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二连浩特旅游业发展路径思考

2017-06-16乌日尼乐图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二连浩特蒙古国购物

乌日尼乐图

本文通过分析二连浩特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剖析二连浩特口岸与旅游业发展的结合点,提出了正确选定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线,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探索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模式是二连浩特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连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北部,北与蒙古国口岸城市扎门乌德隔界相望,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边境陆路口岸,是我国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是国家和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是最捷近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1992年,国务院批准二连市为全国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2014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可以说,二连浩特市是我国边境地区依托沿边口岸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机构和职能的外向型城镇,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最前沿。二连浩特是国家“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城市,对外开放的程度远高于国内其他城市。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领的问题

近几年二连浩特地区经济增量迅速,与“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相比,到2015年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47.6亿元增加到100亿元,年均增占率达到16%。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机遇,五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00万人次,年均增长5.1%;旅游业总收入173亿元,年均增长17.9%。以建设中蒙跨境旅游合作示范区为统领,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旅游业实现良好发展态势。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183.3万人次,增长8.5%;旅游业实现收入40.5亿元,增长14.3%;到2016年1—7月份,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1.2万人次,同比增长9.2%,实现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国内游客62.5万人次,同比增长9.3%;国外游客48.7万人次,同比增长9%。旅游创汇1.9亿美元,同比增长3.5%。二连浩特旅游业的发展为两条线。其一,依托恐龙、口岸、驿站等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其二,加强周边地区与蒙俄两国的旅游合作扩大旅游影响力。旅游业在二连浩特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充分挖掘旅游潜力可以更好提升二连浩特经济发展水平。

二连浩特旅游业发展很快,规模日渐扩大,成就巨大。但是依然处在旅游业发展初级阶段。主要景区处在门票收入阶段,无衍生产品;旅游开发的层次较低,缺乏创新;景区分散分布,缺乏有机联系,不能形成整体效应;对外资和大项目资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旅游开发中缺乏专业的策划和管理;政府没能确立旅游业发展助攻方向等。从国内游客的调研中发现部分游客对二连浩特的感触是“一次性旅游”,从旅游业数据的增速中可以看出二连浩特旅游业与国家整体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已进入全民旅游时代是分不开的。旅游业的发展与二连浩特本身的优势条件及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口岸城镇的发展要求比,仍有一定差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多年来二連浩特没能确立旅游业发展主线是分不开的。

二、今后发展条件分析

旅游业是充分发挥城市优势、激活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第三产业繁荣、并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重要行业。城市还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旅游发展又为城市注入了动力和活力。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善的服务体系,使得城市最有条件成为旅游活动的目的地和集散中心。如何将城市与旅游业融合的最为恰当,必须从城市自身特征和区域文化的结合点寻找答案。

(一)口岸奠定了二连浩特旅游业发展基础

二连浩特口岸是经中央批准的在我国内陆边境地区设立里的对外交往门户。而二连浩特市是我国边境地区依托沿边口岸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机构和职能的外向型城镇。一般来说,二连浩特地理位置特殊、城镇职能和功能特殊、发展路径明确,表现为以口岸依托实现功能化发展,以口岸经济为核心实现内聚式发展,其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相融合,居民生活改善与城镇职能发挥相融合。2015年二连浩特三次产业结构为0.65:35.85:63.5,第三产业发展明显高于一、二产业,是一个以服务业为核心竞争力的口岸城市。口岸城镇第二产业的产出与第三产业的产出截然不同,第二产业产出汇集两个市场同时将市场和信息的空间成本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是两个市场的生产、交换中心;而第三产业的产出也汇集两个市场但只是利用了口岸的通道职能,是两个市场的中转站。换言之,二连浩特是中蒙贸易的重要节点,也是中蒙旅游贸易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转站的地位依托口岸资源是发展二连浩特旅游业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旅游业也为新时期二连浩特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二者良性互动,相辅相成。

