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韵觅踪》在老房子开演

2017-06-19刘凤英

青年与社会 2017年17期
关键词:宜良县昆明市剧团

刘凤英

在端午節前,以 “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滇剧《滇韵觅踪》戏剧专场公益演出,于2017年5月25日正式上演。活动由昆明市文化馆承办。

演出地点在昆明的闹市区南强街的一栋老宅中,闹中取静。目的就是恢复传统戏剧市井表演方式,通过定期的公益演出,传承传播滇剧,将其打造成为展示昆明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整台演出既有传统神韵,又有大胆创新。通过导演的精心编排策划,充分利用了古宅古院的优势,让滇剧与老宅融为一体,戏在宅中,人在戏里,为观者打造了一个身临其境般的观剧体验,从舞美效果到服装道具,都透出一个“美”字,让老宅院再一次焕发了生机。

演出主要由昆明市文化馆原昆明市滇剧团演员完成,六个剧目片段由说书人汤克文老师(昆明市非遗项目“云南评书”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讲解评说,同时有滇剧代表性传承人、文林小学学生参演,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滇剧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的让观众们近距离体验到了昆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表演的唱、做、念、打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学会的,这也正是传统戏剧传承的艰难所在。

可喜的是,在当今纷繁熙攘的世界里,仍然有像杨茂、汪美珠、张勇等传承人这样的滇剧人在坚守着自己心中的理想,守望着自己心田的乐园;我们还欣喜地看到,从文林小学、斗南小学等学校课堂里流淌出了“咿咿呀呀”的腔调和“像那么回事儿”的唱段,老戏迷们拥有了小粉丝,这是滇剧发展的希望所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希望所在!

新闻链接: 薪火相传 滇剧在坚守中传承

昆明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项,滇剧是其中之一。

滇剧是云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以昆明官话为标准语言,因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被誉为“滇粹”。2008年6月7日,云南省滇剧院、玉溪市滇剧团、昆明市联合申报的“滇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滇剧的起源

滇剧是在历史长河中,由丝弦(源于较早的秦腔)、襄阳(源于汉调襄河派)、胡琴(源于徽调)等声腔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云南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流行于云南九十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

滇剧在云南民间广泛流行,拥有众多玩友、票友。不少文人学士也是滇剧爱好者,由于他们的参与,对滇剧剧本的创作、加工,声腔和表演艺术的提高、改进起了很大的作用。

云南原住居民人数最多的白族和彝族,有本主和土主崇拜习俗,各村寨都有本主庙或土主庙,庙内均有戏台。每年春节以后至农历三月农事轻闲,便成了庙会的集中时期,几乎村村都要轮流唱戏,各戏班都生意兴隆。唱戏的演员多为业余爱好者,开戏之前数周都要先请戏师傅到村中教戏。

剑川文人赵师程(赵藩之父)有《社戏曲》一诗对春社演乡戏有形象生动的描述:“南村北村同赛神,大男中男粉墨新。大男昂长扮项羽,中男学扮虞美人。下台不除紫巾岸,收场不洗翠眉频。但逢相识拉拉次,肥肉大酒欢良辰。明年多收十斗麦,为君再把粉墨匀。”由此可见滇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云南许多地方都有群众性自发组织的乡戏班,平时常有数人相聚,拉起二胡、打开锣鼓清唱的“打围鼓”活动,茶馆是开展这一活动的主要地点。

一些滇剧特有的剧目在艺术上有浓郁的云南地方色彩,在内容上也强烈地反映云南的社会状况。1884年中法战争,帝国主义侵略的触角已直接伸向云南,全省民众群情激昂,护路、护矿,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蓬勃开展,继之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亦得到云南志士的积极响应,滇剧成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手段。为适应民主革命形成的发展,便产生了滇剧改良活动,一批反映云南历史和现实题材的剧目出现。

宜良滇剧

昆明市宜良县滇剧演出的年代较早。据《曲靖地区戏曲志》记载,清末民初,宜良县就有陈维纯组建的滇剧班子,主要演折子戏,也演出根据地方民间故事改编的条纲戏。由于演出活动较频繁,就在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滇剧艺人。1953年,宜良成立了“协兴滇剧社”,把一些分散在民间的滇剧艺人吸收入社。1955年,宜良的滇剧班子合并于曲靖地区滇剧团,在宜良成立了曲靖地区滇剧团一队。1959年,宜良在滇剧一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宜良县滇剧团,云南省著名滇剧演员彭国珍、竹八音、小八音、戚少斌及琴师殷质泰等都曾是该团早期的骨干。

