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2017-06-15杨凯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能源效率河南省影响因素

杨凯

摘要:经济学家对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诸多探讨。Meadows等(1972)提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认为地球上的资源将很快被耗尽,同时环境污染导致整个世界崩溃,这种悲观结论引起了人们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讨论。石油危机带来的“滞胀”阵痛促使经济学家纷纷关注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Dasgupta and Heal(1974)等人对可耗尽资源的跨期最优利用进行分析,认为能源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被其他要素替代,人均能源消费增长依然可行。Suzuki and Takenaka(1981)研究日本经济后认为能源价格对潜在全要素生产率及国民生产总值有影响,由于要素替代性,可用资本替代能源要素的方式实现可持续性增长。Nasseha and Elyasianib(1984)认为能源价格的上升推高了各国的通胀水平,对劳动生产率与能源消费等影响显著。

关键词:河南省;能源效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24;F127;F2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2

河南省在现阶段稳增长、调结构形势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但也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因而在此背景下,剖析河南省能源效率的现状,进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解,有利于立足河南省经济社会实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能源资源约束,促进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

一、文献述评

国内外学者对于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以全国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以各省或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能源效率的差异及其原因。总体来看,学者对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构调整

1.国民经济部门结构调整

Denison(1967),Maddison(1987)等用结构红利假说来解释国民经济结构变动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他们认为,各部门(行业或区域)的生产率水平及增速不同,当能源要素投入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行业或区域)流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行业或区域),或者从增长率较慢的部门(行业或区域)流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行业或区域)时,就会促 进整体能源效率的提高。Samuels(1984)、Liu(1992)、Richard and Adam(1999)都认为整体经济的能源消耗强度将随着产业(或部门)结构的优化,尤其是工业结构轻型化而降低。Vaclav(1990)也将我国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这一期间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原因归结为工业结构的轻型化。赵丽霞,魏巍贤(1998)通过分析认为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是1978年以来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但也有些学者认为结构调整不一定会带来能源效率的改善,或者不能带来能源效率的较大改善。Ang and zhang(2000)实证分析后认为国民经济部门结构调整带来的结构红利对能耗强度的影响很弱,且方向不稳定。Wei and Shen(2006)经过模型分析认为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改善相当有限。周鸿、林凌(2005),吴巧生、成金华(2006),吴宗鑫(2007)等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化进行Divisia分解分析后均认为,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提高效应不明显。

2.生产要素结构调整

要素结构调整又可以分为能源要素与其他传统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等之间的替代及能源投入内部结构的变化,如煤炭投入与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之间的比例关系。本文只分析前者,即能源、劳动与资本三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能源与资本相互替代方面:Griffin and Gregorg(1976),Pindyck (1977),Halvorsen(1977)等均认为能源与资本两种生产要素能相互替代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将使其被更多的资本要素投入所替代。但也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Berndt and Wood(1975),Fuss(1977)均以资本-能源需求价格弹性来探索二者的关系,发现美国工业需求价格弹性为负,后者发现加拿大工业需求价格弹性接近零,因此认为能源与资本之间没有替代关系或替代关系不明显。Field and Grebenstein(1980)认为资本与能源在长短期内的关系不同,短期内互补,长期则可替代。

(二)技术进步

刘红玫,陶全(2002)分析认为R&D投入加大是大中型工业企业能源效率的提升的主因。李廉水,周勇(2006)认为科技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强。徐国泉和姜照华(2007)分析美国的能源效率与技术进步关系后认为二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Khazzom 提出了技术进步的回弹效应,即技术进步虽然可以提高能源效率,但同时也会带动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导致能源需求增长进而导致能源效率下降,因而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最终影响方向可能不明确。但在实践中,学者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方面分析后认为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提高有正向作用。叶依广,孙林(2002)认为科技创新是能源效率提高的根本途径,科技进步可以提高产出,降低投入进而提高能源投入产出效率,同时科技进步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结构调整提高能源的配置效率。Fisher-Vanden,Jefferson等(2006)认为R&D是能源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并进一步分析认为内部研发比外部购买更能提高能源效率。

(三)市场化改革

Anderson(1995)认为,经济运行市场化、开放化程度越高,能源效率越能得到有效提高。林伯强(2003)实证分析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后,认为经济改革可以提高经济效率、节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吴巧生等(2005)认为我国区域市场化指数与电力消耗强度之间是反向变动关系,即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电力这一能源消耗就越低。刘小玄(1995,2000)、罗斯基(1996)均认为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要素生产率增长更高。涂正革,肖耿(2005)认为产权结构优化是技术效率提高的核心因素。

(四)对外开放与国际贸易

Jorgenson,Wilcoxen(1993),Popp(2002)都认为,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能够优化能源的配置,降低能源消耗,促进能源节约。史丹(2002) 认为市场开放程度与能源效率显著相关,对外开放的深化、FDI增长对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有重要影响。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2006)认为对外开放也存在一定风险因素,主张适度对外开放。

