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

2017-06-16马凌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7期
关键词:角色互联网教育

马凌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互联网+教育,意味着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使教学更加个性化、教育更加均衡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具体到学校课堂教学,互联网+在教学中的运用,将促进教学活动更具有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移动化、社会化、数据化”的特点。

關键词:互联网+教育;教师;角色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9月1日,教育部向各省市发布了《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高度重视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的历史机遇,着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提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该如何让转换?课堂教育应当怎么来做?这是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互联网+教育”环境对教师的影响。

1.教师的教育功能发生转换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承担着知识传递的功能,他把人类代代传承下来的知识经验通过输出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进行着知识的复制,学习者无论如何都摆脱不掉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教育的封闭状态,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教育资源充分敞开。学习者何时看、在何地看、何时进、何时退、何时停都由学习者自己掌控,他们可以在任何不懂的地方暂停、重播。学生可以独立地,随时随地、随意地,一遍又一遍地访问课程内容,真正实现了“按自己的步骤学习。”当学习可以被自己掌控时,自主学习就真实地发生了。

如果教师还像传统教学那样详尽传授,便会限制学生的视野,所以教师应主动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师生关系发生转化。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的代言人,?其世界观和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的普遍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师的指导下成为一个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人,因此,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网络的广泛延展性和其他媒体的快捷性,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问题,教师也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从资源中汲取营养,提升自身的素质,因此这种“合作者”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相长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通过以上分析,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和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互联网+教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互联网时代赋予了教育角色的新内涵,具体来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由场上的“主演”转变为场外的“导演”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演”的角色,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作为知识的复制者和灌输者,主要承担着帮助学生记忆和存储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的教学任务。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为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将课堂延伸到了网络所能涉及的各个角落。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合作者和解决问题的指导者,?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围绕同一主题,?提出不同问题,?大家分头获取信息,?找出答案的过程。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同时教师在参与、指导的过程中不仅与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沟通,?和谐了教学氛围,?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自身也受到了启示,扩充了自己的知识库,提高了教学素质。教师的功能更应集中体现在如何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把“智能”转化为“智慧”。

2. 教师从“复述者”向“研究者”转变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书本知识的复述者,在教学中缺乏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只是解说和注解写在书本上的各种条条和框框,这极大地制约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树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研究者的新形象,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这样不仅可以解除以往教育者与研究者的对立,而且教师可以把研究理论同自己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因而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理论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使得教师的创新不仅存在着理论基础,而且还有实践作为依据。现在,人们更加认识到,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具体来说,作为研究型的教师应该具备那些素质呢?首先,应该树立“创新”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这个信念;其次,应该树立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信念,为学生提供宽松、愉快的创造氛围;再次,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努力和思考,而是通过推迟判断、正确引导等来帮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并做出新的尝试。总之,作为研究型教师,必须具备开放性的知识结构以及创新能力,认知与情感相互协调发展的人格。只有这样,教育创新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也才能真正释放出来。

参考文献:

[1]余莎莎,《互联网时代的教师角色期待》,科教文汇,2016年08期

[2]黄爱松,刘强,钟坚,《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第23卷第7期

[3]王卫东,《努力提高教师素养》,科技信息,2009年01期

[4]李先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教育观察2016年01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角色互联网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