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广州市越秀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7-06-19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眼珠农历事例

广东广州市越秀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一、听读短文,完成练习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今年的“猴年马月”为________至________,共计________天。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事”来计年、计月、计日、计时的。()

(2)所谓“干支”就是十二“天干”和十二“地支”。我们的老祖宗还设计了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

(3)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跟十二地支平行。每个月的名称永远不变。()

(4)每年都有一个马月,而且固定在农历六月。()

3.简答:“猴年马月”并不是________,而是________。

二、读拼音,写词句

三、用同音字组词

2.学习是辛苦的。学习是快乐的。(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

3.拉萨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修改病句)

五、根据提示填空

1.含有“手”的四字词语:得心应手、________、________。

2.含有“新”的四字词语:革故鼎新、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要勤学苦练,练就过硬的基本功。正如《文心雕龙》所说:“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_

4.珍惜时间的古诗:________。

六、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句中用了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时间的稍纵即逝。()

2.“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通过举例子,形象表现拇指默默奉献的特点。()

3.《鲁滨孙漂流记》是美国作家笛福所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用顽强的意志,超强的生存能力,在荒岛上绝处逢生,经过40年的孤苦生活,终于脱险,返回故乡。()

4.“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以环境描写开头,为故事发展和人物遭遇埋下伏笔。()

5.“这个力量就是父亲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中的破折号表示意思递进。()

七、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节选)

①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一次儿子睡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觉时,他发现儿子的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根据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来测量人做梦的次数与梦的长短。

②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③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④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的________。从节选第②段,得知文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事例来说明论点,这三个事例的主人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

2. 文章告诉我们, 要发现真理, 就要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填上文中四字 词语)

3.第④段引用华罗庚的话的作用是()。

A.富于形象 B.增加说服力

C.富于启发

4.第③④段内容采用的是()。

A.举例论证 B.道理论证

C.比喻论证 D.对比论证

5.第③段说“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仿照第①段,写一个相类似的事例来证明

文章的论点。

八、阅读文章,完成练习父亲的打与不打

①小时候,宁涛是个调皮的孩子,爬树掏鸟蛋,下河摸虾,不是把裤子撕开一条长口子,就是把衣服挂个大洞。父亲见了,却从不打他,而是笑呵呵地跟他的母亲解释:“孩子嘛,都这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②可有一次,宁涛偷了邻居的5块钱。5块钱在当时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父亲知道后,用皮带把他捆在树上,狠狠地抽了好几鞭子,边抽边说“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我看你还敢不敢偷。下次再偷,我剁了你的手!”那一次,他被打得皮开肉绽,母亲看了极其心疼,说父亲下手太狠,和父亲吵了一架后回娘家了。那一次,父亲破天荒地没有去外婆家接他们,他这才意识到偷是让父亲最痛恨的事情。他再也不敢偷,他怕说到做到的父亲真的砍了他的手。

③9岁的时候,宁涛带6岁的弟弟去外婆家刚好那天村里放电影,他带弟弟去看电影。电影看到一半,宁涛出去上厕所,结果回来的时候没看到弟弟。当时,他猜想弟弟可能是跟着熟人回家了便没放在心上。直到他回到家,没看见弟弟,他才慌了神。全家人奋力寻找,也没找到弟弟。——闯下这么大的祸,父亲肯定会狠狠地打他一顿吧?可是,父亲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④之后,弟弟就像一根刺,梗在宁涛的喉咙里,他不提起,父母也不提起。他知道,父母都想念弟弟,特别是年纪越来越大,对弟弟的思念与日俱增。但父母从来没有责怪他。他其实很希望父亲打他一顿,哪怕是狠狠地打他一顿,他也不会怨父亲一丝一毫。

⑤在弟弟失踪后的第26年,宁涛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寻人节目,才又燃起了一丝希望。通过央视节目组的多方寻找,他终于找到失散26年的弟弟。那一刻,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节目现场,父亲老泪纵横。主持人问他的父亲:“弟弟丢了,你打了哥哥没有?”父亲坚定地答:“没有。”主持人问为什么没有。父亲说:“弟弟丢了,他心里已经很自责了。我们已经丢了一个小孩了,我们得把爱加倍地放到哥哥身上。”

⑥那一刻,宁涛泪流满面。父亲的打与不打,都是因为爱他。父亲的打,是因为怕儿子染上恶习,走上不正当的道路;而父亲不打他,是因为怕儿子心理负担过重,希望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1.文章按()顺序来叙述。

A.空间B.时间

C.事情发展

2.文章围绕父亲的“打”与“不打”来叙述,这样的写法是()

A.正反对比B.前后对比

C.前后照应

3.简要概括文章所叙述的父亲“打”与“不打”的三件事。

4.在这三件事中,作者详写的是哪件事?为什么?

5.文章刻画父亲主要运用的是_____和________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是________一个的人。而第④段则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宁涛是一个________的人。

6.读了这篇文章,对照文中父亲的教育方式,你想对你的家长说些什么?

九、习作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现,大暴雨后广州时常出现“水浸街”,甚至“水浸车”的严重情况(如图所示),给市民增添诸多不便,网友纷纷戏称“要来广州看海”。请你围绕广州出现的“水浸街”的现象,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者亲身经历过的一两件事,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写出你的感受。

【听力材料】什么是“猴年马月”

今年的6月5日至7月3日是农历的五月,共计29天,就是成语所说的“猴年马月”。这样说来,“猴年马月”并不是不可知的年月。

“猴年马月”究竟从何而来呢?其实,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事”的方法来计年、计月、计日、计时的。所谓“干支”就是十二“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为了把这种方法普及到民间,我们的老祖宗还设计了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把每一个“地支”贴上了非常明显的“标签”,方便人人熟记成诵,就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至于每个月的命名就更为简单了。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跟十二地支平行。每个月的名称永远不变:一月叫虎月,二月叫兔月,三月叫龙月,四月叫蛇月,五月叫马月,六月叫羊月,七月叫猴月,八月叫鸡月,九月叫狗月,十月叫猪月,十一月叫鼠月,十二月叫牛月。

这样说来,每年都有一个马月,而且固定在农历五月。今年恰逢猴年,所以就有了“猴年马月”。因此,从科学上讲,“猴年马月”并不是遥遥无期,不能实现的意思,而是每过12年就轮回一次。

猜你喜欢

眼珠农历事例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闰的故事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眼珠为何不怕冷
贵州各地节庆一览
日历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新年快乐2017农历丁酉年
黑眼圈 红眼珠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