(五)政府干预

Hirst and Fulkerson(1982)认为市场配置能源有其缺陷和不足,应该由政府通过政策手段来弥补,提高能源效率。Sinton and Fridiey(2000)认为政府要针对低效率的能源生产推进强力政策措施,以降低能耗,提高整体能源效率。魏楚,沈满洪(2007)测算了中国各省份的能源技术效率,将省级能源效率的差别归因于政府影响、产业结构及对外贸易等因素的影响。

(六)经济发展水平

高振宇,王益(2006)通过聚类分析将全国划分为能源效率分为高、中、低三个区域,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史丹(2006)认为造成区域能源效率差别主要因素包括人均GDP、对外开放程度及能源消费结构等。

二、河南省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一)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即经济中三大产业所占比重。在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是能耗大户,第三产业则相对能耗较低、产出较高,因此,产业结构对能源效率有重大影响。这里以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来代表产业结构特征,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2013)。

(二)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差异对能源效率的高低有重要影响,考虑到资本存量增长最活跃,为能考察资本深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将资本、劳动、能源三者串联起来,这里采用劳均资本装备水平代表要素禀赋结构。资本存量的数据来源于单豪杰的研究成果。

(三)能源结构

不同的能源种类其成本、热量产出、副产品都是不同的,不同的能源结构带来的能源效率差异很大,因此有必要考察能源利用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由于煤炭相对于其他几种主要能源(石油、天然气、电力等)污染度更高、热量效率更低,因此,选取煤炭消耗量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来描述能源结构更有代表性。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2013)。

(四)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越高,对能源的利用技术越先进,越能发挥有限能源的最大利用潜力,提高产出,降低能源投入。同时技术进步能够推动结构调整(产业結构、能源结构等)、资源更有效配置等提高能源效率。这里采用河南省历年R&D投入来代表技术进步。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2013)。

(五)对外开放程度

已有文献研究绝大部分认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的进入能促进市场竞争,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能源配置,降低能源消耗,促进能源节约。这里以河南省历年外商直接投资占当地GDP的比重代表河南省对外开放程度。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2013)。

三、河南省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一)模型构建

根据以上对河南省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实证回归模型如(1)式:

E=α+β1I+β2K+β3S+β4T+β5O+ε (1)

其中,E代表能源效率,数据来源于基于多阶段DEA模型测算的河南省工业能源技术效率; I为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代表产业结构;K为资本劳均资本装备水平,代表要素禀赋;S为煤炭消耗量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以描述能源结构;T为R&D投入占GDP的比重,描述技术水平;O为外商直接投资占当地GDP的比重,代表对外开放程度。选取河南省1985—2014年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为河南省历年统计年鉴。

(二)回归分析

经检验,各时间序列均为平稳序列。运用eviews8.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E=0.16+0.08I+0.25K-0.18S+0.33T+0.06O (2)

回归结果显示相关变量符号均符合预期,t值和p值均显著,R2值为0.95表明回归拟合优度良好。

由(2)式可得,河南省能源效率受技术水平、资本存量和能源结构影响较大。提升技术水平1%可以促进能源效率提升0.33%,表明技术水平的提升带来的能源效率提升非常显著,即边际效率较高。提升资本存量1%,可以促进能源效率提升0.25%,表明资本存量对能源效率也有较大影响。改善能源结构,每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1%,可以提升能源效率0.18%,表明能源效率受能源结构影响较大。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大力提升技术水平

能源结构的优化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技术的长期积累为基础。在改善能源效率的实践中,牢固树立技术导向理念,不断提升科研投入,加大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引进力度,充分发挥新技术、新装备在提升能源效率中的重大经济效益,是能源效率提升的重要立足点。

(二)加大资本投入,提高资本存量

以劳均资本装备水平为代表的资本存量对能源效率有显著影响。政府应引导企业不断加大资本投入,提升劳动者素质,加大对环保、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等环节的投入,提高能源领域资本存量水平,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

(三)大力改善能源结构

长期以来,我省能源利用中煤炭占比过高,带来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应不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对煤炭的依赖,促进天然气、水电、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完善配套政策法规,使用能源价格补贴等手段调节能源相对价格,促进能源结构的完善。

参考文献:

[1]Samuels et al.. Potential Production of Energy cane for Fuel in the Caribbean. Energy Policy,2000a,6(28):439-449.

[2] Richard, G, Adam, B. The Induced Innovation Hypothesis and Energy-sav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114):941-975.

[3]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0):17-31.

作者简介:杨 凯(1977-),男,河南南阳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等研究。

猜你喜欢

能源效率河南省影响因素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带式输送机的能源效率研究
新能源汽车环境影响及能源效率探索
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的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