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莫言小说的语言风格

2017-06-16金丹丹

课外语文·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叠音拟声词嫂子

金丹丹

【摘要】莫言是一个语言创新意识很强的作家。他的任何一部作品都可拿来细细品味。对莫言来说,除去语言将人物和故事捏合在一起是无法接受的,他拓宽语言的表现技巧,打破传统语言单一、乏味的陈述,用心灵体察百无聊赖的民生,加上想象的构成,其语言的表现效果超出了常规,展现在读者面前不觉突兀,反而奇崛瑰丽,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莫言小说;语言风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莫言小说的语言特色

(一)语言搭配的超常规使用

莫言在小说中习惯使用超出常规的写作手法,将几个看似不相关的词语用在一起,其目的是突出语言表现力,增强语言表达效果。下面笔者分两种情况说明。

在莫言的小说中经常看到一些不具有搭配关系的词被安排到一起。虽然这种搭配初看显得突兀,但细细思考,巧妙的安排耐人寻味。

(1)爬陡峭的河堤时,他双手扶着扁担,摇摇晃晃。上堤的小路被一颗颗柳树扭得弯弯曲曲。树干上像装了磁铁,把铁皮水桶吸得摇摇摆摆。《透明的红萝卜》

(2)嫂子用混浊的眼睛盯着你,极想同你对话。你知道她并不是忘了对你的仇恨,她仅仅是想找人对话,想倾吐肚子里的污秽不堪的同情和生了蛆虫的怜悯。《欢乐》

这两个句子都是很有特点的搭配。莫言别有用意的搭配呈现出不一样的表达效果。

(1)“磁铁”和“树干”两个本不相关的语义,在语境的渲染下,构成一种巧妙的联系。缺乏物质生活的黑孩身体枯瘦如柴,架在肩头的扁担比他的身体还重,“树干像装了磁铁,把铁皮水桶吸得摇摇摆摆”,这个比喻再形象不过,既说明水桶沉,又从侧面反映黑孩身体瘦小,表现出的效果完全压倒两个词语的本义。

(2)嫂子得知翠嫚喝药了,半是惊愕,半是兴奋,半是幸灾乐祸。惊愕的是翠嫚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兴奋的是少了一个让嫂子出钱出粮的人。齐文栋五次高考失败的遭遇让嫂子蔑视,翠嫚和齐文栋关系暧昧,翠嫚死了,嫂子少了一个眼中钉自然是幸灾乐祸。莫言对嫂子的描写惟妙惟肖,嫂子是典型农村悍妇的形象代表,自私的心理,小农思想,狭隘的心胸,莫言擅长抓住人物特点和心理,将词的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有机结合,呈现出完美的艺术表现力。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莫言作品中语言搭配的超常使用,语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词语在语境的空间场内被赋予各色含义,语境通过选词的表达起到一种说明的作用。

(二)语言风格的“归故里”

莫言大多作品是靠回忆重组起来以故乡为背景描写乡村生活,因此莫言的作品中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欢乐》是莫言又一部回归乡土小说的代表,文章通过对故乡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生产方式的描写,以及他对生存的理解,使感情表达驾驭在人们普遍的乡土感情之上,这是莫言写作的特别地方。高考的失败使齐文栋坠入社会底层,只能像他娘和哥说的找瘸了一条腿的孙大保家闺女,虽然齐文栋不同意,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考中了成人上人,出有车,食有鱼,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考不中进‘人间地狱面朝黄土背朝天,找一个凸牙齿女人也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部小说有种超现实主义的色彩,作者用狂放不羁的语言,接近癫狂的描写,把一个活生生二十四岁青年五次高考失败的心理刻画得精细不差。莫言对故土复杂、纠结的感情在作品中始终无法摆脱,这是他乡土小说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创作。

二、莫言小说的色彩应用

(一)用色彩词渲染氛围

莫言的小说里选用的颜色大多有红色、金色、绿色等。这些色彩词的运用往往渲染气氛,为人物、事件的描写作铺垫。如《欢乐》的开场主人公齐文栋内心独白:“于是你像骡马驴牛一样枯燥地咀嚼着青草,咯咯嘣嘣响着用力咀嚼的牙齿,下巴骨哆嗦着颤抖,胃里发出乌鸦般的鸣叫。绿色的汁液沿着你的嘴角流出来。”现实中一想到一个人嘴里流着绿色的汁液定不是件高兴的事,往下读才知道主人公齐文栋因连续多次高考失败遭受哥哥嫂子的蔑视挤压,以及自己内心承受的压力使他心生苦闷、备受折磨。这里的色彩词“绿色”恰好就传递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象和效果。

(二)主观色的超视觉感受

莫言将难以表达的感情传递到颜色里,结合思想和行为方式赋予色彩独特含义,笔者暂且把这种技巧称为“主观色”。如对“绿色”的描写:“目光一接触到绿色,你的心又像穿马靴的脚一样猛跺你的胃,你感到身体像被热尿浇着的水蛭一样缩成一团,缩成一个‘a,一个蜗牛,伸着两只胆战心惊的触角……你感到被人赞美的绿色非常肮脏,绿色是混浊的藏污纳垢的大本营,是县种猪站的精液储藏桶。”绿色一贯是美好和平的象征,在这里却被打破变成了肮脏、鄙俗的代名词。莫言的童年缺少欢乐和关爱,影响他对色彩的认知和理解。因此, 莫言内心对颜色的感悟增添了强烈的主观情感。

三、莫言小說词语的特点和运用效果

(一)叠音词的妙用

在《透明的红萝卜》和《欢乐》中,莫言使用了丰富的叠音词,这些叠音词重叠在一起,协调语音,增强语言效果,使语言具有更好的表现力和生动力。

(1)担着满满两桶水, 他听到自己的骨头“咯崩咯崩”地响。《透明的红萝卜》

使用叠音词,不仅能增强语言效果,还使语言具有超高的表现力。这些叠音词运用符合语言环境,给人和谐、动态的美感,作为一种附加信息起到表情达意作用。

(二)丰富的拟声词

莫言作品运用较多拟声词突出事物特点,刺激读者感官。拟声词的运用使形象更生动,增强语感,达到一种动态的音响效果。

(1)几只鸭子在河边上游动着,不时把红色的嘴插到水草中,“呱唧呱唧”地搜索着,也不知吃到什么没有。《透明的红萝卜》

(2)他用腊肠般的手指夹出一支香烟,按了一下电子打火机,气嘴里喷出嗤嗤作响的明亮火苗。《欢乐》

这些拟声词的运用恰当地描写了事物的动作和状态,拔下地瓜扔到桶里的声音形象、逼真,使读者闻其声,临其境。

莫言是当代文坛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无论是语言、修辞、还是选词都有很强的文学功底。“莫言的语言实验拓展了文学语言感性化的表现空间, 在新时期小说语言的实验上, 提供了较为成功的范例。”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叠音拟声词嫂子
兰嫂子的脱贫致富梦
动听的世界
——积累AABB式拟声词
再说拟声词“”
浅谈形似、意似、神似指导下的中韩拟声词翻译——以《活着》为例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相亲
现代汉语词汇的叠音现象
特殊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