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议增益法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2017-06-16胡文莉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7期
关键词:英汉翻译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450000)

摘 要:英汉语言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的词汇或结构很难一一对应。为了使译文符合汉语习惯,翻译时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表层结构,可以在忠于原文意义的前提下将原文中某些词的词义进行增加补充或删减。增益法是一种翻译技巧,就是基于对原著准确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增加必要的措辞。我们可以将增益分类为语义性增补、结构性增补、修辞性增补以及背景性增补。

关键词:英汉翻译;增译法;语义增补;

一.前言

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许多不同,因此,在多数情况下英译汉时很难将两种语言的词汇或结构一一对应。为了使译文符合汉语习惯,翻译时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表层结构,可以在忠于原文意义的前提下将原文中某些词的词义进行增加补充或删减。

在原则上译者对于原著的本意是不应有任何增加和删减的。但是,这并不是说,译者增加必要的字词,使译文意义准确并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也是不对的。实际上,增益(amplification)作为一种翻译技巧,对于忠实地传达原著者的意思是十分必要的。什么是增益(amplification)? 所谓增益,就是基于对原著准确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增加必要的措辞。有的学者还认为,增益(contextual amplification)是一种 “在译文中明示出原语读者视为当然,而译语读者却不知道的意义”的手段。笔者认为,根据不同语言之结构表层、表现法和思维方式、思维风格的异质性特征,译足作品中作者认为可以不必言明而译者认为非此就不能充分传达文意的部分,这就是翻译过程中的增益(amplification)。

二.增益法的分类应用

文学翻译中,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感悟力是一个译者必不可缺的条件。合格的译者自如地穿梭于“纯语言”之间,可以恰到好处地对增添词句,使原文中隐含的意思或是不能为译文读者即可领悟的成分更清楚明白地展现在文字上。看张培基先生的译文 “I remember how late one night I happened to wake up to find no more blaring of the radio from the window of the opposite house, no more clatter of next doors mahjong titles…译成英语时为照顾英语国家读者的习惯,把汉语原文中的“麻将”便成了“麻将的牌声”,增添的词不但没有违背原文语境,反而更使译文变得更加丰满更加形象。除此之外,增益成分“clatter”的出现有益于整个句序的统筹安排,由主语统摄全句,把观察感受置于句尾,间接避免了多主语情况的出现,有利于译者(像原文作者那样)抒发感情。翻译文学作品,需要添加词句时,须根据原作文气而定。优秀的译者往往不着痕迹地填补。英译汉也同样如此。巴金翻译过这样一句话 “I hate people who talk about themsevles,as you do, when one wants to talk about oneself, as I do.”他譯作,“我就恨你们这类人;像我这样,人家明明想讲讲自己,你却喋喋不休地拼命讲你的故事。”这句译的之所以成功,关键是揣摩出原文主人公说话的语气,为表达出主人公愤懑的心情,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他特意增添了“喋喋不休”和“拼命”两个词,那种忍无可忍的形象跃然纸上。假若少了这两个词也绝不有违忠实传达原作内容的目的,只是翻译的艺术效果会打些折扣,毕竟“我们的方法论上描写性的,不能规定要增补些什么(刘宓庆,2005: 206)”。

通过求证我们总结出较为完整的增益法分类:①语义性增补(即概念性增补)指非增添不足以充分表达或阐释原意的实意。

1.Today the school-leaving age is sixteen, many girls stay at school after that age.

翻译:如今,允许离校的年龄定在 16 岁,许多女孩过了这个年龄还要继续在学校里学习。

2.He continued to record, but his music rarely had the life of his early songs.

翻译:他继续录唱片,但他的音乐缺少了他早期歌曲的那种生命力。

3.Finally — to add to my likes of college — I love having Fridays off; I wouldnt be able to cope with five days of classes in a row.

翻译:最后,再补充一点我喜欢上大学的原因吧。我喜欢周五休息。连着上5天课,我可吃不消。

②结构性增补(包含逻辑性增补)。这与语言文字结构及形态有关,主要增添语法结构词、虚词,在原语结构中省略的词,搭配上的接应词,结构上宜重复的词语。

4.Though attending classes, he is absent-minded.

翻译:他虽然在上课,但是却心不在焉。

③修辞性增补。助词语气补充词及情态补足词(吗?呢? 所谓、而已。罢了、诚然,等等,表示在原语中暗含的词语)。

5.At thirty-five, she had first learned what it is to be a mother.

翻译:她到 35 岁的时候,才生平第一次尝到了做母亲的滋味。

④背景性增补(即外化性增补)。所谓的“背景”或者“外化”实际上是指语义深层的内容,即隐含于字里行间的内容上推到语符表层。这是一种将原文信息化隐为显,形式上化简为多的过程。比如,在涉及到原文读者较为熟悉的历史背景或文学典故时,原文作者和原文读者之间往往心有灵犀一点通。但有些情况下,如果没有经过外化性增补法处理,译文读者就可能会不知所云。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应酌情增补一些字句。比如,逼上梁山可翻译为 be driven to join the Liangshan Mountain rebels.如果这里不增“rebels”一词,拿给不懂中国文学的外国人欣赏,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梁山与绿林好汉联系在一起的。

三、总结:

翻译文学作品时,增益法这种翻译技巧发挥着颇为重要的作用。首先,增益是一座连接了不同文化的桥梁,翻译文学作品过程中,文本的艺术特色和地道的语言表达得以完整的保存。其次,娴熟的运用增益标志着一个译者成熟诚实的翻译水平和高尚的职业 操守。我们不能规定要增补些什么,但是我们也不能容忍损伤原文内容的翻译手法。增益法同省略、重复以及拆分、合并等等翻译技巧一道完善了翻译技巧体系,它们之间的互补合作最终将摆脱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尴尬处境。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 李骁.《文学翻译语境下的增益法之批评与发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3

[3] 徐开屏.《试论汉英翻译增益法的语言学机理》[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09

[4] 张培基. 《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

胡文莉,(1987.7.-)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助教,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汉翻译
头韵的英汉翻译在《学术英语》的实践和研究
《英汉翻译》课程育人探索与实践
高校英汉翻译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高校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探究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负迁移
浅析英汉翻译中“文化词汇”的翻译方法
英汉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
母语负迁移对汉英翻译的影响及其解决策略
The Impact of Media on Society
动态对等理论在传记文学英汉翻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