饱食终日、无事生非。出入该沙龙的提泽尔夫人也耳濡目染,深受其影响。提泽尔夫人原本是个普通的乡绅女儿,在没遇到彼得·提泽尔爵士之前她穿着朴素、生活简约:白天“检查乳品房,照看家禽,摘录家庭账簿,并给阿姨黛博拉的宠物狗整理毛发。”夜晚画画、玩牌、弹琴、读布道文……嫁给年过半百的彼得爵士后,她挥霍钱财,变得爱慕虚荣,就连丈夫也曾善意地提醒她:“这毕竟是生活!冬天在你化妆室里装饰的花就多得足以让万神殿变成温室,并且可以在圣诞节举行园游会了。”

此外,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为创作《造谣学校》提供了重要素材和创作动机。谢里丹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托马斯·谢里丹(Thomas Sheridan)是优秀的希腊语和罗曼语大师,母亲弗朗西斯(Frances Sheridan)是剧作家和小说家。谢里丹于1762年进入哈罗公学学习,“‘演员的儿子这个身份曾使他在这所贵族化的学校里受到不少嘲讽。”1770年,他遇到了长相甜美、歌声动听的伊丽莎白·林利(Elizabeth Ann Linley),并于1773年和她结为伉俪。他们原本可以靠伊丽莎白的美貌和歌喉取得不菲的经济收入,但他“不愿仅仅被人称为‘歌唱家伊丽莎白·林利的丈夫,而要像所有的男子汉大丈夫那样挑起养家糊口的担子。”由此看来,谢里丹的自尊心极强,他不愿意被他人贴上“演员的儿子”和“歌唱家伊丽莎白·林利的丈夫”这样的标签。正是不愿遭受别人的冷嘲热讽,他才下决心走上了靠戏剧创作谋生的道路;正是不愿忍受哈罗公学里别人的流言蜚语,他才将上层社会好造谣生事这一恶习当作写作素材,搬上戏剧舞台。“他巧妙地把原来写的两个片断《造谣者》和《蒂热尔一家》结合到一起,变成了现在的《造谣学校》。”

4 谣言传播的负功能

谣言的负功能(Negative Function)主要指谣言的负面作用。1948年,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与罗伯特·默顿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一文中深入地探讨了传播的负功能,具体表现为如下。

(1)大众媒介持续不懈的宣传会使人们完全丧失辨别能力,从而不假思索地顺从现状;

(2)媒介是使大众的审美鉴赏能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3)媒介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

(4)麻醉精神:一是让人沉醉在虚幻的满足之中;二是由此剥夺人的行动能力。

谣言的负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个人、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消极影响,“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变成最有杀伤力的流言。”爱造谣、传谣的克拉克凯特夫人曾“致使六对婚姻关系破裂,三位儿子失去继承权,四人被迫私奔,许多起严厉禁闭,九桩分居赡养费,两起离婚案件。”

为了暗讽谣言的负功能,“文学作品中的每个人物的姓名都被作者赋予了一定的含义。”名如其人,根据词汇学构词法,Sneerwell=sneer+well。sneer“嘲笑”,well“很好地”,喻指“善于嘲笑、讥讽的人”。斯内威尔夫人身为“造谣学校”的“校长”,其造谣生事的本领确实出众。Backbite=back+bite。back“背后”,bite“咬”,喻指巴克百特爵士是“背后使阴招伤人者”。Crabtree=crab+tree。crab“蟹;山楂子”,喻指克拉布特里是“横行霸道者或尖酸刻薄、爱争吵之人”。Snake“蛇”,喻指“阴险、卑鄙的小人”。Candour“坦率的”,坎德夫人传谣纯粹是无所事事,打发时间。Surface“外表”,这兄弟俩的姓氏寓意深刻:从表面上看,约瑟夫是一个青年楷模,实则他狡猾、自私、贪婪、造谣,是个虚伪的无赖;查尔斯表面上是个鲁莽、挥霍的浪荡子,然而他是一个善良、坦诚之人。当摩西一一列出查尔斯的“罪状”时,就连奥利弗爵士也亲自为他辩护,接连三次说道:“但他没有卖掉我的画像”,并最终将他选作自己的继承人。

5 谣言的消解与喜剧效果

谣言的消解往往会产生喜剧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教育方式上,该剧通过嘲弄“小人”以教化大众。在彼得爵士家,克拉布特里和巴克百特爵士因彼得爵士和谁决斗、受的是刀伤还是枪伤之事而争论不休,双方还精准地描述了他受伤的部位,直到安然无恙的彼得爵士出现后把他们赶走。谣言与客观事实完全偏离,南辕北辙,让人的期待落空,忍俊不禁。依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见,“使人们发笑的原因并不是突然荣耀,而是由于我们的紧张的期待突然消失于虚无。”

在题材选择上,该剧取材于有钱、有闲阶层搬弄是非的可笑丑态。他们的行径虽没引起大灾大难,但令人啼笑皆非,结局也喜乐圆满。“屏风”一戏富于喜剧性,“它可以和莎士比亚喜剧中的任何精彩片断相媲美。”约瑟夫的虚伪面目被彻底揭穿,被他的甜言蜜语所蒙骗的提泽尔夫人也决心回到彼得爵士的身边,做一个合格的妻子。

在人物命名上,该剧采用象征性的名字,并将其贯

穿于虚构的剧情。一方面体现了人物性格,另一方面也预示了剧情发展。如上所述的人名斯内威尔(Sneerwell)、巴克百特(Backbite)、克拉布特里(Crabtree)、斯内克(Snake)、坎德(Candour)、约瑟夫(Surface)等,人如其名。

在语言风格上,该剧人物对白朴实、幽默、反讽强烈。提泽尔夫人愤然离去前对斯尼威尔夫人说:“提泽尔夫人因为停止业务而且不再毁人人格,请求退回他们所授的造谣文凭。”她的这番话含沙射影,充满了反讽。“机智和滑稽效果可以结合起来,例如反讽就是它们结合派生的一个具体形式。”提泽尔夫人表面上依旧对斯尼威尔夫人毕恭毕敬,然则用淡淡的幽默对她进行了深深的讽刺。

任何貌似可信、若有其事的谣言在事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被真相冲擊的烟消云散。由此看来,消解谣言需要及时公开真实信息,也需要提高信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个人素养,还需要传播媒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谣言止于智者,“18世纪以推崇理性著称,用理性批判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政治及宗教专制,以及各种陈旧的陋习和迷信思想。”如今我们生活在传播媒介遍布的时代里,更需要在海量信息面前去伪存真,理智、冷静,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造谣、不传谣。

参考文献

[1]何其莘.英国戏剧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290.

[2]王润.互联网环境下流言与谣言概念刍议——基于Rumor词源的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5,25,(03):238243.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9.

[4]周晓虹.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6.

[5]陈力丹,易正林.传播学关键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7.

[6]Jones Robert W. Texts, Tools and Things:An Approach to Manuscripts of 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s The School for Scandal[J].The Review of English Studies,2015,66(276):723743.

[7]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4548.

[8][苏]塔塔里诺娃(К.Н.Татаринова).英国史纲1640年-1815年[M].何清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285.

[9]桂扬清等著.英国戏剧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35.

[10]周延.人名文化与欧美人名的汉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3,27(1):4345.

[11]闫广林,徐侗.幽默理论关键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7.

[12][美]埃德蒙·伯格勒.笑与幽默感[M].马门俊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9.

猜你喜欢

理查德传播学谣言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用蛋管住鸡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理查德·耶茨:《十一种孤独》阿柚
谣言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谣言大揭秘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