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星轨拍摄技术

2017-06-19图文熊伟

照相机 2017年4期
关键词:北极星广角镜头色温

图文|熊伟

浅谈星轨拍摄技术

图文|熊伟

星辰之美,光华万千,亘古不变。最近几年,伴随着数码产品价格的快速下降,全画幅相机的逐渐普及,手机拍照功能的日益增强,曾经高大上的星空摄影已不再神秘。星空摄影分为两类,一类是深空,一类是星野;而星野摄影又分为银河、星轨等。这里限于篇幅,着重对星轨摄影进行一些解析。星轨,顾名思义,就是星星移动的轨迹,要记录下它并不是太难。首先我们要选择适当的设备,目前,不少微单都自带了星轨拍摄功能,如奥林巴斯的产品,甚至一些手机都具备拍摄星轨的能力,如华为P9、努比亚等等。当然,要想拍摄华丽的星轨,建议还是用单反相机配合广角镜头去拍摄,这样可以获得良好的画质,而且在夜空条件较好的地方,利用单反更可以拍出五彩的星轨。

一、关于器材

相机、广角镜头、一只稳固的三脚架和可靠的快门线,一般拥有这些就可以拍摄星轨了。

当然为了获得良好的画质,你可以选择全画幅的数码机身,如尼康D810、佳能EOS 5D Mark Ⅲ、EOS 5D MarkⅣ等,配合大光圈的广角镜头,如尼康的14~24mm F2.8或者佳能的16~35mm F2.8。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因为全画幅机身具备较好的控噪能力,可以使得夜间拍摄的画面噪点更少,画质也更好,而大光圈的镜头,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夜空中更多的暗星,可以使得星点看起来更加密集。有时为了应对夜间低温或者大风等极端天气,所以选择一只稳固的三脚架和可靠的快门线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星轨拍摄属于长时间曝光,相机和三脚架是不能发生位移的。

二、拍摄星轨的方向选择

这里需要掌握一定的天文知识,因为受地球自转影响,我们在北半球看星星都是围绕北极星旋转的。学生时代的课文中告诉我们,在迷失方向的黑夜,找到北极星,就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因此找到北极星,对着北方我们就可以拍摄像同心圆一样的华丽星轨,对着南方则可以拍摄线条形的长条状的星轨,而对着东西两方则可以拍摄双曲线式的星轨。如果在南半球拍摄,则参考的北极星要换成南十字星,这里就不多赘述。那么我们如何找到北极星呢?

手机上一般都有指南针,利用指南针找到北方,北极星就好找了,如图所示,北斗七星在北方天空较为明显,呈一个勺子型,勺子的延长线5倍的距离便是北极星,找到北极星就可以架起相机拍摄星轨了。

三、如何拍摄

1 对焦

拍摄的夜空等弱光题材的照片,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头疼的莫过于对焦。星空拍摄一般区别在于地景,而地景一般而言离拍摄的相机通常都有5米以上的距离,那么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有三种方法来对焦保证画面清晰:一、对于有对焦标尺的镜头,白天拍摄远处景物时可以把镜头拧到无限远,再拧回来一点,这时画面如果十分清晰,记住此时的刻度值,下次拍摄星轨直接拧到这里就可以,这样可以保证精确的对焦;二、如果你的相机没有对焦标尺,那么也没关系,可以打开相机的实时取景功能,也就是液晶屏取景,然后对着远方的星点或者月亮,把液晶屏的图像放大,然后来回拧镜头对焦环,直到清晰;三、让同伴在远处(10米以上)拿着手电筒或者led灯照一下然后自己用相机对焦保证对焦精确。上述最精确的对焦方式当然是利用液晶屏实时取景对焦了。对好焦,我们就可以开始拍摄了,特别注意一点,对好焦一定要把相机镜头上的自动对焦关闭,把那个小滑块打到MF上,如果是带VR防抖的镜头,要把防抖关闭,这样镜头就不会在拍摄时又再次自动对焦影响拍摄精度。

2 拍摄参数的选择

星轨摄影一般来说我会选择2600~3200K左右的色温,去呈现天空的颜色,而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设置准确色温的话也没关系,你可以设置相机拍摄RAW格式的底片,然后通过后期去调整色温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镜头焦段,一般会选择广角镜头去包含更多的地景,如14mm或者16mm等。通常来说有两种拍摄星轨的模式,一种是单纯的长曝光,低ISO,小光圈,数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这种方式在数码时代有个弊端,因为相机CMOS是通过电流记录影像的,数十分钟的长时间曝光容易产生热噪点影响画质,而且容易受电筒或者汽车车灯等光害干扰,很容易废片,这种星轨适合光害较小的地方;另一种是我通常采用的堆栈最大值的方法,通过间隔拍摄连续拍摄一定数量的照片,后期通过PS或者startrails这些工具去叠加合成星轨,这种方法可以躲避别人的灯光干扰、且可以通过堆栈降噪形成较高画质的星轨照片,目前这种方法也被很多的摄影比赛所接纳。我通常是为了省事选择每张拍摄30秒,选择镜头的最大光圈,如F2.8或者F4,以及100~1600不等的ISO进行拍摄,然后通过调整ISO和光圈值保证30秒的曝光时间内相机曝光正常。为什么这样,主要是受存储卡大小影响,曝光时间短了,拍摄的张数就多了,就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后期处理起来也需要计算机有更强的性能。建议一般情况下ISO不要超过3200拍摄,不然星轨过密,有时候会显得欠缺了一些美感。城市星轨中,因为城市光害影响,30s的曝光时长很可能导致过曝,因此我们会缩短曝光,保证画面的高光处的城市光害不过曝,比如采用10s甚至5s等较短的曝光时长去配合光圈、ISO形成合理的曝光。不管如何设置曝光时长,两张照片之间的间隔不要超过3s,否则会造成星轨断线影响效果。拍摄的总时长,根据情况,我一般控制在50分钟~2小时,一般30秒一张,50分钟100张照片,星轨就已经不错了,如果拍摄2小时,后期再加上淡入淡出的效果,那么星轨将更加好看。不管采用哪种拍摄方案,建议都要关闭相机机身的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否则拍摄多少时间,相机就会花同样的时间降噪,随着降噪技术的进步,拍摄时可以不用考虑降噪,后期处理的时候用Photoshop去实现。

3 后期处理

将所有拍摄的照片载入Photoshop CC进行统一色温处理后点击菜单“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将照片批量载入Photoshop,选中所有图片创建智能对象,利用堆栈最大值的方式,你就可以合成你拍摄的星轨照片啦,或者利用专门的星轨合成软件Startrails可以更简单的合成你的星轨照片。

说了这么多,希望你也能拍出属于你的星轨照片。

猜你喜欢

北极星广角镜头色温
上海夜景
北极星
挑选超广角镜头该看什么?
学生台灯色温 不宜超过4000K
南极星和北极星
南极星和北极星
浑身“长满”滤镜的手机壳
为什么北极星看上去静止不动
基于DALI协议的色温可调节LED照明控制器
选择合适的色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