(二)自然环境决定了二连浩特旅游业发展方式

蓝天、白云、青草、羊群是游客对内蒙古第一印象和感触,从呼伦贝尔草原到乌珠穆沁草原都是同样的美景,但二连浩特草原属于荒漠草原,与上述地方有着天然的差别,这里有蓝天、白云、羊群、就是很难见到无边无际碧绿的草原,从旅游资源的质量分类来看,荒漠草原在观赏价值上不及于其他类型草原,因此往往不会成为游客的第一选择。二连浩特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纬度较高,春季干燥少雨风沙多,夏季干热降雨少,秋季天高气爽霜来早,冬季寒冷漫长风雪少,基本属于“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39.5毫米,与全区300毫米左右平均降水量差了很多,二连浩特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城市,地表无河流水系,居民饮用水都是从邻近区域调运,更不用说大量用水的工业了。降雨量少使二连浩特的生态极为脆弱,开发不当极易出现荒漠化、沙漠化等问题,给草原带来不可修复的影响。尽管拥有华北二连油田额仁淖尔作业区和丰富的风电等资源,但二连浩特其他资源匮乏,二连浩特满足不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综合资源配置。可以说,二连浩特发展工业存在诸多限制。二连浩特独特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二连浩特在草原自然景观旅游的发展中已处在劣势,继在边字上做文章突出自身的特点,必须把旅游业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口岸旅游贸易已成为二连浩特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三)市场决定了二连浩特旅游发展模式

自开设口岸城市以来二连浩特依靠的是蒙古国市场。口岸对蒙贸易额一直占到中蒙货运总额的60%以上,最高年份达到90%;對蒙货运量占到中蒙货运总量的30% 以上,最高年份达到46%,在对蒙贸易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二连浩特对蒙古国公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二连浩特长期定居的蒙古国公民有600多名,平均每天有 3000 多名蒙古国公民前来二连浩特购物消费、观光旅游,高峰期可达万人左右。150多万平方公里300万人口的蒙古国巨大市场对于一个不到10万人口的边疆小城是无法估量的机遇和挑战。二连浩特经济属于外向型经济模式,受蒙古国影响非常大。近几年蒙古国经济受到世界经济影响严重下滑,直接影响二连浩特经济走势。作为第三产业为重的口岸城市,从理论上讲,这是经济形态发达的状态,也是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水平。但是二连浩特这种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结构构成原因并不是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而是由口岸的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因为口岸的工业、农业极不发达,所以出现不是在一、二产业支持基础上的第三产业发达的特殊结构现象。这种特殊的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极不稳定,易受外部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诸如国际关系、政策调整、市场变化、消费理念等因素。

蒙古国经济直接影响二连浩特市场的不稳定性。为了避免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必须要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国内购物旅游。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市场建设逐步加强,目前二连浩特已形成亿元专业市场4个(三星建材城、义乌市场、温州商贸城、盛同贸易商城),总营业面积达到22.7万平方米,共有摊位2392个,2014年市场销售额达30.89亿元。2014年底,个体私营经济达到11735户,从业人员2.79万人,资产总额72.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1亿元,是1994年的13.7倍,年均增长14%。但国内购物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特征的影响,二连浩特购物市场缺乏竞争力,几大市场基本上处于商品初级销售阶段,商品种类、经营模式、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上单一;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缺少合作组织,与蒙方合作层次偏低,抗风险能力偏弱;消费品市场缺乏有效管理,低质商品盛兴,质量无保障,信誉度差。很多游客来二连浩特旅游不知道本地特产;很多商品与别处雷同;蒙古国商品不多和不知道真伪等等。这与二连浩特把购物旅游没能纳入到其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有着必然联系。依托口岸资源是二连浩特发展购物旅游的保证,对游客而言二连浩特最大的吸引物是国外产品,这里有来自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等国的各种商品。购物旅游在旅游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时,二连浩特不仅辐射周边游客,可以辐射到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甚至全国。通过对购物旅游市场的完善能够带动周边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升级,促进口岸城市的升级。

