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

2017-06-17岑立广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理想境界教学艺术语文课堂

岑立广

【摘 要】本文运用定性与教学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先对课堂教学艺术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以“六力”即自需力、向心力、创造力、机智力、功利力和审美力论述了狭义课堂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艺术 理想境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103-02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开展主动学习活动和语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舞台。语文专家讲过,教师的灵魂与学生的思想通过一起钻研教材,在课堂上碰出智慧的火花,课堂教学艺术的明灯就会冉冉升起来了。作为语文教师,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我们不断的追求。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中这样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应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境界,是语文教师综合运用语文各要素及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工具等的创新审美活动。就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人与人思想的碰撞,达到人与人本质力量自然显现的灵与肉结合的高级形态。一堂富有艺术的课堂教学,能使师生在愉悦中探究问题,学生思维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语文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应包含激发兴趣、吸引注意、启迪思维、学会应变、学得高效和给予享受这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自需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上的兴趣,是指一种心理倾向,是我们想认识某人某事、喜欢某种活动的欲望和倾向。孔子说过,兴趣的最高境界是“乐”,其次是“好”,再其次是“知”,可见,兴趣爱好的重要性。“好”——兴趣爱好处于“知”与“乐”的中间,是“知”与“乐”有效联结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学生的兴趣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必须考虑的,是我们必须注重培养的非智力因素。儿童的行为常常受自需力控制或者说是支配,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自需力,也就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就能揭开学生追求生命质量的本性,获得知识,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称为艺术。

例如,在上高中必修一《再别康桥》一课时,笔者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进行了深情地范读,在课堂结束时,又将徐志摩写的另一首诗《沙扬娜拉》创造性地唱一遍,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向心力

课堂教学向心力的形成,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设计。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重选择与教师观、学生核心素养等相关的教学法与学习法,认真思考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具体到一堂语文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对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生情等进行分析,思考如何用有效方法讲解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以达成目标。在呈现语文教学文本时,先设计进入文本环节,然后设计探讨文本环节,最后设计拓展文本环节,这样更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能对文本进行层层揭示。教学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学生的向心力才能得到培养,教师的抓心力才能体现。教师课堂设计的严密性本身就是科学性体现,这种科学性与人文学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语文的课堂艺术,学生在教师营造的这样一种美妙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记忆力、理解力、分析力、想象力、鉴赏力以及语文实践、探究与创新等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了。师生在语文的教学与学习中齐获丰收,达到我们追求的教学相长境界。

如笔者在上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一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在让学生反复朗读诗词的基础上,讲解完词的上阕,再让全班学生朗读,接着让一位比较有表演力的学生上到讲台做表演动作,毛泽东这首描写秋天景物的词,我们称之为“湘江秋景图”,一连串的意象,一连串的动词运用,很有画面感,伟人毛泽东的那种气派在诗词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某一学生朗读的同时,让其他学生上到讲台做表演动作的教学设计,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下面的讲解就更显效果。

三、创造力

谈论创造力,自然就得谈论语言的艺术,就得谈论思维的艺术。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就是对作者观察、分析与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的分析解剖,就是对作者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分析解剖。

俗话说,根深叶茂,这个“根”就是根本,这个“根”就是人类思维成果,教学也要以人为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心智更健全,能突破个体的自我禁锢,获得创造新生活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学生思维能力及创造力的培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的主战场,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

一是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创设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布置课后的拓展训练,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甚至年级之间开展探讨及研究,这样,新的师生关系建立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知识与洞察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全新的教育教学生态就形成了,学生的心智会愈发成熟,创造力将迸发。

二是语文教学应利用学科的独特优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文学作品,就是训练形象思维的最好材料;进行抽象思维训练时,各种议论文写作就是训练抽象思维的途径;进行辩证思维训练时,审高考作文题时,需要辩证地看问题,这也是训练辩证思维的例子;进行灵感思维训练时,每堂课的拓展部分均是很好的训练材料及训练时刻。

三是教师要不断充电学习,跟上时代步伐,了解国情、区情、学情,才能抓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养成这个关键,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机智力

机智力又称“反三力”,中国语文界的泰斗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教,就是说,我们教书、上课既不是单单的照本宣科,也不是上课本、上教材那么简单,而是要以课文做例子生发开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能举一隅而返三隅,让学生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目的。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呢?教师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要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教师上课时要精讲、精练,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这对学生机智力的养成有促进作用。

如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里的烛之武,有雄心壮志,有才华,老了也没得重用,后来在国难当头才有人举荐他。这个素材就可作为“逆境中的坚持”这个主题的素材;而因烛之武用智慧化解矛盾,所以又可以做“人生的智慧”这个主题的素材;又比如《荆轲刺秦王》既可做“忠义的力量”这个主题的素材,又可以从“义”“勇”“责任”等角度运用此素材,关键是如何分析,这都是教会学生懂得应变的例子。

五、功利力

课堂教学也要考虑功利力,课堂教学的功利力实际上就是高效课堂,以前的课堂推崇的教学模式是:“讲—练—讲”,如今,比较受推崇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練—讲—练”,前后两种模式有什么不同呢,孰优孰劣?回答当然是后者更优,这又怎么说呢?“练—讲—练”的模式就是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多种器官协调运用也就多了,学生的语言训练,语言实践就多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学理念就会贯彻得更好。

就如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个教育理念,如果将它融入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教学艺术。面向全体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教学,需要培养听、说、读、写、思等能力的课堂教学,经过这一连串的教学,学生的各方面语文素养得到了严格而又认真的训练,这样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有所提升。

例如,有的老师认为积累重要,事无巨细均让学生去记,时间花掉,学生成绩却提高不了;有的老师总担心学生这个不懂,那个不懂,总是包办代替,到头来学生还是满头雾水不知所云;有的老师总是认为高三指导讲练结合不会错,但是啥时讲啥时练,讲多少练多少,没有认真地思考,课堂教学效率肯定不高,更谈不上教学艺术了。

六、审美力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审美力训练占的比例更高。对语文学科中的文学作品而言,不管是作者还是阅读者,均离不开审美。语文教师在教授文学作品时,会倾注自身的情感,创造出一个艺术形象,这样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总之,艺术是无止境的,语文教学艺术也是一样,只要教师怀着一颗对事业热爱的心,给学生倾注满腔热枕的爱,给学生求真、求实、求善与求美的机会,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的艺术。

(责编 莫东霞)

猜你喜欢

理想境界教学艺术语文课堂
动静搭配:让学生步入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打造生机盎然的理想数学课堂
美育是幼儿教育的理想境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