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子罗旭

2017-06-19李琼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军情解码主持人

文/李琼

赤子罗旭

文/李琼

穿过迷宫般的北京电视台地下停车场,从某拐角处拾级而上,北京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罗旭走入化妆间,化妆师潘林娜按照惯例帮他打理造型。

镜子里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那眼神当中折射出的是经历和思索院新年之际,他远赴西沙永兴岛随队参加“首都优秀青年代表西沙行”,在天涯哨所和哨兵促膝交流曰回京后,他在拥有50万粉丝的微博上发布了主持今年北京春晚的消息曰几天前,他打算捐赠给中国航空博物馆的女飞行员余旭烈士的雕像终于雕刻完成。

20分钟后,在这栋大楼的录影棚,罗旭和军事专家傅前哨要录制最新一期的《军情解码》。

七年的时光,2300多期军事访谈节目,加上之前的新闻直播和大型晚会,作为节目类型跨度最大的主持人,2014年罗旭成为了中国电视界史上最年轻的金话筒奖、金鹰奖双金得主。

日复一日的主持,罗旭早已成为《军情解码》的标签和形象代言人,有人评价他“已经进阶为专家型主持人”,但他觉得“专家型”评价实在过誉,“只想专心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做好看的军事节目”。

“盘子和美味”

黄绿相间的伪装网环挂房间四壁,硕大的沙包在柚木色地板上垒出了战壕模样,弹药箱层层叠放,经过灯光师一番精心调整,灯光从几个方向射向房间正中的访谈桌。

无论是从正前方的主机位,还是左右两侧的辅助机位看去,如果没有正襟危坐的主持人和嘉宾,完全会让人以为这就是一个战地指挥室。

“往左转一些,不是往左移,是往左转方向,不然会挡住主持人遥”音响里传来隔壁导播孙征海的声音,工作人员随即调整桌上“歼-20”战机模型的位置,以便找到更好的画面构图。

罗旭喝了口茶,笑着说道院“飞机挡住我没关系,耶怼爷到我脸上都行遥”

“那可不行浴”导播哈哈笑了,随即指挥摄像准备录制遥这七年,他和罗旭已经配合了2000多期节目。

“3,2,1浴开始浴”短短几秒之后,罗旭进入主持状态,刚才还和导播打趣的腔调迅速变成浑厚而稳重的男中音院“我们看,大屏幕上展示的是中国新型战机歼-20的最新图片,目前新机型发展如何,我们有请军事专家噎噎”

对面的专家侃侃而谈,罗旭不失时机地抛出一两个专业问题,引导专家进一步解读。

罗旭认为,如果把电视节目比作一道大餐,专家的解读和节目内容才是美味,主持人要甘于当衬托美味的盘子遥“做好盘子,捧出美味”正是他一贯的职业追求,“能让嘉宾超水平发挥,才是主持人最闪光的时刻”,这位中国最年轻的“金话筒”如是说。

最近几年,国际局势和中国周边环境的不断变化,国防和军事类内容越来越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遥北京电视台为了适应新的变化和挑战,从新闻人的社会责任和锁定时事热点出发,开办了全新的军事访谈节目《军情解码》。

由于出身军人家庭,“既阳光又阳刚”自带正能量军人气质,又经历过国际时事访谈乃至奥运直播的锤炼与考验,当时不到30岁的罗旭成为了《军情解码》主持人的不二人选。

第一次走进录影棚,罗旭并不紧张,不仅因为他丰富的主持经验,信心还来自他多年以来对军事的热爱和积累遥罗旭告诉记者院“对于电视主持人而言,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是为主持节目进行的耶广义备稿爷遥而对于具体节目的备稿,在节目策划的时间,我已将稿件和流程在脑海中过了无数遍遥”

2011年元旦,第一期《军情解码》于晚上9点11分在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播出,节目播出以后因为反响热烈,不久之后台领导决定节目播出次日在北京卫视重播。