(四)社会文化决定了二连浩特旅游发展深度

二连浩特是多重文化交融地。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融、中国文化和蒙古国文化的交融、中国蒙古族文化与蒙古国蒙古族文化的交融、内蒙古蒙古族各个部落文化的交融等等。各种形式的文化形态的融合形成了新世纪的二连浩特独有的口岸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发展的源泉,目前二连浩特已开发恐龙遗址文化、国门文化、驿站文化、马文化、等市内项目;开通重走“茶叶之路”旅游专列,实施赴扎门乌德“一日游”等国际措施;举办那达慕、国际汽车房车露营大会等大型活动。对于发展二十几年的二连浩特旅游而言,仍然处在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是最为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这不是旅游资源的问题,而是选取何种旅游资源为旅游开发重点所在。具体说二连浩特目前所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价值,可没能形成地区最为优势的旅游产品。本地区最为优势资源还是依托口岸的商业资源,能否围绕着商业资源开发旅游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综上,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确定什么作为本地区旅游发展的旅游主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里面,既需要考虑本地的历史文脉,更需要研究现实的旅游需求;既需要寻找相关文化要素的共性主题,也需要凸显地域文化的独特个性。二连浩特旅游的文化主线是口岸商业贸易,就是购物旅游。购物旅游是以购物为旅游首要目的的旅游活动。这是根据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是偏重购买还是偏重旅游来区分不同的旅游购物行为。发展购物旅游需求的特殊地理位置、天然旅游资源不丰富、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相比较产品价格优势突出、具有一种或多种强烈吸引力的产品等完全符合二连浩特旅游业发展模式。随着购物旅游的发展,游客数迅速增加,各类旅游设施和景点也逐步完善,旅游业开始健康循环成长。

三、对未来发展几点建议

发展旅游业,就要广泛借鉴和吸收先进地区乃至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缩短自身对旅游业的摸索过程。与此同时,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大胆创新二连浩特旅游业发展思维,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新型发展道路,推动口岸城市旅游多元局面。针对国内外旅游发展的趋势,根据二连浩特的实际,认为二连浩特旅游业应确立如下发展思路。

(一)核心点为建立以购物旅游带动整体旅游业的市场机制

市场主体是购物旅游发展的基础要素,是其载体。因此,搭建平台,培育购物旅游市场,引进骨干企业已成为势在必行的举措。鉴于此,认为应充分发挥口岸优势,面向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以国际购物旅游城市的标准,建设“二连浩特购物旅游基地”,为系统分类和管理市场,政府层面担保商品的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保证市场的优越性。基地建设应紧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潮流,包含高、中、低档次结合的购物市场;结合电子商务平台向全国推销蒙俄及东欧产品;保障质量提高服务的方式挽留面向京广的蒙商;独一无二的蒙俄及东欧商品特色吸引国内游客。定期举办国际二连浩特旅游发展论坛,创办国际购物节;定期举办蒙古国商品展销活动及新商品上市新闻发布会使之成为蒙俄欧商品展示中心。

(二)建立特色旅游小镇从点扩到面

特色旅游小镇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特色风情载体的城镇,因在旅游业发展定位科学、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有详细规划的区域进行培育。既要具备旅游资源的唯一性或引领性,也要满足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文化风情的打造。2015年,二连浩特市中蒙跨境旅游合作示范区被自治区列为创建14个国家旅游品牌景区之一,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因此,整合资源,在中蒙跨境旅游合作统领下,建立以购物旅游为核心,结合中蒙地区文化,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等为衍生的“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国特色旅游小镇”。两国即在已有的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应组织专家团队对资源进行产业化研究,深度探讨蕴含于其中的开发价值,对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做出产业化分类,提出开发方式,最终以产业开发资源信息库的形式,与产业项目库结合,面向社会,为跨国旅游小镇的开发提供基础素材和指导性建议。

(三)建立戈壁荒漠草原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本,对生态环境的呵护是对生命的延续。据草原植物保护及草原动植物研究的石岩生教授介绍,目前二连浩特的草原已经成为荒漠化草原地带,这两年虽然挽救性治理,加上最近两年雨水相对比较多,但仍无法改变其荒漠化草原地带的本质。并且由于之前对于狼、黄羊和百灵鸟等草原上层生物链的大肆捕杀,像蝗虫田鼠等吃草的动物缺少了天敌,草原更容易被破坏。草原大面积的退化、沙化及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违背了自然规律,从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蒙古国作为亚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戈壁荒漠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5%左右,也面领着土地荒漠化加速,使成核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最严峻、最紧迫的共同课题,是各国政府在国际合作中的重大领域。环境问题的跨国界合作势在必行,针对戈壁草原生态严重恶化问题,中蒙政府应建立戈壁草原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是显示和反映自然界的原始面貌,保存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总之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把科学研究、旅游、生产等有机结合起来,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展。

二连浩特要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发展旅游业时,要立足当地实际,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改变传统的旅游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浩特国际学院)

猜你喜欢

二连浩特蒙古国购物
蒙古国某地绿松石玉的矿物组成及其成因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浅谈从蒙古国语言中选用一些词语
圣诞购物季
蒙古国一处摩崖石刻被确认为《封燕然山铭》
不可错过的“购物”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