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山流水长相知

2017-06-20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理发师范仲淹毕加索

此时无声胜有声

1962年,作家刘白羽由北京到上海治病。当时他的长子滨滨正患风湿性心脏病,他放心不下,便让滨滨也到上海看病。遗憾的是,由于治疗效果不佳,滨滨的病情不见好转,他本人也要返回北京。万般无奈的刘白羽只得让妻子汪琦送病危的儿子回家。母子俩回北京的当天下午,刘白羽心神不定,烦躁不安。这时,巴金、萧珊夫妇来到了刘白羽的病房。两人进门后,谁都没有说一句话,默默地坐在沙发上。病房里静悄悄的,巴金伸手握住了刘白羽微微发颤而又汗津津的手,轻轻地抚摩。萧珊则一边留意刘白羽的神情,一边望着桌子上的电话。突然,电话铃响了,萧珊忙抢在刘白羽之前拿起话筒。当电话中传来汪琦母子已平安抵达北京的消息后,三个人长长地舒了口气,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原来,巴金估计那天北京会来电话,怕有噩耗传来刘白羽承受不了,于是偕夫人专门前来陪伴他。当两人起身告辞时,刘白羽执意要送到医院门口,他紧紧地握着巴金的手,一再表示感谢。巴金却摆了摆手,淡淡地说:“没什么,正好有空,只想陪你坐一坐。”

(节选自何伟娇《只想陪你坐一坐》,题目为编者加)

素材点击

在心细如发、体贴入微的行为面前,所有的安慰,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真正的友谊不在于甜言蜜语,不在于酒肉相交。真正的朋友是一杯茶,当你口渴时给你润喉;当你忧伤时给你心灵的浇灌。你开心时分享你的快乐,你伤心时陪你一起哭泣!在你最需要的时候,那个愿意陪你坐一坐的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患难见真情

北宋时期,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到颍州。

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但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是这样。他正生病在家,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抱病前去,并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

在那“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封建社会里,王质能做到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真诚待友,和那些见利忘义之徒相比较,实在是难能可贵。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素材点击

当范仲淹遇到困境的时候,其他的一些比较要好的官员都疏远他,唯独王质没有计较得失,仍真诚相待。这在当时来说,是难得的。朋友处于困境,更要给以慰藉,患难才能见真情。朋友之间应该相互提携,朋友之间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以诚相待,而不是当人处于困境时,就疏远、背叛,当人得意时,又来奉承。朋友应该在任何时候都用心去交融。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毕加索和理发师

阿里亚斯是一名理发师,他与毕加索的友谊持续了将近30年。

阿里亚斯是毕加索家里的常客。在毕加索的画室里,阿里亚斯给他剪头发、刮胡子,所有这些都是在极其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的,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一天,毕加索发现阿里亚斯徒步而来,就送给他一辆小轿车。

阿里亚斯是毕加索名誉的坚定捍卫者,谁说毕加索的坏话他就跟谁急。有一次,当听到有人说毕加索是“吝啬鬼”时,他怒不可遏,立即反驳说:“对一个你并不熟悉的伟人进行这种攻击是幼稚和卑鄙的,毕加索一生都在奉献和给予。”随后,阿里亚斯举了许多例子。“毕加索的大型油画《战争与和平》是为瓦洛里的小教堂创作的,他还捐献了一件雕塑作品,是他为我们的城市添了生机。”

阿里亚斯说,毕加索一共送给他50多幅作品。他将这些画都捐给了西班牙政府,并在家乡建了一个博物馆。博物馆中还陈列了一个放理发工具的盒子,上面有毕加索的一幅《斗牛图》和“赠给我的朋友阿里亚斯”的亲笔题词。一位日本收藏家曾想购买这个盒子,他给了阿里亚斯一张空白银行支票,说数目可以随便填。可收藏家没想到,他竟遭到了理发师的拒绝。阿里亚斯说:“不论你用多少钱,都无法买走我对毕加索的友情和尊敬。”

素材点击

当别人诋毁毕加索时,阿里亚斯据理力争;毕加索送给阿里亚斯50多幅作品,可以说是价值连城,但阿里亚斯却全部捐出,并建立博物馆珍藏毕加索的遗物;当收藏家提出要巨额购买刻有毕加索画作及题词的理发工具盒子时,阿里亚斯断然拒绝……著名画家和普通理发师之间将近30年的友情,是建立在真诚、尊敬和坚决拥护的基础上的,是没有功利心的。

情僧绝艺悼友

清末民初,名震一时的天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和翻译家苏曼殊,竟是一个和尚。他精通梵语、西班牙语、英语和日语。他的绘画也很有名,不过,他从不轻易作画。他不高兴时,任何人请他作画,他也不肯着笔;但是,只要他答应给别人作画,必然是一诺千金。

1905年春,他在西湖给同学陈独秀作画之后,接着江苏的赵伯先也来求画,他同赵伯先交情极深,对作画之类的要求,自是不会拒绝。然而当时他正准备去日本,并没有马上为赵伯先作画。谁知他们就此一别,竟然成了诀别。黄花岗起义失败的消息传来后,作为一个革命党人的赵伯先深感痛心,竟然呕血而死。苏曼殊得知噩耗,哀痛万分,作《荒城饮马图》一帧,托朋友焚化在赵伯先墓前,以示悼念。从此以后,他不再作画,以谢死友。

素材点击

苏曼殊先生是不肯轻易给人作画的,但赵伯先是自己的老朋友,当然一口答應,可谓因情而动;然而,画未作成,好友赵伯先就去世了,苏曼殊得知噩耗,含悲作一幅《荒城饮马图》,焚于故友墓前,以示悼念,甚至以绝笔来表达心中的歉疚之情,可谓因情而止。

即使好友已故,也依然信守承诺给好友完成画作。这种重诺重信的精神,真可以与春秋时延陵季子的墓门挂剑相媲美。

古人交友习语

杵臼之交 交友不分贫富,不嫌贫贱。《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东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布衣之交 平民之间的交往。也指显贵者与平民的交往。《战国策·齐策三》:“卫君与文(孟尝君田文)布衣交。”

莫逆之交 情投意合、十分要好的朋友。《北史·司马膺之传》:“膺之所与游集,尽一时名流,与邢子才、王景等为莫逆之交。”

刎颈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生死之交 可共生死的朋友。《千里独行》:“云惨惨,路迢迢,盼不见旧日桃园,生死相交。”

再世之交 与人父子两代都结为朋友。《宋史·邵伯温传》:“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

忘年之交 多指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南史·何逊传》:“逊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竹马之交 顽童时就要好的朋友。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金石之交 像金石一样牢固的友情。《汉书·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金兰之交 坚固如金属,芳香如兰花的友谊。指十分亲密的朋友或结拜兄弟。《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知音之交 非常了解、能赏识自己的知心朋友。《列子·汤问》中,俞伯牙认定钟子期是他的知音,在钟子期死后,他为钟子期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此后破琴绝弦,再也不弹琴了。

猜你喜欢

理发师范仲淹毕加索
范仲淹画粥苦读
毕加索的厨娘
毕加索:像孩子那样画画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看不懂没关系
理发师
没话找话
范仲淹苦读轶事
两位理发师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