这档选题涵盖军旅文化与战争文化,解析幕后故事的国际军事节目很快吸引了北京观众的注意,继而通过卫视播出,在上海、广州乃至全国都拥有了大批的忠实粉丝遥与此同时,罗旭也开始以军事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2300多期节目,邀请的嘉宾一个比一个“咖位”大,张召忠、尹卓、徐焰、乔良、金一南、徐光裕、杜文龙、李莉、宋心之、曹卫东、房兵噎噎罗旭不急于表现自己,始终努力扮演好“盘子”的角色,安排好访谈中每一次“起、承、转、合”,只为让专家们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学术思考和研究成果。

“军事节目有它的特殊性,必须严把导向,注意信息安全遥某期节目,前期策划出现疏漏,专家准备得很充分,关于海军三大舰队驱逐舰驻防特点的解读几乎话到嘴边”,节目录制现场罗旭立刻打断并将话题引开,他这么解答记者的疑问院“主持人是最后一道关口,专家可能无意说漏,但我必须时刻绷紧一根弦,涉密的信息绝对不能说遥”

罗旭把职场经典《致加西亚的信》奉为自己的职业准则,努力到最后一分钟,时时严苛要求自己遥一般来说,一天录制三四期节目已是主持人的极限遥因为嘉宾的特殊情况,有一次要连续录制五期节目,罗旭录完节目前额非常疼痛、体力到达极限,但他开玩笑说院“每天都有教授、将军来上课,不用交学费,还有台里的劳务,挺开心的遥”在他看来,这2300多期《军情解码》意味着众多将军、教授、研究员给他“上了2300多节军事课”。

开播七年,每天一期遥据2017年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军情解码》网络点击量超过11亿次、平均收视率在1.07,牢牢占据北京电视台同时段节目收视率前三名的位置。

每一位来录制节目的军事专家都成为了罗旭的老师和挚友,他珍藏了一个签名本,上面写满了嘉宾们对他的祝福和对节目的期望。

2014年2月27日早晨,罗旭收到北大博导刘树华教授的一条祝贺短信。

三年前,刘教授和罗旭录节目,罗旭请他签名,他在本上写下“祝罗旭事业有成,早日拿金话筒”,当时罗旭还想,哪有这样的福气,可谁知三年后,教授竟然一语中的遥2014年2月26日晚,“2013年度中国播音主持耶金话筒爷奖”在京揭晓,罗旭成为了该奖项史上最年轻的男主持人。

同年年底,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在长沙颁奖,罗旭和鲁豫、尼格买提并列获得“金鹰奖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奖”,分量十足的双料金奖无疑是对电视人最大的褒奖和鼓励遥得奖次日,罗旭即飞赴内蒙古某联合训练基地采访大型演习。

“正气与信任”

一档节目,一个主持人,如何对观众产生影响,罗旭认为“大家的信任才是关键”。

作为一档国际军事栏目,《军情解码》不乏资深专家的权威解读,但让观众对节目内容产生充分信任,主持人就得来真的,因为“你讲的,必须是你自己内心相信的”。

去年是“东北老航校”成立70周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老航校艰难起步、不断壮大,虽然几易校址,但一批又一批的新中国飞行员从老航校飞上蓝天、飞向战场,他们当中有著名的空战英雄刘玉堤、张积慧等。

那么新时期,中国空军飞行员是如何成长的钥

为探寻飞行员是怎样炼成的,《军情解码》专程赴哈尔滨飞行学院和长春空军航空大学采访,经空军特批,通过理论学习、身体训练、模拟驾驶、地面演练、座舱训练及考试测验等全部程序后,5月10日,罗旭在飞行教员孙玉志的带领下,登上螺旋桨初级教练机“初教-6”,在1000多米的高空,完成了20多分钟的飞行训练。

