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地方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思考

2017-06-16杨琼��

现代交际 2017年9期
关键词:有心人动脑观察

杨琼��

摘要:高校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从业人员的素质对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地方高校的新闻工作者,整体综合素质更有待于提高。如何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似乎已形成规律化、模式化的高校新闻工作中让每一条校园新闻生动、充满趣味性,增强其可读性,是每一位高校新闻工作者应该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要通过 “善观察、勤动手、多动脑”的方法,做一个新闻工作中的“有心人”,从事好高校新闻工作。本文结合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新闻工作进行以下思考。

关键词:高校新闻工作 观察 动手 动脑 有心人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72-03

四年前,当我还没到学校工作时,我是一名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工作了18年的新闻工作者。2013年7月,我从丽江市广播电视台调到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宣传部工作,有幸成为一名边疆少数民族地方高校的新闻工作者,主要从事学校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伴随着工作环境和角色的改变,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高校新闻工作有了新的体会和思考。结合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宣传部的新闻宣传工作现状,进行以下思考。

一、高校新闻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新闻”的定义:根据党的著名宣传工作领导陆定一在《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对新闻的定义: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延伸,“高校新闻”就是在大学校园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高校新闻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我国高等院校中较独有的新闻社会现象。”它主要是通过优秀的新闻作品,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起到上传下达、下传上达的桥梁作用。高校作为优秀人才和先进思想的汇集地,面对的主要读者是广大教师和大学生,是一群思维活跃、富有时代精神,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面对这样一个读者群体,如何较好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准确有效传递给他们,从思想上、行动上去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这都需要有效发挥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功能,配合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去完成。新闻宣传工作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在高校生活中,新闻宣传工作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健康成才息息相关,在统一广大师生员工思想,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高校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新闻宣传,离不开舆论的正确引导,新闻宣传已日益成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高校新闻工作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

二、地方高校新闻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闻工作为例(以下简称丽江师专)

丽江师专是丽江地区乃至整个滇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公办高职院校,它在服务地方社会文化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丽江作为世界级的旅游胜地,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及广阔的旅游市场、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为丽江师专提供了独特的办学资源。近年来学校不断将地方优势资源融入教学过程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形成了丽江师专的办学特色。为此,丽江师专的新闻宣传媒体也应充分发挥其宣传功能,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亮点和中心工作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报道。然而,长期以来受学校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丽江师专新闻宣传工作和目前许多地方高校一样,普遍存在新闻从业人员不足、整体专业素质不高、宣传功能不突出、不能有效发挥高校新闻宣传功能和作用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宣传功能不突出

丽江师专和其他地方高校一样,设有自己的宣传职能机构——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站、校报、大学生记者站、校园新媒体。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学校党委宣传部为中心,以校园广播站和校园新媒体为辅助的宣传机构。党委宣传部由宣传部长、副部长(兼网管中心主任)、综合科科长、一名综合科工作人员和一名网管中心工作人员共5人组成。除宣传部长为中文系副教授和综合科科长为新闻从业人员之外,其余三位均为计算机专业人员。学校网站95%的新闻稿件和校报稿件均由综合科科长负责完成,教师和大学生记者站提供的新闻稿件采用率不高。针对学校目前400多名教职员工和6000多名学生的办学规模而言,学校新闻宣传部门“软件”设施明显不足。存在工作人员数量有限、新闻宣传工作任务繁重,校报、大学生记者站作用不明显的现状。新闻报道往往围绕学校的各种会议、各类常规性活动进行,不能有效发挥新闻宣传功能,宣传功能不突出。

(二)宣传缺乏策划性

高校新闻不同于其他新闻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时间和内容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学校在每年特定的时间段必将有规律、周期性地开展某些活动:新生開学、军训、学生毕业、就业招聘、考试培训、学术活动、庆典活动等等。在各个阶段学校的重要活动和办学成果很多时候是有规律性并且是可预见的,这种可预见性能为宣传工作的提前策划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间。总结丽江师专2010-2012年三年来学校网站上有关新生开学、毕业等相关内容的新闻报道,发现在宣传的形式、内容方面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普遍存在报道方式陈旧、报道手段单一的问题。然而,学校在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创新,但是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并没有较好地表现出来。这一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客观反映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在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时缺少策划意识。通常来讲,好的新闻宣传效果往往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策划得到的。所谓新闻策划,就是指新闻的传播者,为了使受众接受传播信息、取得宣传的最佳效果,对某一特定的新闻事件,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报道。新闻的策划在宣传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经过策划的新闻报道能集新闻性和可读性于一身,使所报道的内容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丽江师专新闻宣传部门面对“软件”设施不足、宣传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多年来新闻策划意识明显缺乏,新闻宣传工作比较被动,存在学校要求报道什么就去采写什么新闻的问题。

(三)宣传的创新意识不足

调查表明,丽江师专宣传部门从业人员整体专业水平有限,多年来所创作的新闻稿件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新闻稿件写不生动、写不出新意等缺点,似乎已走入一种稿件固定写作模式,多数文章可读性不强。面对高校教师和大学生这一读者群,明显不能满足他们对信息的需求,从而导致新闻宣传效果不佳。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学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创新意识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此,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应紧跟时代的要求,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勇于改变以往的工作作风,不能被动地应付差事,满足于完成任务。要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要深入到广大教师、学生和群众中去,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一新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方针,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增强学习意识,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做一个新闻工作中的“有心人”,在平凡的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努力去发现、挖掘、创作出更多生动、鲜活、具有生活气息的高校新闻作品。

