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密市核桃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7-06-19范治卿于富存龙超锋李小景

果农之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密市核桃发展

范治卿,于富存,龙超锋,李小景

(1河南新密市林业局河南新密452370;2新密市核桃种植协会河南新密452370)

新密市核桃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范治卿1,于富存1,龙超锋1,李小景2

(1河南新密市林业局河南新密452370;2新密市核桃种植协会河南新密452370)

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坚果(核桃、扁桃、榛子、腰果)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经济林树种,俗称木本油料,农民的铁杆庄稼、摇钱树。为了进一步加快新密市核桃产业的发展,提高三大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现结合新密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1 新密市概况

新密市地处中原腹地的嵩山东麓,与郑州市毗邻。辖区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其中山地面积212.2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21.2%;丘陵面积573.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7.3%,属于浅山丘陵区。土壤pH值7.5左右。年平均气温14.3℃,全年无霜期222天,年平均降雨量637.2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241.3小时,全年积温4593℃。良好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全市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2 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历届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山区、丘陵面积大的自然条件),坚持以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调整优化果品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特别是把发展核桃作为改善山区、丘陵生态环境,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图1)。截至2015年底,全市经济林总面积达5.64万亩,其中核桃栽培面积达4.2万亩,占全市果树总面积的74.46%,年产量由1979年54.5吨上升到1090吨。核桃产业已成为新密市经济林产业的龙头产业,也是农民群众家庭的一项主要收入的经济支柱。

图1 核桃园

2.2 科研成果丰硕

新密市现有林果科技人员45名,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农艺师)13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有58名。多年来,新密市林业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协力攻关,完成了许多科研课题,先后在核桃生产上探索出核桃大树高接换优、整形修剪、大方块芽接、核桃优质壮苗快速培育等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3 核桃优种化成效明显

1983年在省林业厅支持下,全省首次在新密市曲梁乡马庄村实施了核桃高接换优工作,到1984年高接换优核桃树1133株,成活率达到96.22%。高接的核桃树,三年恢复树冠,平均株产7.85千克,比同龄的实生核桃树增产3~5倍,在当时成为全省第一个面积最大的核桃良种园。

2000年以来,新密市委、市政府针对我市核桃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核桃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新密市新建优种核桃园区1.2万亩,建成核桃良种采穗圃2个,其中省级标准一个(新密市兴化核桃高产栽培良种繁育场),市级标准一个(新密市林森苗圃场),总面积50亩,每年可提供优质接穗15万~20万根,约100万个优质核桃接芽。

3 核桃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

会计盈余能预测就业与工资增长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卿小权 张碧涵 张伟华 刘金钊(39)

新密市核桃面积较大,但管理水平不高,单位面积产量偏低。据统计全市核桃亩产量35.17千克,虽稍高于全国(27千克/亩)平均水平,但与美国的200千克/亩(且品质优良,规格整齐,因而近年来占据了国际主要核桃市场)相比悬殊很大。

3.2 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科技含量低

一是核桃品种混杂,良种化程度低。据笔者调查,良种化(指国家、省部级优良品种)率不足45%。许多苗木繁殖仍采用劣质核桃芽无性繁殖或用核桃种子实生繁殖。二是有的核桃园立地条件选择不当。在规划设计中,忽视了核桃的特性和对立地条件的要求,片面强调集中连片,将核桃造林地选在土壤干旱瘠薄的荒坡、山顶上,致使核桃生长不良。三是由于个别育苗专业户培育苗木随意性强,苗圃管理不规范,缺乏监管力度,导致市场上假苗、实生苗、重茬苗泛滥成灾。

3.3 采收较早,果实品质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树为户有和分散经营形式的出现,我市核桃产区提早采收现象特别严重。据调查,目前大部分产区提早15天采收,有的地方甚至早采30~40天(核桃本应8月下旬才能陆续成熟,而新密市7月初就可以看到销售鲜核桃)。早采的核桃种仁瘦瘪,颜色深,涩味重,种仁品质下降,商品率低。

3.4 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新密市核桃生产大部分为农户分散种植、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缺少行业协会的组织参与,致使抗风险能力、销售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都很低。

3.5 核桃加工产业发展滞后

新密市核桃主要以鲜、干果销售为主,核桃加工产业发展十分滞后,缺乏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完整的核桃储运、加工和营销体系尚未形成,制约了全市核桃附加值的提升和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限制了核桃产业链的发展。

4 加快新密市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

4.1 加强领导,强化认识

要把核桃产业发展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摆到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建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业技术人员全力抓,宣传到村到户,从而激发全社会发展核桃产业的热情。

4.2 增强科技支撑力度,加快实现良种化

核桃产业发展,良种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一是要充分利用两个省、地级核桃良种采穗圃,开展核桃定向育苗,打造一批国家级良种优质壮苗。二是要积极加强与科研院所、省厅种苗站的合作,扩大核桃良种采穗圃面积,建立标准化核桃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全市核桃产业向良种化(图1、图2)、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无公害化方向发展。三是适时对劣质低产核桃树进行高接换优,建立高标准的核桃生产基地。

图1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的中核短枝新品种

图2 中核短枝丰产状

4.3 创新机制,增加措施,促进核桃产业发展

一是要创新政策机制。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现有核桃林进一步明晰产权,保持长期稳定不变。对新发展的核桃林,要坚持“谁投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允许继承和转让。二是增加新措施。鼓励干部职工、城乡居民、企事业单位、私营业主、外来投资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投资、承包和租赁核桃园(场),或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经营。三是要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行业协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走“在林地上分、在管护上合,在种植上分、在经营上合,在管理上分、在服务上合”的新型合作化路子,使种植者享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和利益权。

4.4 加强培训,完善服务

加大对果农核桃嫁接、育苗、栽培、采收、加工等技术的培训力度(图3~图5),在核桃产区培养一大批核桃栽培管理技术人才,把核桃栽培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使果农掌握核桃苗嫁接、大树改接、核桃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果农核桃种植、经营水平。

4.5 培植龙头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产后服务,实现核桃的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着力培植核桃收购、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核桃产业,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将核桃深加工做深做细,拉长核桃产业链,解除生产者的后顾之忧,带动新密市核桃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图3 新密市核桃协会组织技术培训

图4 科技人员深入现场传授核桃栽培技术

图5 2016年9月,核桃协会工作人员与平陌镇耿堂村对口精准扶贫户杨书学(右)交流核桃种植技术

(作者联系电话:13849086323)

猜你喜欢

新密市核桃发展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新密市
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
新密市建档立卡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要点分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黄龙核桃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