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科技形塑魅力江苏

2017-06-19沈向洋

群众 2017年6期
关键词:微软公司院士江苏

沈向洋

我出生在南京溧水。1980年考入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而后在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读硕士、博士,1996年加入微软。我当时进的是9号楼的微软研究院,盖茨则在位于8号楼的总部。在微软研究院,有一天我发现图形学领域最牛的Martin Newell离我只隔着4个办公室,特别激动,立刻冲到外面打电话告诉妻子。我实在是非常敬仰他。他每天都穿同样的绿色毛衣,就像扎克伯格、乔布斯等人的作风——也许成功人士都是这样。微软有很多天才,这些人表现得都很低调,而且各有各的聪明方式:一种是明面上的,就是什么题目都能快速解答;另一种聪明,是他能看出来什么东西能做成,并且沉得住气一年一年地去做。

微软公司很简单,只有两个:一个是人脑,一个是电脑,都是创造知识产权的。我的日程表每天都排得满满的,但忙来忙去,最重要的是抓住两件事:一是创新,二是人才。像微软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不创新,公司就会不见了。这并非耸人听闻,微软公司成立42年,而和我们当年一起成长起来的大公司,一半以上都不见了,微软还屹立在这里,作为全球最大的高科技企业巨头之一不断向前发展争取更大舞台,靠的就是创新: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在这创新的过程中,你要敏锐前瞻到一些高科技领域的“浪头”,比如从PC机的计算方式到云计算再到现在人人都在谈的人工智能,只有抓住浪头,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另外,在微软执行副总裁这个位置,如何筑巢引凤是我每天都要思考和認真对待的事情。不仅是不断招聘吸引人才,关键还要帮助人才在微软感到有用武之地,发展更好。

微软和江苏一直有非常良好的合作,更不要说从江苏招到很多很棒的人才来微软工作,他们都非常优秀。这一点我很自豪。每次江苏都会给我惊喜,连续多年GDP总量位居全国第二,去年南京成为经济总量跃居万亿的城市之一。家乡变迁天翻地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父老乡亲安居乐业。

江苏能取得今天这样出色的发展成果,离不开三个方面。

首先是深厚的人文底蕴。过去,江苏称得上“状元之乡”,如今,江苏更成为了“院士之乡”,江苏籍中国两院院士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对于优秀人才,除了本地培养,优惠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也让江苏成为留学生和海外华人归国后的首选地之一,这些优秀人才为江苏的建设攒足了后劲。

江苏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对创新的重视和持续投入。江苏围绕“聚力创新”,努力将省内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技术研发、创新企业引进、创新企业孵化培育等方面都下了大力气。

江苏的发展,也得益于社群的开放和兼容并蓄。由于江苏的地理位置相对居中,造就了江苏人性格中通达、包容的一面。作为众多落户江苏的企业之一,微软公司与江苏的合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目前,我们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都建立了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下一步,我们将把与南京的合作延伸到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研发的各领域。

在江苏,科技和人文的融合会给我们带来最美好的产品和体验。我相信“人文的江苏”“创新的江苏”与“开放的江苏”的结合,必将塑造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潜力、更充满魅力的江苏。□

(作者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

责任编辑:张 宁

猜你喜欢

微软公司院士江苏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Task 3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院士速递
美法院要求微软提交海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