飞行前,除了一系列严格体检,罗旭还得完成飞行员必须通过的体能关——要“体能小五项”,即在限时内,做30个杠铃推举、30个深蹲起立、30个仰卧举腿,30个直膝跳,最后是4个25米冲刺往返跑遥这看似简单的“体能小五项”其实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训练中很容易出现体力透支的情况。

因为机会太难得,罗旭咬紧牙关坚持,终于拿到这张乘坐战斗机飞向天空的“入场券”遥完成之后,罗旭说自己“像死过一次”。

飞机升空,罗旭在后舱,跟着孙玉志平飞加速、俯冲、跃升噎噎

孙教员告诉罗旭,马上飞一个特技动作“筋斗”遥孙玉志教员用机内通信问他院“罗旭,没问题吧钥”“没问题浴”罗旭回答遥随即,飞机倾斜往下俯冲,以获得加速度,随即,孙教员拉操纵杆,飞机往上爬升,爬升,再爬升噎噎从地面看上去飞机在空中灵活地翻了个筋斗,整个过程中罗旭成功承受了近5个G的重力。

第二天,经过体检和测试,罗旭又乘空军高级教练机“教-8”升空,在现场拍摄的中国著名航空摄影专家牟健为目睹了全过程,并将自己的摄影图册赠送给他,在扉页上郑重地写下“祝贺罗旭成为第一位乘歼击机的主持人”。

2016年6月6日,《军情解码》推出了纪念东北老航校特别节目《空军飞行学员是怎样炼成的》,将老航校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现给观众的同时,主持人罗旭亲身体验飞行员训练在节目当中也作为特别的段落加以呈现,节目播出后,观众的电话、信件纷至沓来遥罗旭乘坐“初教-6”和“教-8”的飞行片段,让观众对“1万多名飞行员经历的艰辛与磨难”产生直观而深刻的印象。

网络上这段节目视频也火爆异常,乐视网网友@波波_901说院那个年代真是太艰苦了,飞行员培养真不容易,中国空军真棒浴搜狐视频网友@user36395400说院曾经的苦难变为今日的辉煌,难忘老航校,感谢《军情解码》将这段历史重现。

亲身体验,亲身经历,罗旭想让观众信服的效果达到了遥“如果你的内心对自己讲的东西都不确信的话,你怎么能很好地表达呢钥你去体验过,尝试过,你讲的别人才会相信浴这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遥”罗旭告诉记者。

无论是在各种颁奖典礼,还是节目访谈、杂志专访中,罗旭不止一次地说过“军事节目主持人必须得正,要值得信赖”遥这种想要获得观众信任的执着始终贯穿于罗旭的职业生涯遥拍摄空降兵节目,在气温接近0益的训练场,罗旭和新兵一起参加训练,叠伞包、荡环、跳高台,他毫不畏惧地从7米高的跳台以“乌龟头、兔子背”的姿态一跃而下跌入气垫中。

北上朱日和基地参加万人实兵军演,南下澳洲珀斯探访多国马航搜救,西至新疆和田慰问援疆干部,东赴刘公岛参加甲午120周年海祭噎噎罗旭把演播室搬进舰船、高山、博物馆、训练场,希望“观众能离现场近些,再近些”。

开播七年,《军情解码》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观众,许多人都把栏目当成了答疑解惑的平台,每当国际局势紧张或者周边摩擦增多之时,书信、微博评论、私信、电话噎噎各类咨询纷至沓来遥“特别忙的时候,办公室秘书应接不暇只能把电话线暂时拔掉”。

“跟其他军事类资讯不同,观众的信任与节目长期积累有关,《军情解码》不是演☆,不是网络猎奇,而是一个专业的有专家坐镇的军事类新闻属性节目遥”罗旭这样定位《军情解码》。

罗旭亲身体验“空军飞行员是怎样炼成的”

“我们需要英雄”