1967年,宜良县滇剧团解散。1979年,以宜良县文艺宣传队为基础恢复了滇剧团,不但招回了一部分滇剧老艺人,还吸收了一批年轻演员,演出了滇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七侠五义》、《三姐下凡》、《杨家将》、《樊梨花》等,观众十分踊跃,滇剧演出日益兴盛。1975年后,宜良县滇剧团创作了历史剧《天波潮》、《穿袈裟的军人》等剧目,参加曲靖地区文艺汇演并获奖。后来又创作了民间故事剧《兔仙救龙记》、现代剧《野菊花》、《绿林新传奇》等剧目,在昆明戏剧汇演中均获奖。

凤庆滇剧

临沧市凤庆县滇剧历史悠久,有史可考的最早传入时间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刘金玉的“天庆班”到该地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后产生了一批滇剧票友。一些地方官绅等筹款建戏台购戏装,组织演出,并不断邀请滇剧班和著名演员演出了许多滇剧剧目,滇剧在凤庆的演出活动影响增大,流布更广。

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一批有一定造诣的当地票友,生、旦、净、丑都有,有的还搭班下海,以演出滇剧为生。1933年成立第一个业余滇剧社“尚友社”,所演剧本大多为1935年由务本堂、云南大新书店、瑞华书局出版的《滇剧大观》、《新滇剧》、《滇剧曲谱》等,并移植了一些川剧剧目。

抗战期间,“尚友社”多次募捐义演《木兰从军》、《苏武牧羊》、《岳飞传》等剧目,所得收入全部捐给前方或灾区,受到当时的省政府表彰。1953年顺宁滇剧团成立,后改为凤庆滇剧团。

经过多年演出实践,凤庆滇剧团已基本形成一支行当齐全,阵容整齐,唱、念、做、打各具风格,有一定影响的滇剧演出队伍,在保留传统剧目的同时,为改革滇剧唱腔作出了贡献。如赵兴仁创出的“反丝弦”、“反二黄”及融“襄阳”、“胡琴”、“丝弦”和杂牌小调为一体的“五音联蝉”,丰富发展了滇剧唱腔。在演绎好移植剧目的同时,产生了一批诸如《夜梅》、《双冤案》、《生日蛋糕》、《借嫁妆》、《阳雀叫醒梦中人》、《涌金烈火》、《心愿》、《对象》、《金秋宴》、《蜂王选婿》等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原创剧目,参加过省级汇演并获奖,培养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表演者和剧作者。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上文化消费的多元化,该县滇剧团于1990年解散后,已很少演滇剧,但不少业余爱好者和民间艺人仍然在节假日或红白喜事等场合,组织一些围鼓演唱“板凳戏”。

守护与传承

21世纪初,在文化改制大潮中,昆明市滇剧团、各区县滇剧团解散,滇剧的传承发展面临困境。2009年,滇剧正式纳入国家级非遗保护体系。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昆明市文化馆利用在滇剧民间传承、普及方面的优势,以复排经典传统戏及惠民文化演出为主线,开展了系列保护传承工作。同时引导散落在民间的大量专业演员与滇剧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了“昆明滇剧艺术团”。艺术团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整理、复排经典剧目、培训传承、创编新剧、惠民演出、宣传推广滇剧、开展艺术交流、参加各类赛事及商业演出等,目的就是要以“团”促进昆明市滇剧专业化发展,打造文化品牌,探索一条戏剧社会化生存的道路。

多年来,昆明市文化馆作为项目保护单位之一(另外两家分别是云南省滇剧院、玉溪市滇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长期开展滇剧进校园活动,在小学、中学、大学中培养滇剧爱好者及新生代观众群;举办多届昆明滇剧艺术周,搭建长效的滇剧展示展演平台;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团体的力量,在南博会、旅交会等大型展会中演出,展示宣传滇剧这一本土传统戏曲。同时,海内外的媒体朋友也参与到了保护和传承中,使滇剧这一文化遗产进入更多人的视线中。截至目前,昆明市建立了滇剧传承基地5个(省级2个、市级3个),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滇剧传承培训班80余期,参与演出200余场,有序推进了滇剧的保护传承工作。

猜你喜欢

宜良县昆明市剧团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新形势下,文联何为?①——以昆明市文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