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7-06-19陈晓畅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对口英语专业用人单位

陈晓畅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陈晓畅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办,福建漳州 363000)

英语在国际商贸、旅游、互联网交流以及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用人单位对人们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导致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特别是身处本科院校和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双重压力之间的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针对当前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探究影响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因素,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6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策略,以期为高职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及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就业情况;对策分析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的英语学习热潮持续高涨。很多家长和学生十分看好英语专业的就业前景,在市场和社会观念的双重驱使下,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导致市场上英语人才供大于求。同时,由于英语作为语言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英语专业人才除了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掌握其他相关行业领域的知识,例如商业贸易、市场经济、旅游管理等等,才能更好的满足市场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对于高职层面的英语毕业生而言,这在无形当中增加了他们的学习难度。再加上来自本科和其他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其就业压力显然不容乐观,也因此出现了很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散,就业行业不对口,就业层次较低等等局面。因此,高职院校如何改进人才培养工作,学生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以及就业质量成了亟需探讨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市场方面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旧存在,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与国际经济息息相关的国内各大中小外贸公司也一直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上技能技工型人才的紧缺和国家政策的引导,近几年高职院校不断的扩招,外加部分专升本地方院校正逐步转型为职业技术院校,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数量激增。然而吸纳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较多的中小外贸公司由于订单骤减,资金周转不灵等原因,大量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用工需求也大幅度减少,客观上造成了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人数供大于求的状况。同时,由于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入,用人单位对于英语人才的学历、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当与本科英语专业毕业生共同竞争一个岗位时,高职层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学历上的劣势便一目了然。除此之外,由于英语的普及,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的非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这部分毕业生除了有较强的英语基础,还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与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相比也占有不少优势。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在专业方面不如本科英语专业毕业生受青睐,在非专业领域的竞争中也处于弱势,就业竞争力明显不足,若想找到对口的职业或者高层次的工作则难上加难。再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口语交际和临场发挥等实际操作能力在工作中其实更为重要,有些高学历人才就算学历高,证书一样不少,实际运用能力却不见得也比高职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强,反之亦然。尽管如此,部分用人单位还是一味追求高学历,只要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多数中小型企业虽然愿意招纳专业方向明确的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但是也附加了一些相关的招聘要求,例如必须有英语四、六级证书、商务英语证书、翻译资格证书等。然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毕业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证书过级率并不高,这也成为他们的求职的不利因素之一。更有一些企业考虑到用人成本和现在雇员流动性大的因素,更愿意招聘一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以减少人才培养的成本。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歧视与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二)高职院校方面

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缺乏实践练习。众所周知,英语强调实用性,除了掌握书本上的基本知识,充分的实践训练才能帮助学生在工作中更熟练自如的运用英语,并发现自身知识能力水平和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虽然现在高职院校强调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采用“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方向”的模式,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式,课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交流活动偏少。课外的校企合作或实训也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学生大多只被当成廉价劳动力,在与专业不相关的生产一线实习,并没有真正达到实训的目的。

另外,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由于教师准入门槛较低,师资力量和本科院校相比也较为薄弱。很多教师本身也毕业于外语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只懂英语而不懂相关专业知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很难培养出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再者当前我国教学仍以应试教育为重,教师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获取知识的状态,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

(三)学生自身水平

根据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录取新生名册中的英语专业学生高考外语成绩,应用英语专业有86.96%的学生高考英语成绩不及格,翻译英语不及格率为93.33%,会展英语专业学生高考英语不及格更达到97.50%,海事英语为95.45%,商务英语为82.22%。由此可见,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平时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有待提高。这样既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在应聘时很可能由于自身专业能力不足而谋求不到与专业对口的职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不需要太多知识技术的行业岗位。然而很多学生缺乏对当前就业局势的清楚认识,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知识能力的缺陷,个人期望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因此,这类毕业生不仅在专业能力上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大多数在就业后也很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又或者频繁的更换工作。

二、数据和分析

本文的参考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两部分:一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与管理系统中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6届英语专业就业登记数据。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6年8月15日,调查对象为2016届英语专业毕业生共计216名;二是2016届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用人单位反馈表。用人单位反馈表由毕业生所在的用人单位填写,在回校办理离校手续当天回收,再由各系就业工作小组统计数据上报就业指导中心汇总。反馈表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职业素质、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共九个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反馈表回收率为100%。根据统计情况,现对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6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如下:

(一) 就业率及对口率

表1 就业率及对口率

由表1可见,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是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较高,为98.61%,会展英语、商务英语、翻译英语、海事英语就业率均达100%。商务英语(进出口方向)因为世界金融危机波及影响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导致就业率最低,为93.10%。从对口率上看,对口率远低于就业率,总体对口率仅为17.13%。其中对口率最低的专业为海事英语(6.25%),最高为商务英语27.59%。这反映了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市场经济发展态势息息相关。不过高就业率不等于高对口率,绝大部分毕业生并未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由于专业限制,与英语专业对口的行业本就不多,加之竞争激烈,学生自身专业水平及学历等原因,导致对口率较低。