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的罗旭,每天都听着军号声起床遥他自诩从小就是理性的“奇葩”,“不爱玩闹,乖巧得要命”,却又“感性得可怕”遥小时候,看到《北洋水师》里“致远”舰管代邓世昌命全舰全速前进撞沉“吉“”舰的画面,看到海军官兵为国捐躯的英勇,他心底就“震颤到想哭”遥长大后,他依旧容易被感动,被英雄感动,邓世昌、戴安澜、黄继光噎噎

英雄主义情结,是他情感组成中的最重要部分。

现在,只要看到屏幕里,烈士空军歼-10女飞行员余旭对着镜头敬礼,听着余旭对着镜头说“假如打仗了,我自己肯定主动去拼一把”,他就会想起一年前在河北和余旭的那次见面,然后泪眼婆娑。

2015年“9窑3阅兵”前不到一个月,《军情解码》前往河北,把女飞行员余旭、陶佳莉、盛懿绯、何晓莉都采访了一遍。

“金孔雀”余旭对着镜头笑着讲述自己的飞行故事院“四川有句古话,说哪家小孩不听话就说耶你厉害钥你能厉害到上天开飞机吗钥爷到最后我真是开上飞机了,我很自豪遥”

2016年11月1日珠海航展开幕式上,余旭激动地对记者说第一次看到歼-20就很激动,有时候也会想自己驾驶歼-20会是什么样遥同样激动的还有罗旭,参加完珠海航展后,他坐海航飞机回北京途中,看八一电影制片厂版本的“9窑3阅兵”,激动了一路遥“国家强大了,受阅官兵们眼中透露出来的坚毅,那是一种极富魅力的阳刚之美,非常感染人心遥”

未曾想到,11月12日空军节的第二天,传来噩耗院飞行员余旭在训练中不幸牺牲遥生命永远定格在30岁的青春。

得知消息的罗旭深感震惊和惋惜遥他在朋友圈悼念这位年轻的烈士,“今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空军威,碧空如洗花如雨,雀舞九霄迎风雷遥”又当即找到央视主持人韩乔生,两人一拍即合,自发为余旭做个雕塑,捐给中国航空博物馆。

罗旭说,自己曾去俄罗斯参观过新圣女公墓,“推动国家进步的英雄、艺术家、科学家都有雕塑”,他坚信“是英雄就应该有人纪念他们”。

他跟余旭的战友来回交流雕塑细节,找到清华美院的老师制作泥塑稿,然后选质量最好的汉白玉准备下料噎噎平时需要录制节目,闲下来时就和雕塑家反馈自己对雕塑的意见和想法遥从11月14日开始,微信聊天记录已积累数百条,关于推敲雕塑细节的中景、近景、特写图片也储存了上百张。

“让更多人感受到英雄的强大正能量,这不仅是良心,也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遥”罗旭选择用这样的方式纪念英雄,传播价值。

让罗旭欣慰的是,“9窑3阅兵”采访快结束时,他特意让余旭想象着说说飞过天安门上空的感受,余旭想了一下,郑重地说道院“我是八一空军飞行表演队飞行员余旭,我在空中向祖国敬礼遥”时至今日,这段珍贵而感人的画面定格在《军情解码》的节目里,成为了烈士永远的纪念。

“是英雄,就值得纪念遥”

通过《军情解码》传播赤子情怀,通过个人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时刻传递正能量,手风琴演奏家杨帆、空军老英雄刘玉堤、“女版余则成”沈安娜噎噎他积极地向身边的朋友们传播这些英雄的故事。

时代应当纪念无愧于时代的英雄,用罗旭最喜欢的钢琴曲——要李斯特的《爱之梦》中的一句词来形容他“不自觉地传播英雄主义的情怀”再合适不过——要

“你的心总得保持炽热,保持眷恋遥”☆

责任编辑院曹舒雅

猜你喜欢

军情解码主持人
《解码万吨站》
环球军情速览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解码eUCP2.0
NAD C368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Quad(国都)Vena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台“防长”回应本报“台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