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2017-06-16李琼芳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7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健康教师

李琼芳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雅斯幼儿园)

摘 要: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能够快乐生活,积极实施社会活动的条件,能够引导人生方向,具有建立道德观念、培养学习能力、维护人际关系的作用,对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有着积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期在幼儿时期,此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个体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无论好坏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所以幼儿教育者有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本文将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办法提出讨论。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健康;教师

随着社会意识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心理健康对个体生长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幼儿的影响极为重要。幼儿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为个体以后奠定发展基础,而处于幼儿期的孩子,人格形成不完全,个性思想尚未完善,心理不成熟,性格的养成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也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并且自控能力很低,道德观念基本没有建立,因此急需针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和促使幼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1 简述我国儿童心理健康

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造成了新旧教育观念的激烈碰撞,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方式,这些教育方式大多不成体系,对幼儿有不适当的教育,而我国教育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现阶段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多数儿童都存在嫉妒、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社交困难等问题。要求家长、教师、社会三方面共同做出努力,找出原因,寻找解决途径,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出贡献。

1.1 幼儿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1.1.1 情绪问题。人类普遍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也会有细微的嫉妒、羡慕、自豪、羞愧等情绪,积极阳光的情绪能使人身心健康,是人不断进步的动力,负面消极的情绪影响人的行为,使人失去生活热情。若不注意对幼儿情绪进行引导培养,放任发展,有可能导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放大负面情绪,从而出现各种问题状况。

1.1.2 性格问题。性格是个体在生长过程中逐渐稳定下来的面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儿童期常出现的性格问题有胆小、自卑、害羞、易怒、有暴力倾向等,性格的好坏影响人际关系。

1.1.3 人际关系问题。人具有社会性,只有在社会中接受教育,进行人际交往,才能成为社会化的人,建立和谐、正确的人际关系是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但许多孩子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由于害羞、自卑等情绪的影响导致了人际交往障碍,因此在幼儿期重视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培養极为重要。

1.1.4 品德问题。我国教育倡导培养大公无私、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而许多家长不注重对品德的培养,有的家长一味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使孩子养成自私的性格,欺负弱小,不尊重长辈,甚至成为“小霸王”,而有的家长对孩子毫无耐心,遇到问题非打即骂,用暴力解决,也会造成孩子使用暴力解决问题,或者自闭的严重后果。

1.2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2.1 遗传因素。遗传是指父母的生物特性传递给了后代。遗传因素是儿童生长的物质前提,是不同儿童形成不同心理特征的先天基础,但遗传不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1.2.2 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教育是幼儿个性后天养成的第一要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幼儿心理的教育影响最大。现在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都是二加一的简单结构。父母是双职工,白天上班,晚上一家三口独居单元房,孩子缺少同伴交流玩耍。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有的家长看来,家长的任务是让幼儿吃好,穿好,不生病。家长对幼儿的衣食及身体保健舍得投资,却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1.2.3 社会因素。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处于紧张之中,心理上的种种冲突、压力和焦虑不断地增加。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幼儿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科学技术与幼儿的生活日益密切,儿童与各种社会传媒的接触,直接影响了儿童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对其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2.4 教师教育因素。教师的教育方法是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育手段、方式方法。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不仅充当教育者的角色,同时还是母亲或亲人的角色,因此,教师的教育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做为幼儿步入社会的第一任启蒙者——幼儿教师,在处理每个问题时,教师所体现的个性待征和教育方法都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影响。因此,适合幼儿发展、幼儿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2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1 环境中渗透教育:建立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形成一个相互关心的、温馨的生活氛围。第一,学校环境,主要指的是建设一个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物质环境,如温馨的生活空间和富有童趣的游戏世界。此外,精神环境的营造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创建一个轻松的氛围,培养幼儿的良好心理素质,比如可以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温馨的关系、在同伴之间形成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等等,使幼儿在这种心理氛围中产生心理安全和自由,形成健康的心理。第二,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此外,家长应与学校配合好,为孩子提供较为丰富的物质资源,同时要提供心理方面的准备,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教育第一,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是幼儿日常活动的主要内容,游戏本身具有娱乐的作用,除此之外,游戏还有教育作用,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游戏之中。另外在游戏中,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合群性与独立自主性,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手段,幼儿在游戏中明确游戏的主题、进行角色选择、参与情节的发展等一系列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还能学会怎样与同伴和谐相处,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与情感,促进幼儿社会性与个性的良好协调发展。第二、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的学科教学也都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特点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要仔细分析教材内容,领会其中的内涵,形成独特的心理培养目标。还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发展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好地运用教学手段,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结束语

儿童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只有对儿童用心培养,对幼儿心理健康进行引导教育,使儿童全面发展,才能使幼儿在将来能够适应社会需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耐心培养、积极引导,与家长合力为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艳梅.幼儿教师如何通过情感沟通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J].时代教育,2015(02).

[2]刘新.家园联合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才智,2013(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心理健康教师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