(二)就业单位性质

据图1可知,吸纳高职层次英语专业最多的企业是其他企业(一般指私营性质的、个人股份性质等中小企业),占比高达93.70%。其次依次是三资企业2.76%,国有企业1.57%。据此可以推断,由于学历和专业能力的不足,以及大多私营中小企业用人标准较低且招聘岗位技术要求不高等种种因素,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中小企业工作,仅有少数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有机会进入三资企业或国有企业等较大规模的企业。

(三)就业单位行业

由图2可见,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较为分散,其中招聘毕业生最多的有批发和零售业(25.59%)、制造业(19.6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4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48%),而就业行业人数最少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0.79%)和采矿业(0.39%)。据此反映,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虽然高,但受限于学历和专业知识水平,毕业生大多选择了服务业等专业技术要求较低的工作,职业不对口,就业层次偏低。

图2 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四)用人单位满意度

表2 用人单位满意度统计表(总数:216人)

四、对策和建议

综合以上影响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以及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体现在由于市场、院校和学生自身综合影响下导致毕业生就业率虽高,然而就业行业分散,对口率低,就业单位层次普遍较低。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思考建议:

(一)夯实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对于英语专业毕业生而言,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是其专业素质的本质体现,也是就业的核心和关键[1]。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基础本就薄弱,因此更需要充分把握在校学习的三年时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打好听说读写译基本功。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互动,课余时间多参加实践,不仅可以积累工作经验,还能使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得到充分练习。其次还应不断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技能,取得对自己就业有帮助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实现学习内容与用人单位需求的“零对接”。例如旅游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需要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熟悉各地人文自然历史,毕业前取得(外语)导游证;再如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除了掌握商务英语的词汇之外,还需了解商业贸易、企业经营等相关商务知识;又如有意向从事英语教学的毕业生则应学习教案的编写,教学法等等。再次,毕业生应重视对个人素质的培养。较高的个人素质不仅在应聘时能帮助毕业生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提高面试成功率,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过程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毕业生在校期间要积极主动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比赛讲座,志愿者服务等,以培养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人格修养等等各方面素质,为将来更高层次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高职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面试时应懂得如何扬长避短,突出自己的优势,避开学历的短板。更不要因为自己学历低而产生自卑心理,企业用人最终选择的还是面试者的实际操作能力而非学历。

(二)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教学

一方面,为促进毕业生的对口就业,高职院校首先应立足本区域的经济特色,积极构建院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定期走访用人单位或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开设讲座,切实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增设英语视听课,提高中国学生较为薄弱的英语听说能力;强调英语实训课程,多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将课内所学的知识融入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专业过硬且对口的毕业生。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外,也应当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其他领域相关知识,同时深入企业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需求的变化,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应该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摈弃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成绩至上的考核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开口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加强校企合作,确保实习实训

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不断扩展校企合作的平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与方法,为毕业生就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既能让学生能够提前感受职场氛围,进一步了解毕业后将从事的职业,也能使学生发现自身不足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并根据这些情况提高完善自己。学生在实训企业中必须真正深入实践,而不是单纯地在旁边观察、走过场。实训企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必须与英语专业相关,这样学生才能在工作实践中了解知识的实际运用[2]。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实训的目的,真正帮助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提高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当前,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简单的帮助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为将来的职业做好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途径。高职院校应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课,从新生入学起便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就业意向,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并且据此制定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学习计划,为毕业时的择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建立职业咨询室,加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择业观,及时疏导毕业生求职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英语专业历来女多男少,部分公司在招聘时出于各种因素考虑,更愿意招聘男生,女生的就业竞争压力相对也较大。因此,毕业生要端正择业态度,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针对不同的就业情况做出灵活多样的选择。

五、结论

大学生就业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安定和谐。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题也各不相同。对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由于受金融危机波及,高职英语专业自身的劣势等方面的影响,高职英语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就业质量不高,对口率偏低等问题。因此高职英语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根据自身情况理性看待就业问题,脚踏实地,不眼高手低,努力提高自己的包括专业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学校也应当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好的平台,积极推进校政企合作,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政策宣传,鼓励毕业生创业,到中小微企业、基层、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就业等等。只有多管齐下,内外相结合,才能使毕业生就业不再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1] 庄思哲. 新形势下提升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0):259-260.

[2] 曾炫,林楠,吴楚灵等. 广东省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初次就业与专业对口现状情况调查分析——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J]. 教育探索,2016(34):301-302.

(责任编辑:黄文丽)

The Analysis and Strategy of Employment Status for English Major Graduat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Using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CHEN Xiao-chang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English is perceived to be an essential tool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and tourism, i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ture, which requires higher capability for mastering English. It results to the severe difficulty for graduates to looking for a satisfied job. Especially, English major graduates from vocational colleges confront with severer problems comparing with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other major students because of lower academic qualification as well as drawbacks 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refore, having a brief knowledge of the stress faced by English major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article is intend to explore the reasons which influence the employment of vocational English major graduates. Moreover, it will discuss strategies solving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employment of 2016 year of English major graduates in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hich hopes to provide valuable suggestions for graduates’ employment and the cultivation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major; employment; strategy

1673-1417(2017)02-0103-06

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7.02.0022

G718.5

A

2017-01-09

陈晓畅(1990—),女,福建东山人,实习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毕业生就业指导。

猜你喜欢

对口英语专业用人单位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建设特色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