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旅游规划设计

2017-06-16许利可李闪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7期
关键词:旅游规划非物质文化景观

许利可+李闪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焦作 454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促进历史向前发展,记录历史变革,并形成了非物质文化景观。而把非物质文化景观作为一个旅游项目进行开发,需要科学的规划与设计,保护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保护与发展同步进行,两者和谐统一。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

引言: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设计,是为了满足旅游提出的要求,把非物质文化对象化,同时让其内化,有自我的精神寄托。而旅游的规划设计需明确文化与游客、景观之间的关系,展示其精神内涵、民俗风情,使文化真正走进游客的内心,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

1.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旅游规划设计

1.1内化的加载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本质是其包含的宗教信仰,以及表达的价值观,用非物质的形态展示出来,贯穿于人们的生活,无法直接保留。所以,为了保留非物质文化,让其不断传承,需找到文化载体,转化成实际内容,或是把道德观念放入到制度体系中,让其内化,进入人的意识,从个人行为习惯中体现出来。其內化的加载可从两方面分析:

首先,对象化又可以定义为物化,人会通过行动满足自己的需求,作用于某个客体,给自己肯定,即为人意识的物化。非物质文化是无形的,物化后可以真实事物表现出来,并不断传承,表达新内容,同时,景观的对象化是把目的、思想放到某个物质上,展示自己的文化内涵。比如,宫殿、园林等景观,它们会展示当地的民族文化、审美以及思想,传达意境。这种方式即为心理与精神的物象化,从具体的建筑中展示出来[1]。

其次,内化是个人通过学习与实践,学习外在知识与道德观念,让其内化,变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社会规范体系如果加入到个人意识,个体就会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且其愿意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因此,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会从个体的思想体现出来,作为日常行为的一种表达方式。比如,维吾尔族是我国一个少数民族,它们会用歌声与舞蹈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这种能力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从生活中观察,不断模仿,提高了自己对舞蹈的理解能力,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1.2展现设计

非物质文化内容是用内容化、内化进行转化,把内容表现出来。它是为旅游服务,有计划的安排,把文化内容强化并凸显出来,用最形象的形式展示给旅游者。其展现方式有以下两种:

其一是集中展示,有博物馆、民俗风情园两种形式。博物馆与其他文化保存方式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可保护文化不受破坏,同时它也会是非物质文化最佳的载体,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意境。其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收藏藏品,随着历史的发展,促进了博物馆的发展与变革,当下,博物馆呈现出全球开放的特点,展示形式更加多样化,更注重自身的本质,传递文化内涵。而民俗风情园是广义的博物馆,它具有博物馆的特点,是用具体行动把文化、思想传递出来,特别是对于某些非物质文化来说,不再是口头表达,而是把技艺应用于生活,用立体的形象展示给游客。本篇文章所指的民俗风情园是由人工建成,仿造民族文化,加入教育、娱乐等内容,是一个大型的游乐场。它可以把民族生活作为展示的一部分,还原文化面貌。

其二是生活展示。生活展示包括民俗村、宗教两种形式。民俗村与民俗风情园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有明显的不同,它是自然村落,各民族聚居于此,人民会保留当地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以此为基础建立旅游景点,游客会直接进入各民族的生活区域,感受民族风情,与人们一起交流、学习。而宗教场所是寺庙、道观等,宗教教徒使用器物,学习观念,有宗教行为,它不会通过模拟完成,而是用真实的活动体现出来[2]。

二、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旅游规划设计的注意事项

对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旅游规划设计有了初步的认知后,设计人员也需要明确其注意事项。即注重对文化的保护,让其与发展和谐统一。

(一)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潮流

从19世纪开始,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修建了很多现代化建筑,很多非物质文化遭到破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对文化的保护。其共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提出保护传统与民间文化,二是把文化作为活的财富,三是落实保护计划,四是制订保护公约,这四个阶段的变化,是保护的意识落实于制度的过程[3]。

(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有鲜明的特点,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而这些文化遗产中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由此,我国开始保护非物质文化与文化景观,让其不断传承。国家会建立传承机制,以人为主体,吸收原有的传统文化,加入新内容,促进文化变异,促进不同文化的传播与沟通,向下传承。

人因为生存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所处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各不相同,由此形成的文化有独有的特点,逐渐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变成一种"文化模式"。该模式对文化传播与传递有重要影响,让人们形成生活惯性,创造文化,传承文化,即为"接收-创造-再接受"的过程。

结语

非物质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记忆,体现出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因此,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旅游规划,要有科学的设计方案,合理规划,把不同的文化展示出来,实现文化的传承。而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对未来有好的展望,符合人们的心理认知,积极影响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廖嵘. 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同济大学,2012.

[2]易红. 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3]于崧. 基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现代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旅游规划非物质文化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动画剧本研究
试论旅游规划中的旅游形象策划
网络视频材料在《旅游规划》教学中的运用解析
辽宁省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带规划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