三、对如何改善地方高校新闻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思考

对于地方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的问题需要通过学校层面去加以解决,比如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新闻宣传部门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新闻媒体自我管理水平的改进;充足从业人员的数量;加大对大学生记者的培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等工作。对于从事高校新闻宣传的工作者自身而言,针对整体专业素质不高的现状最直接有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不断加强学习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工作中要勇于创新,通过认真观察、勤动手脚、多动脑思考的方法做一个新闻工作中的“有心人”,有效提高地方高校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作用。

(一)要善于观察,从平凡的校园生活中发现新闻的亮点

2013年我刚到学校工作时,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对新生开学进行宣传报道。为了解以往学校是怎样开展这项工作的,我查阅了相关资料,结果发现几年来学校宣传部门对新生开学的报道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几乎趋于一种模式,缺乏新意和亮点,很难吸引读者的注意。为此,在这次报道中我力求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用另一种角度来采写报道。也许是因为以前做过电视记者的经历,让我养成了用镜头说话的思维方式。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就是用好镜头的重要因素。在这篇报道过程中,我深入到新生开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两只眼睛和一个镜头认真捕捉到很多令人感动的细节——在新生开学报到的现场,有全家老小陪着新生报到的亲友团;有白发苍苍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老奶奶陪着孙女报到的场景;有学长学姐们跑上跑下帮着新生抬行李、引导报到流程的画面;还有学校为贫困学生开设的绿色助学贷款通道受到学生家长好评等等一系列真实热闹的场面。通过认真观察捕捉到的这些细节,为我的新闻报道搭建起一座连接学校、家长、新生之间的桥梁。在这次报道任务中,我通过几位新生的视野,从他们的角度写出了以“欢迎你,新同学”为题的新生开学系列报道。通过语言朴实、画面感人的新闻稿件,从形式和内容的呈现和表达上为学校的新闻宣传报道增添了一道不一样的风景,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用眼观察,是新闻工作者一个重要的基本功。穆青同志说过,“记者十八般武艺,眼睛是最锐利的武器”。因此,我们要善于通过观察,培养一双“新闻眼”,学会用眼睛搜索、判断所见的事物,找出新闻的线索,抓住那些“人人眼中皆有,个个笔下皆无”的校园新闻事件中的亮点对校园新闻进行及时的宣传报道。

(二)要勤动手脚,广泛深入到广大师生员工中获取新闻线索

众所周知,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如果光靠记者坐在办公室里埋头创作是写不出来的。高校新闻工作者只有养成脚勤手快的习惯,在平时的实践工作中,经常深入到广大师生和教职工中,通过到课堂、到各种活动中、到群众中去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和所为,要做到多接地气,接触新闻的第一手素材,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才能创作出具有较强可读性的新闻。我们有的同事,在学校会议新闻报道中,通常就是只出现在会议的开头和结束的时候,拍几张照片,要一点会议相关材料,一篇程序式的会议新闻就可以轻松搞定了。然而,这样的会议新闻究竟能体现出多少新闻价值?又有多少人会对这样的会议新闻感兴趣?为此,我们不能在工作中有偷懒的想法,写会议新闻时也应该做到脚勤手快,学会不单纯写会议,还要学会以会议为由头,积极参与会议过程,从会议中去发现新闻线索,报道会议中的新闻。新闻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作为高校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舍得迈开双腿,深入一线。俗话说“脚板底下出新闻”,只有深入群眾,才能接触事实。要牢记“敏感来自勤奋”“懒人当不了记者”的说法,实践证明这些话说得很有道理,值得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好好借鉴和思考。

(三)要多动脑思考,提高新闻的敏感性

如何在诸多的校园新闻线索中分析、区分、选择出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是高校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的业务能力。美国著名新闻记者麦尔文·曼切尔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都看作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同时,他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这话说明了记者不但要会观察,而且还要学会思考。要在思考的过程中培养新闻的敏感性。在丽江师专,能写新闻稿件的老师很多,但是会写新闻的却不多。“能写”和“会写”有实质性的区别吗?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会不会“思考”。很多老师面对指定的报道内容,可以轻松按照新闻写作的要求完成任务。然而,在没有了指令性报道没人安排去采写稿件,面对“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时,很多老师就会陷入困境。“写什么、怎样写”这个问题对于记者来说是需要自己去思考、寻找和确定的。对于没有养成思考习惯的人来说,发现新闻比写新闻更难。因此,高校新闻工作者要克服为了报道而报道的应付式工作态度,通过培养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性,让自己在新闻线索面前更加敏锐,做到无论面对多么繁杂的信息和事实,都能在其中准确、快速地发现新闻的亮点。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在高校起着重要的作用,记录着高校发展过程中历史的记忆。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身上担负着传播正能量的光荣使命。为了履行我们的职责,作为地方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综合素质,通过多观察、勤动手、多思考的工作方法,做一个新闻工作中的有心人。

参考文献:

[1]于媚.大学校报:理念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2]李秀春.新闻写作一点通[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5.

[3]张海峰.秋实: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选(第三辑)[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4]张洪波.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之路: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

[5]曾尉.论高校新闻的可读性[EB/OL].https://wenku.baidu.com.

[6]金菊爱.民办高校新闻宣传面临的问题和对策[EB/OL].http://f.wanfangdata.com.cn/view/.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有心人动脑观察
做个有心人
看谁填的快
在田野调查中做“有心人”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用树叶说故事
安全生产的“有心人”
动手动脑多快乐
动脑填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